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课·第1.5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1月23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5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对昨天实践日志5(找偏差),自查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讨论分享。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昨日回顾】
边界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概念的边界在哪里,最高境界是用放大镜来看不同概念,而不是近视眼看不同概念模模糊糊也不戴上眼镜区分。
【今日课程】如何在讲解时不跑偏?
1)找出关键词,并且用可衡量或更具体的词语来表述。
栗子1:个人事务拖延的关键词,习惯性及早该进行。
如何衡量习惯性?如果从频率看,就是多次、经常
如何界定早该进行?时间比较久没有进行
栗子2:自我发展活动(开放性、没有明确的启动日期)
如何衡量开放性:片段暂时找不到对应
没有明确的启动日期是什么意思?从时间紧迫角度来说,它不着急。
栗子3:个人事务拖延的关键词:重要事务、排序在后
重要事务:自我发展活动
排序在后:放到其他不仅要事情的后面。
2)在分析关键词时保持客观和中立,不夹杂个人理解。
栗子1:如何定义自我发展活动: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重要的事。从作者定义的角度来讲做家务是属于不重要的事,虽然做家务在一般意义来讲也很重要,这里一般意义来讲或者从一个全职妈妈角度来嫁讲属于夹杂个人理解。
3)对与关键词有关的句子进行逻辑因果关系分析,例如因为关键词导致的结果是否能倒推。
栗子1:习惯性的推迟,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恐惧、倍感压抑。这个结果恐惧和压抑的感受,不一定是由习惯性推迟导致。也有其他原因会带来这样的结果。
4)牢记关键词。
栗子1:管理类书籍几个月没有看多少这件事属于个人事务拖延。提升管理能力(有助于自我发展的,重要的,当下紧急的事务)这件事属于个人事务。
问题点在于补充讲解对关键词的分析,分析个人事务拖延的要素(特征)和分析个人事务的的要素(特征)是不同的。
5)把关键词分层级,且逐一进行界定。从整体和具体层面分别理解。
栗子:个人事务拖延:个人事务、拖延
界定个人事务: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两个层面来分析。例如:是:自我发展活动,与自我提升有关的活动,栗子自我肯定训练课程。不是:做家务
界定拖延:从与拖延有关的时间、频率上分析,以及关注原文所阐述的具体表现点。例如:从频率上/从时间上/具体表现为什么:
6)通过画图的形式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及时刻把我层级和关键词,不忘不跑偏。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可选):
尽力理解和跟上课程。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阅读理解是一个需要反复可以练习的技能,除了课程,以及崔律的文章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阅读理解的刻意练习参考标准?担心课程结束后没有刻意练习的参考点。比如崔律课上给的题我们练习后,最后都会参考崔律的版本自查及分析。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自查与讨论的结果:
【描述问题1】
偏差的点寻找不准确。
【背后原因】
1)关键词的界定不准确,例如 拖延(习惯性地推迟 早该进行)没有进一步界定到底什么是习惯性,到底与频率有什么关系,只是觉得习惯应该是不管怎么样都会去做吧。而分析的栗子具体的说了频次。属于驴唇不对马嘴的分析或者没分析。早该进行也只是在心力觉得应该很早以前,没有明确写出来,所以会在找偏差的时侯跑偏。
2)对关键词的关系没有探究。关键词及关系罗列:关键词:个人事务 拖延(习惯性地推迟 早该进行)。自我发展活动(最重要的、开放性 没有明确启动日期),其中个人事务和自我发展活动的关系没探究,没做连结。关键词罗列只做到了部分关系的梳理(拖延的两个要素是对的)
【描述问题2】
问题点分析不透。
【背后原因】
1)自己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急着写完作业交作业。这两天带孩子低谷,体力脑力心力告急,日清单混乱,脑袋蒙蒙的。
2)没有思路,没有尝试运用前三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3)逻辑基础薄弱,没有成型的信手拈来的分析问题的模式。
4)阅读理解能力不足。自己的懂只是觉得懂了,并不是真的懂了。
-------------------------
请找出某君的讲解与原文有偏差的点。
关键词:个人事务 拖延(习惯性地推迟 早该进行)。自我发展活动(最重要的、开放性 没有明确启动日期)
1)以频率作为区分是否是习惯性拖延的要素。
2)以事务大小作为个人事务拖延的区分点
3)把早该进行的活动主观的拓展为:重要紧急的,有助于你自我提升的。混淆早该和只做。混淆早该进行的活动和对自己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