做一个命好的懒妈妈

吃完晚餐,我摊开手掌给孩子们看,说妈妈手指有一个伤口,谁来心疼妈妈?孩子们检查过后问:“怎么弄的?”答曰:切水果弄的!孩子们无奈的说:“我们洗碗!”最后,不忘加一句:“下次要小心!”

美美的坐到一边,享受一个懒妈妈的福利,是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得意。毕竟,孩子们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替我分忧解愁,安顿我的诉求了,但总觉得与道统要求妈妈无私奉献相差悬殊!哎,管他呢,我就是个懒妈妈!

像这一类向孩子们索爱的行为,我时不时上演,孩子们一般都会给予满足。并且,她们范儿十足的把我打发的漂漂亮亮,让我心满意足,感激涕零!她们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毕竟,能够为妈妈效劳是很荣光的,也是强大的!

妈妈有没有诉求?能不能有诉求?能不能向孩子示弱?什么是度?什么是量?如何把握?今天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先回答妈妈有没有诉求?有!妈妈也是人!妈妈也有柔弱的时候,有时是身体的状况,有时是心理的状况,也有二者都低迷的情况。我不主张硬撑着,做一个不坏金刚妈妈的扮演者,硬是生生把诉求吞下去。

我们每个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都需要关怀,这是人性的需求。压抑人性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成本很高。常常见一些妈妈们,剥去自己所有需求,大公无私的奉献,但儿女们并没有太多感谢。

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人做很多奉献,无论他是多么心甘情愿,潜意识是希望对等回报的。道德、文化、习俗的压制在意识层面,某一个点,潜意识站在主导地位,他就爆发出强烈不满、攻击语言和行为,造成伤害性事件,导致所有付出前功尽弃!

相反,适度表达自己的需求,让自己得到关怀的满足,一个人就特别平和。他没有剧烈的情绪冲动,没有巨大的负能量堆积,这个人是安全型的人,他没有带着炸药桶。他和他的世界是一片祥和、安宁!

适度示弱,对孩子也是促进成长的。孩子感受到是家庭一份子,能够为家庭分担,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有人需要他,他们体验到他是有价值的,有用的人!这样满足了一个人的成就需求,价值感的需求,这样的孩子,心理是健康的。所有心理疾病的核心就是一个人无价值感,一个人无用感。

当然,要是过度索求孩子们付出也是伤害孩子的,他们毕竟还是力量有限。孩子们一旦超负荷,就表现的少年老成,表现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感,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变得消沉、沉郁,感觉命运不公,容易怨天尤人。

要想养一个健康,有能力,有活力的孩子,给他一些小任务,他能够胜任,又有点小难度是最好。你爱他,就请你使用他吧,他在使用里,会越来越闪闪发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命好的懒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