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原名乞巧节,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现代社会,七夕成了很多人眼里的中国版情人节,然而真正意义上能被称为中国版情人节的是上巳节。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早在《诗经》中就有所描写。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

这首诗大意是说彼端的织女星无意织绢,心里只想着对岸的牵牛星。早在遥远的西周,牵牛织女的传说便早已令人眷恋不已。

而在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此类诗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为牛郎织女的故事增添了凄婉与哀怨

美丽的传说孕育着美丽的梦,花季中的女子在此时许下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之所以称七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是因为七夕更是女性真正自由的日子。只有在这一天,她们可以走出闺阁,大大方方地走在街上七夕这天。这一天,女子们穿红戴花,佩戴着用五彩绫线结成的樱桃、桑葚、角黍、葫芦等形状的饰品,成群结队地来到大街上。感受世间的美好,不必为世俗所限制。

七夕也是女子尽情玩乐的一天除了比巧,还有各种游戏以及购物、聚餐等活动,应接不暇。《孔雀东南飞》中写到的诗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说的就是七夕这天的欢乐场面。

将七夕说成中国的情人节,实质上是对这一节日内涵的缩减。织女即使不被天地所容,也要与牛郎相爱,每年的七夕通过鹊桥相会,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敢于突破世俗的伟大抗争精神呢?七夕的美,就是美在对权威的挑战,没在对爱情的礼赞。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进红丝几万条。”这样的场景令人向往。“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的这一曲鹊桥仙,又为七夕增添了浪漫而又心酸的美。千百年来,这样的故事不断继续着,七夕也早已有了特殊的文化意义,早在2006年就入选了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七夕说成东方的情人节,也是商业化的结果。商家们为谋取利润,将七夕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活动,仿佛没有鲜花与礼物,就不能过七夕似的。实际上,表达爱的方式不是只有鲜花与礼物,更多的是细水长流的温情。

七夕的意义远不止情人节,而表达爱也不一定要在七夕,但是,既然七夕节已经被附加上情人节这一意义,那么在这一天,陪伴爱的ta,坐看牵牛织女星,又何尝不可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夕不是中国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