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毕业照,忆同学少年时

    网络时代,微信的普及,微信群的盛行,某一日,被邀进小学同学群,一下子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四十多人的群,一下子把大家又聚到一起了,同学们仿佛又回到了课堂,打字的,语音的,聊得热火朝天,仿佛要一下子把这些年缺失的话说个尽,聊儿时的样子,聊谁什么时候转来的,聊谁什么时候转走的,聊现在的工作,生活,聊谁成了谁的谁,像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开会一样,热闹非凡。

    小城不大,感觉同学们一直都在,有父母老单位可寻,有家门可寻,所以一直觉得大家都在生命里,生活中,尽管有的同学没有联系方式,但是因为同学这层关系,格外亲切,偶尔与旁人提及,终究是与众不同的,感觉很近,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

  要说有心,必须得给车蕴华点个赞,一连串发出来我们的毕业照和个别同学们的老照片,更是真切的感受回到童年的感觉,尽管头像很小,但是依稀能看出谁的模样来,透着年代感,不知不觉竟然经过了三十多年了的时光,非常珍贵,真是让我感慨欣喜之极。看着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一群青涩稚气未脱的少年少女,想起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那么的纯真,那么的美好。

      我们班主任高志勤老师,数学老师范遵玉,还有刘校长,二年级,李老师,刘老师,苗老师,高老师,张老师等等,今天又在合影了看见他们,感觉真亲切,他们都挺好吧。!

  记忆一下把我拉回到八十年代的小学时光。

    出生于70年代中期,八十年代在县城第一实验一小读书,我们那一级两个班,到毕业那会大概有180多个学生,大多是父母在单位工厂的职工子女,还有界湖几个村的,由于我们学校离西村近,所以西村的同学很多,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同学们由于父母工作关系陆续转学插班过来,一起待的时间参差不齐,当然也有中途转学走的,但是多数在一起学习了三四年时间,所以印象很深刻。

  那会县实验一小还没有楼,也没有沿街房,进去大门,东边就是操场,西边是幼儿园,那会的幼儿园只有双职工的子女才能上。往南走,二门进去,中心路两边两排大杨树,成排的瓦房教室,在中心路左右两边分开,我记得我们那会二三年级在东边最后一排,四年级搬到西边最后一排,五年级搬到最前边西边一排,二班人多,在最西南角的电教室,后面是一排家属院,我们班李召和二班李涵是双胞胎,她们爸爸李老师是我们历史老师,她们家就住在那一排。

  说起她们两个,我还有段趣事,下课我喊李召去厕所,她说不去,结果厕所里遇见李涵了,我叫她,她一点反应没有,没理我,回到教室,却发现她又坐那里呢!我就奇怪,她怎么这么快回来了,她说她根本没去,我这才知道,她们是双胞胎姐妹。

    上课时大声的读书,下课时尽情的玩耍,打纸啪,还有烟盒做的纸啪,弹蛋珠,无忧无虑,体育课操场上尽情的奔跑,春天杨柳絮飘扬的时节,追着团团杨柳絮奔跑,留下串串欢快的笑声。

    还记得一到逢集,上学人多路堵,中午不回家吃饭,就去食品厂门市部买一条青岛饼干,四毛钱一条,就算是最好的零食了,夏天里最大的消费就是追着卖冰棍的自行车箱子买五分钱的冰棍,冬天一毛钱的鸡汤瓜子论把抓。

    想想童年时光真的很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张毕业照,忆同学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