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沉默是一种时代印记?是一种生活方式?

01

周遭的世界太过荒芜,便要下决心做小孩子。这应该是小孩子才会做的决定,世界的荒芜与个人的荒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等到小孩子成长为大人,那便会勇敢面对惨淡的人生,进而选择沉默承受,大多数成年人已然默默接受了。

02

在大多数人周遭,沉默的人很多,这些人在公共场合一言不发,在私底下却妙语连珠,所以一个人的心境开阔程度决定话语多少。

有人把保持沉默看作怯懦,可是这是不对的,或者说这是片面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03

每个人对沉默的理解不一样,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对书本的深度理解更不尽相同,一个喜欢高声阔谈的人不理解一个寡言的认灵魂的情趣,当他们一起谈论某件事,或者某本书时,高谈阔论的人滔滔不绝地说着,沉默的人保持沉默,嘴角微微一撇,有人说这是一种赞同或者认同,这是不全面的,这或许更多是一种反对、一种抗拒、甚至说是一种保持不屑的态度,至少这是大多数人的感同身受。

04

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

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

争夺话语相当于争夺权力,有权力的人更有话语,有话语的人,说的话语有追随者,便也具备了权力,所以权力和话语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作为特殊时期——文革时期,有些人的话分不出来真假善恶,讲真话的人不一定高声阔谈,讲假话的人不一定沉默寡言。

05

幼童时期,小孩子最分辨不了真假是非,但是他们的内心感受一定是真的。文革时期,那些高声喊叫的喇叭一直嚷嚷,这些让他们学会话语,了解不认识的词语,听到没听到的句子。但是与一锅牛肉相比,那些喇叭似乎只是伴奏曲。

“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小孩子的心灵纯粹,暂时装不下荒芜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怀疑世间的一切,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疼了就哭,这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文革”时期的小孩子的心境表现更突出,他们可以利用一切事物消除饥饿,吃铅笔,从头吃到尾,吃的津津有味。

“饥饿可以把小孩变成白蚁。”

06

话语也是限制思维的方式,思想的精妙、离奇、天马行空是语言远远难以企及的,人的生理结构里所有器官加起来也不能表达出思维的丰富这是毋庸置疑的。思想真是值得敬重的、难以形容的微妙大脑产物。

07

文革时期的大人都非常深沉。俗话说谨言慎行,中国人将这一美德继承、展现地淋漓尽致。话语说得越多,担负的责任便越大,随之而来的出错的概率也越高。那个时期对错误的包容性实在有限,说错话语的代价太大,自然变得深沉,变得寡言,这是时代产物。

大呼小叫总是显得小家子气,深沉寡言总是显得高尚,这是一种感受,并不是一种事实。制定一种计划或者完成一项任务,将其高歌引吭,往往完成的概率与进度低下;一声不吭、默默做事倒显得可贵了些,当有一天成功时,便给人一种“一夜暴富”的感受,所以大多数人的感受并不是真理。

一个人沉默的成因很多,与所处的时期、幼年的经历、父母的教育方式、本人的天性有关。

08

大多数小孩子从小便选择大呼小叫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他们的话语很多,他们的权力很大,他们的话语是由权力决定的。他们一旦对某些事物有需求,便即刻使用他们的话语权,使得那些大人不得不对他臣服,这让他很得意。

但是有时候他们也有失意,会怀疑自己的权力。那些大人对自己的态度诚恳、头比地面还矮,却始终称呼他们孩子,他们希望得到大人的真正的正视、同等的尊重,即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话语权,所以他们也会失意。

看透人世间的荒芜,便决定一直保持小孩子的年轻,但是随之领悟深刻,便想要淌入人间这水池;正如沉默一样,随之领悟深刻,便不想沉默,担起话语的责任,挑起对惨淡人生的勇气。

09

并不是所有话语都假,有些话语是真,有些话语是假,每个时代的真正不同便是真话多一些还是假话多一些。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时代规给的,而是人本身的价值,时代的变迁,会给一个人的价值戴上巨大的光芒,或者最坏的结果,会给一个人的价值戴上罪恶的帽子。

时代的变迁给个人的变化是最沉重的,并不是时代给予人的罪罚,而是时代赋予人话语,然后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罪罚,希望我们的时代不会重走罪恶的历史。

但是我们需要清醒,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10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

“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沉默是一种时代印记?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