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早上上班,和先生讨论电动三轮车目前的发展情况,他告诉我,有商户今年赚了100多万。
我说:“早两年你很看好三轮车市场,如果我们那时候进入没准也能赚大钱,可惜那时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没行动。”
先生说:“也不是,那时候国家管得很严,每天都有人去查店,当时整个市场都难做,没人敢冒然进入。”
我说:“正因为大家在观望,因此进入的门槛低成本小,所以那时才是最适合的时候。”
先生说:“这个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如果后来国家没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可就亏大了。”
我想,如果看好一个行业,就要综合分析从长远考虑,不能只看眼前。
政策好的时候,大家一窝蜂进入竞争很大,你再进去,肯定会亏本概率比较大。
政策不好的时候,大家犹豫,就是你可以抢占先机的时候,快人一步,才能有更大空间。
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他为什么要倒着来,做少数派,因为成功者永远只是少数派。
2.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付出
瑞典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对于那些关系比较紧张的夫妻,他会分头进行访谈。
通常他问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辛苦,不被对方理解。
受访者的回答一般是,确实如此。
妻子会说带孩子的辛苦,做家务的麻烦。
丈夫会说工作的不易,生存的艰难。
等他们说完,心理学家再问,那么你认为自己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以百分比计算的话?
关系紧张的夫妻,他们对家庭付出的百分比相加通常会高于100%,越是紧张,高出的比例就越大。
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我们很容易高估自己的付出,忽略对方所做的事,很多烦恼都是这么生出来的,很有问题也是因为如此。
3.每件事都有意义
公司规定,今天每个人都要发去传单。
我报着完成任务的心理领了一捆,极不情愿的写上电话号码。
越写心理越郁闷,干嘛要在放假前搞这些事情呢,哼,等下我走个过场就开溜。
就在郁闷的某个瞬间,我灵光一闪,想到一句话:其实每件事都有意义,真正优秀的人不仅仅是把某些自己喜欢的事做好,他们能把所有需要做的事做好。
赋予你做的事意义,竭尽全力的做好它,这是最重要的。
心态转变后,我对这事的抵触情绪随之消除。
当我投入到这件事中,我发现哪怕是发传单也可以想出很多办法。
永远不要忘记,万事万物皆由心生。
4.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在毕淑敏书中读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天生就是合群的。
确实如此,在原始社会,如果我们不能加入一个群体,恐怕根本无法生存。
以前总为自己有些内向的性格担忧,期许自己能更外向,但似乎一直都不太成功。
读完这句话后,发现我可能是没看到自己合群的一面,所以更加放大了这种感受。
感受又形成认知,成为固定思维模式,我不够合群,这个模式让我远离社群。
想让自己合群的第一步是意识到合群是我与生俱来的天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