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讲《三国》,在讲到空城计的时候,突然问我怎么看待空城计,为什么大家会对空城计那么熟悉,但是大家真的懂空城计吗?知道空城到底在讲什么吗?
然后朋友就讲了这样一段话:
当司马懿打仗打到最后已经把整个蜀国的联军击退了,而诸葛亮没有来得及撤退,可是司马懿已经带着20万兵马来到了城下,诸葛亮没有办法了,他也跑不掉了,所以诸葛亮就堵了一把,就拿把琴往城头一坐,就开始弹琴了,诸葛亮也是镇定,声音悦耳,甚至连一个音符都没有弹错,其实在这部分就能看出诸葛亮的心理素质非常强,因为只要大敌杀入城中,必死无疑,但是诸葛亮的琴弹的是一点都不乱,但是,也就是恰恰因为他一个音符都没有弹错,让聪慧的司马懿明白诸葛亮在唱空城计,只要自己下令,20万人马杀入城中诸葛亮必死无疑,可是这个时候司马懿转念一想,如果这个时候他把诸葛亮杀了,那自己回去之后必定会被没收军权,可是自己现在根基尚不稳固,如果这个时候,把诸葛亮灭了,从此以后魏国再无大敌,我司马懿也就完了,所以这个时候司马懿说了一句话:诸葛亮在城中设了埋伏,撤。这才是空城计的真相。
其实这就像人一样,分为三个层级:优秀(做事)、卓越(做人)、辉煌(做局)。
优秀的人都有荣誉感,就是想立功,诸葛亮这辈子都在卓越的维次,所以诸葛亮的责任感非常强,活到责任感里面的人最终的结果就是活活给自己累死出不来,诸葛亮常年的出征,心力衰竭,因为蜀国的那个山道,本来就不好运粮,所以每次打仗都是粮草问题,诸葛亮想的是什么速战速决,但是对于司马懿来讲,首站不出敌,粮草用尽敌自退也,这叫无为战法,所以我根本就不跟你打你就输了。
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国里面有些人特别厉害,可是最后的都没有大一统,为什么呢?
一个好汉,三个人帮,帝王要想成为一个帝王,必须要有三个人,第一个帅才,帮他带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第二个相才,帮他管理后方,也就是一个好丞相;第三就是军师,也就是智囊团,缺一不可。
刘备
刘备是有军师的,法正、庞统都是他的军师;诸葛亮是他的相,帮他管理后方;可是刘备没有帅才,有人说:关羽张飞不是吗?其实他们只能叫做将才,刘备的帅才就是他自己,每一次都是他自己御驾亲征。
孙权
孙权帅才是最多的,开始是,周瑜周公瑾;死了以后还有鲁肃;死了之后还有吕蒙;吕蒙死了以后还有陆逊;所以孙权不缺少帅才,每次带兵打仗,不需要御驾亲征,只需要派大都督就够了。
孙权也有相才,孙策死之前留给他弟弟一句话,叫:内事不决,就问张昭,外事不就问周瑜。
可是孙权没有军师,有人说诸葛亮的哥哥,可是诸葛亮的哥哥只能算智谋,在三国里面可能要排到三千名以后了。
曹操
我们最后看曹操,曹操也叫曹孟德,曹操最不缺的就是军师,基本全天下的军师都在他这边,荀彧荀攸郭嘉等太多了。
曹操也有相才,每次曹操外出打仗的时候荀彧程昱帮他在后方管理的非常好。
可是曹操没有帅才,我们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曹操御驾亲征,所以帅才就是曹孟德自己本人。
所以称为一个帝王必须有这三个人,其实对于公司也是一样的,早上看了一个up主的视频,讲的是自己创业期间正好赶上疫情爆发,但是自己坚持下来了,可是中间的过程真的非常艰苦,可是一路总结,一路分析,最后还是撑过来了。
其实为什么《三国》被列为四大名著,不仅仅是我们表层所看到的,他其中蕴含着的人物关系,和心理结构才是我们需要深刻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