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师当众羞辱、严重自闭的初中女生,如何成为畅销书作家?

      1962年,19岁的她以陈平为名在《现代文学》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惑》,正式开启她流浪传奇的写作生涯。

      她的作品体裁丰富,种类繁多。1976年,定居大迦纳利岛。同年5月,出版其经典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这本记录了她撒哈拉生活的书畅销长达三十余年,每年在中国的销量,要远远大于全国文青的数量。

      1990年,重要作品《滚滚红尘》斩获金马奖八大奖项,她以自由、洒脱的写作风格开创了流浪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至今畅销不衰。

      她就是现代著名女作家三毛。

现代著名女作家三毛

        01 人生低谷,遇到恩师

        1955年,12岁的三毛因为读书落下了很多功课,在父母的劝告下收心,刻苦用功,数学三次都考了满分,而被老师怀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毛笔蘸足浓墨,在她脸上画了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展示给同学看,并要求她围绕操场走一圈,这就是影响三毛一生的“吃鸭蛋受辱”事件,自此以后,三毛开始了逃学,本来天性就敏感的她,变得更加自闭,拒绝和任何人交往,家人也不例外,最后不得不休学在家,三毛的上学生涯暂告一段落。

      休学在家的三毛,开始学习写作、绘画和音乐,并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两位恩师:画家顾福生和作家白先勇。顾老师为三毛打开了内心的世界,并激发了三毛想要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渴望,写作的念头由此产生,她开始在家书写自己的心情和少女的情怀,也是在这个时期,发表了她人生第一部篇作品《惑》。

      顾福生、白先勇这些亦师亦友的写作前辈,将三毛这样一个性格敏感的失学少女,调教成一个有理想、有才华的写作者,不能不说是一种命运的安排,而这些经历,也奠定了三毛流浪主义文学的创作基调。

    02  笔耕不辍,用生命书写人生

      张乐平笔下的漫画“三毛”,代表的是社会底层里孤苦无助的草根,而现实版的三毛,将自己放逐到天涯海角。

      1972年,三毛与德国男友相恋,感情甚好,结婚前夕男友心脏病突发猝死。这对三毛是一次致命打击,伤心的她,于同年再次远赴西班牙,重遇一生挚爱—荷西,1973年在撒哈拉沙漠结婚。

      婚后的三毛,很快适应了物质贫乏的沙漠生活,虽然清苦,但乐在其中,这段时间思如泉涌,妙笔生花,三毛用写作记录了沙漠生活的点点滴滴,并结集成《撒哈拉故事》出版,她以一种浪漫、异国流浪、洒脱和自在的风格引起海峡两岸的强烈反响。

      然而,她们的婚姻浪漫而匆忙。荷西的意外离世让三毛的情感世界倾刻坍塌,1981年,三毛再次开启了她的流浪生涯,这次,她的足迹踏遍中南美。游记《万水千山走遍》、《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作品相继问世。她的作品具有“自剖自白性”的特点,这种掏心掏肝,用生命写作的方式,满足了读者,却把痛苦丢给了自己。

三毛的父亲陈嗣庆这样评论女儿:

      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三毛的一生都在游走,对于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充满了想象与观察,以至于对人生的感悟。

        三毛用她行走的阅历告诉我们,人生苦短,要真诚地去感受生活,表达自己,才不枉活过。

03  历经苦难  大器晚成

      丧夫以后的三毛整个人的气质有了很大的转变,眉宇间多了一份浓重的忧郁,她没有沉沦,而是用文字回忆了她和荷西的美好过往,情感真挚,催人泪下。正如司马中原所说,“三毛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心灵释放。”回到台湾后,以讲学为主,深受台湾读者的喜爱。三毛以其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写作风格。上承魏晋南北朝文人放浪的宿习,下继民国时代文人风月海外谭的传统。又有五四以来文艺的精神和追求,她烟花般的生命,却活得真实、绚烂。最终以《滚滚红尘》这部作品获得金马奖八项提名,奠定了她在海峡两岸读者中的地位。   

    贾平凹这样评价三毛: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做任何想象来评估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写在最后

    有的人活着,心灵却早已死去,如同行尸走肉;有的人死了,精神却流传下来,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这就是三毛,她用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写作很重要的一点:写作源于生活,只有经历真实的生活,才有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灵感源于积累,切身感受生命的悲观离合,作品才会深入肺腑、铭记难忘。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老师当众羞辱、严重自闭的初中女生,如何成为畅销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