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一些城市,每一座城市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
就跟去亲戚家吃饭,每一家饭菜的味道我品尝的味觉是不一样的,有的清淡,有的微咸,有的很合口味,不管怎样,这些都是是家的味道。
每一座城市也是如此,这个暑假我了四座城市:北京-重庆-贵阳-桐乡,横跨半个中国,算是旅行,也不完全是。
北京-帝都、神秘、新鲜、第一次
这里是祖国的首都,也是一座神秘的城市,今年算下来,已经是第三次来北京了,去年也去了三次。两次免费,一次自费。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心里是很激动的,热血澎湃,
因为是第一次来北京呀,想好好看看北京长啥样子。第一次来的仓促,匆匆的来,匆匆的离,只揭开了她面纱的一角,还没看清模样,就回去了,心里有些失落。
不过好在第二次的时候,我又来了,去看了看国家图书馆,去通宵看了看升国旗,在天安门前的每一块砖上走了走,在故宫门前瞻望了毛主席的画像,在人民,闭上眼想象着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都过去了,但这就是发生过。对了,我还骑着小黄车去中关村了,结果导航到了个社区,这一次心里还是有些不满的,想去看看中国的创业之地—中关村,创业者梦想的摇篮。
第三次是坐高铁来的,体验了中国速度,这一次去看了看圆明园,找到了初中历史课本上的图片,一模一样,在这里走着走着,看着一草一木、断壁残垣,听着鸦群的叫声,我一直在回忆、在想象着这里发生了什么,我还去了国家博物馆,正好去年是改革开周年,在这里我也看到了,我们的祖国四十年的快速与蓬勃的发展,从服装到农业,从宇宙到深海,新能源汽车,再到雄安新区的成立……这里展示的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后来便是今年的第四次、第五次以及月份刚过去的第六次,我又去了很多的地方,去了皇家园林——颐和园,去了无数高考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北大,虽然我只是一个游客、一个看客,但这也曾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去了长城,是坐缆车上去的,
我去了海淀区的中关村,看到了很壮观的百度大厦、搜狐、网易、新浪,还有滴滴、腾讯……
北京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这里我有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的体验。
北京是一个新鲜的地方,每来一次,我的心里都很激动,很开心,来这里是一种解脱。
北京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物价高,房子贵,若没有资助,很难在这里生存下去。这里没有多少人情味,来去的人都形色匆匆,这里的饭菜不是很好吃,还很贵。
这里还是一个奋斗者、追梦者的地方,这里的每一立方厘米的空气都是这种气息,这里日新月异,变化很快,必须去适应。从异地他乡赶来这里的人有个称呼叫北漂。
每一次来和离都是匆匆,体会的味道也只有这些,但很喜欢这座城市,很喜欢这个味道,很想扎根在这里。
重庆-火辣、繁荣、热情
这是第三次来重庆,来的第一顿饭便是吃的重庆小面,这店还是50强的第一名,之前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很香,面很劲道,汤汁微辣,是重庆的味道,之前在济南时很想吃一碗重庆下面,不过不够正宗,在重庆才能吃到正宗的味道。重庆这座城市是什么味道呢?这一次我住了十几天,慢慢品。她是一座山城,楼很高,电梯直达,楼顶上是种了草和树,还有的建了池塘,养起了鱼儿,活脱脱的一个公园,基本上每一座高楼都是如此,想象一下,若是在大雾之中,可为云端上的公园,畅游仙境。
这是一座网红城市,有穿过楼的轻轨(不少游客专程来看),空中跑的,地里钻的。有很高的,也有很深的,做扶梯深入地下,重庆的夜景也很美,专程去了趟磁器口——重庆夜晚很美的地方,古镇的建筑风格,带有特色的手艺品店,
把草编活了的手工艺人,还有小酒馆里的老板娘,驻唱的歌手动听的声音回荡在巷子里,过客的耳朵里……10点多基本就没人了,本地人关门歇业了,这里没有通宵达旦。这里给了我一种生活的感觉,很真实。这里的人很多,很密,很集,一把抓下去,好几个,路上有很多摆地摊卖的,新鲜的梨子、热气腾腾的早餐,空气里弥漫着的是一种潮湿的,夹杂着微辣的一些气味,我很喜欢。这里的声音很吵,我的耳朵里时时刻刻都有声音,也许是我浮躁了,有些听不清自己内心。很喜欢重庆饮食的味道,也看出这里人民的热情,他们是很用心的,每一家店里,都有免费的汤,每天都还不重样,免费添饭,管够管跑,免费的小菜,有的多达五六种,符合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的口味,最最重要的是很实惠,跟北京、济南不一样,这里是吃货的天堂,在这里真是吃香的喝辣的。
当然,每一座城市都有漂泊者,我看到了一些,他们生活也不容易,在街头,每天的8点多钟,你会发现一群拿着一个短粗的竹竿,挑着麻绳的人,随便坐在行人不路过地方,前面摆一个牌子:水电工……,每天的都是如此,他们苦苦等待着,要么一个人,要么三五成群互相拉呱拉呱。多么希望有个主能呼应他一下,把他领回家,这样他便也有了养家糊口的钱了,等把这次活做完,便又跟上次一样,拿着一模一样的竹竿,又矗在那苦苦等待着……这个群体令我印象很深很深……
学堂人在重庆也是如此,在这里一直坚守着。
这里是是养家糊口的地,也是奋斗,努力,追梦的地方。我渐渐明白,不管走到哪里,要一直向上走,就得不断的努力,才能挣脱生活套给你的枷锁。
贵阳-开放、包容
贵阳,开放,包容,上一次来是去年走完长征路,坐火车在这座城市中转,一下来就感觉很乱的样子,省会城市还不如我的老家信阳。
这一次来也来感受感受这座城带给我的真实,说他开放,说他包容,是因为你走在大街上,一路上都是发单页的,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要是在这住一年,每天都走一走,那么一年我将收起来的单页当废纸卖,估计能卖100块钱以上。真的是太多了,饮食的、住宿的、卖房子的、推销的……这一路走来,不仅仅是单页,到了晚上,还有地摊、街头艺人,更有甚者,在这么繁华的地段,还有不少乞讨者,在这街边甚是成了一道风景,少的老的,男的女的,形形色色。这也是他包容的地方,容纳了各式各样的人,容纳了这形形色色……
是受朋友之邀,来到这座城市,体会一座城,带给我最真实,最贴贴切切的感觉,国家扶持贵州政策的出台,大量资本的引进,国际展览会的召开,生态文明城市的构建……都是大手笔,祖国拉着这座简称为“黔”的省份由“乡巴佬”走向“西装革履”,由贫穷走向繁荣,由落后走向时代的前沿。他的GDP增长速度为全国第二,可见他的快速发展,也给当地人带来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与机遇。
如何知晓一座城,品味这座城市的味道,之前一位老师给我分享,去一座城先去看看当地的博物馆,看看古建筑,和当地人聊聊……知晓历史,才能知道为什么成了现在,或许还可以预知未来。
桐乡-回忆、留恋
桐乡,满满都是回忆的味道,很温馨,但温馨之中带有一丝酸楚。我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暑假基本都是在这座城市待的,父母在这里谋生,供我和弟弟上学,这里也是我的第二个家乡。方圆几里地都跑过,一草一木,一房一屋,每一次来都有些变化之处,这里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住的地是莲花小区,每走几步就有个制衣厂,这是这个市经济发展的来源,里面的声音很吵,空气里都带着毛毛,我的母亲就是在这样的某一个厂里工作,这样的环境,365天,几乎每天都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从早晨8点到加班到深夜11点,一直坐在椅子上,脚踩着踏板,手里弄着衣服,头是永远低着,瞅着……
在这个小区里,还有一群人,他们来自安徽、河南、贵州……多是穷苦的地方,每天凌晨4点起床,带着红色或者黄色的头盔,带着一瓶能装两升水的大杯子,拿上建筑工程的工具,骑上蓄电待发的“战马”,奔赴自己的“战场”,开启了一天的“战斗”,严寒酷暑,风吹日晒,日晒雨淋,周而复始,复而周始,直至夜幕降临,浑身沾满泥点的他们回来了,精疲力尽。
出发的时候是骑侠,回来的时候是幽灵。
我的父亲也是这样的其中的一个骑侠,也是这样的一个幽灵。我与他的距离只是一个门,早晨我还睡着,他就开门走了,夜晚他敲门,带着微笑的幽灵回来了,我也不知道他在外面经历了什么,只知道今天的生活有了保障,这个门是真的很神奇……
他们就这样拼命的工作着,拼命的赚钱供养我和弟弟,供养整个家庭。母亲给我认真的说,父亲老了,这繁重的体力活快把他榨干了,一个榨字让我心头为之一颤,我深深深深地记着这种感觉。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我没有为之努力的学习,努力的成长,远远没有达到那种拼命的程度,他们是为了生存而生活,我则是为了生活而这样,行尸走肉的活着,人类的躯体,禽兽的灵魂,心里是真真真真的愧疚与羞耻。
原来每一件衣服的背后都是抬不起的头,每一座房屋的下面都是一滴滴血汗。
每一座城市都有这样的一群人,都有这样的味道,感谢,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