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太原小吃

         我在上大学时,那一些曾经吃过的美味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记得我念书时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在学校外面的面皮店里吃的炒面皮。我记得老板娘是个胖胖的中年妇女,跟他儿子一起开的这家店铺。那些面皮分着类别摆放在桌子上的大面盆里,有黄面皮,有白面皮还有一种叫做蛋蛋面的黄色面条。我依稀记得炒面皮的做法:放油入锅,待油熟后再放入生菜或者绿豆芽什么的(当然这随你的口味)。等菜炒个差不多了最后再把面皮往锅里面一倒翻炒翻炒,一碗热气腾腾的炒面皮就端了上来。劲道的面皮外加脆生生的青菜,口味干爽而利落,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忘记。炒面皮虽不是什么特殊的美味而且做法也简洁至极,但是那种跟朋友三三两两坐在小吃摊的板凳上面,边聊天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炒面皮时的情景早已不复存在了。

         我刚刚上大一那年,学校的对面是一条大而宽的马路,马路的另一端是一排排的小吃店,有面馆有饺子馆还有小卖铺。去那吃饭的都是学生居多,那一排的小店几乎每天都爆满。我们也是三五成群的穿过马路去那里吃饭,我们常去吃的是那里的炒面,那儿的炒面做得非常好吃:刀削面与鸡蛋外加生菜进行爆炒,面香与菜香相互融合,那浓郁的汤汁吃在嘴里面厚重而有嚼劲。饺子馆跟面馆并排着,老板娘是个秀气但挺有棱角的女人,她身材瘦长但说起话来嗓门却非常大,是个标准的“女汉子”。那儿的饺子做的很好吃,我是那里的常客。那些饺子有拇指般大小,里面的馅肥而不腻,咬开一口那满满的香汁溢满你的嘴巴。我也忘了是哪一年,学校对面的,我们常吃饭的那一排的小房子突然进行了拆迁。那些整齐有致的小房子瞬间被夷为了平地。后来那块地方被建成了公园绿地。

        等到了炎热的夏天那些面皮店里就都不会炒面皮了,傍晚的暑气依然是那么的浓郁,吃上碗满是醋酸味的清凉爽口的面皮真是一种享受!吃之时再放上点卤,面皮吃到嘴里面有种滑溜溜的香味。还有一种面只能凉拌,那就是牛筋面。这种面就像腐竹一样劲道像朽木一样浑身是洞,吃起来特有嚼头。夏天最热的那几日,各个凉皮店都会卖一卷卷的凉粉。一块钱买上一小卷,带回宿舍像喝汤一样吸到肚子里面,一晚上都不会饥。麻辣烫是学生们的最爱,我们学校门口的米线店天天爆满。我记得一个长辫子女人的麻辣烫做得非常好吃,她在一个很大的煤气罩上面放上若干个小砂锅煲汤。那是碗非常之丰富的汤,一碗汤里面有粉丝、面皮、生菜、蘑菇、海带、豆腐、面筋、炸豆腐等等等等,简直就是一碗“八宝汤”!汤煨好后再放一些花生末,真的是美味至极!那香汤的味道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

        学校门口的小区外面有很多卖小吃的,有油炸臭豆腐,有鸡蛋灌饼还有铁板烧。刚开始我对油炸臭豆腐是比较排斥的,炸的时候那股臭豆腐与胡麻油相结合的味道真的是奇臭无比,但自从吃了一块舍友买的臭豆腐之后,我居然爱上了这种“奇臭无比”的食品!臭豆腐在炸好之后吃到嘴里面,咬破哪块酥脆的外皮,里面那软绵绵的豆腐肉非常之抚慰你的舌头,浇在上面的鲜汤直往你的舌尖里面溢。鸡蛋灌饼也是一种难得的美味,这种饼儿的做法是:先把油倒在平底锅上面,再把擀好的薄面饼放在上面炕,待面饼生出很大的泡,把泡挑破再把鸡蛋灌进去撒上葱花,炕上个一两分钟再把饼子翻个身炕炕鸡蛋那边,然后抹上点豆瓣酱,咬上一口满嘴的香味一直融化到你的胃里,一张松脆香软的鸡蛋灌饼就这样抚慰着你的口舌。

         校门外有家米线店是几个四川人开的,那儿的米线川味浓浓的,吃起来是那种酱香加麻辣的味道,而且口味还挺繁多,有鸡丝米线、鸡汤米线、牛肉米线、酸菜米线、杂酱米线.......。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线端上来,看着那碗满是蔬菜的鲜面,恨不得一口气吃个精光。这里还有馄饨、紫菜汤、蛋汤等等也都非常之鲜,喝起来清新爽口而且有滋有味。这里的“八宝粥”是一碗稠稠的,红红的红米粥,里面的干果应有尽有;花生米、莲子、糯米.等等数也数不清,舀上一勺红米粥送到嘴里面,那甜丝丝、滑腻腻外加花生米脆生生的滋味,美的让你眩晕!晚餐来一碗热汤或者一碗甜丝丝的八宝粥,外加一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或者蒸饺,既吃下了美味又充实了肚皮。每到下课或自习时间,这家小店几乎爆满。

          假如想吃盖浇饭的话就到小区里面的那家店,那儿的男主人看起来年龄很大,女主人却年轻漂亮。每到下课后,我经常抱上一摞书去那儿吃盖浇饭。盖浇饭就是把弄好的菜直接浇在米饭在上,但那家的盖浇饭烩出来的菜绵绵烂烂的,有一种怀旧的味道,就像像妈妈把做好的饭菜端上饭桌一样。那家店的主人心眼也挺好,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他那儿买“炒不烂子”,他就告诉我说他那儿没有“不烂子”要吃的话就去隔壁的“连喜”;他那里也卖炒面跟炒米,但就是不卖炒不烂子。从那以后我常到他的店里买饭。

         “连喜”是兄弟几人和开的一家店,我们宿舍的姐妹常那儿吃,所以跟店主夫妇关系很好。他那儿卖的是炒饭,我很喜欢吃他们做的炒饼。我记得男主人炒饼的时候,先将土豆丝跟鸡蛋一齐爆炒,然后再倒入饼丝翻炒。饼丝炒好吃起来是一种热烈而粗犷的味道。这里面炒米饭的味道就清淡多了,只有米饭跟鸡蛋而没有其他味。这里还炒一种吃起来非常之有弹性,形状像虫子一样的东西,那就是莜面。炒莜面的做法跟炒饼丝一样,但是炒出来味道就大不相同了;饼丝的味道非常浓烈,纯粹的酱油跟盐的味道。而莜面吃到嘴里面却是一种细滑的感觉,油盐酱醋的滋味全都被包裹了,尝都尝不出来。

        假若今天实在不知道吃什么,索性直接去那儿吃“不烂子” 。“不烂子”很像我们广灵的糕面,和完了蒸一蒸之后的那蓬松松的样子。虽然形状相象但成分却是完全的不相同:“不烂子”好像是用槐花做成的,里面还有山药,炒熟之后焦黄焦黄的吃在嘴里有点烧山药的味道。“连喜”的早餐有拌汤、面条、饺子、方便面。我非常爱吃他们做的饺子,这里的饺子个头小小的,有荤有素。荤馅饺子我没吃过,但素馅饺子我却常吃;素馅饺子包的瘪瘪的,里面的馅是鸡蛋粉条跟韭菜,咬上一口一股油香味瞬间滑入你的胃里面。我实习那会儿常吃他们那儿的素饺子。那时的物价还没有这么贵,2元钱20来个饺子,不饥不饱正好一顿晚餐。

         最最让我们这些学生们喜爱的的还属小区里面的烧烤摊,每到傍晚那些推着小车卖烧烤的就会在那一带出现。烧烤就是把油倒在平底锅上面用大火烤热,然后再把串成串串的青菜,海鲜,馒头片什么的放在上面翻来覆去的煎烤,边炸边倒油边用一个铁铲子压,那热油与鲜菜的混合气味直往你的胃里面钻。烤好之后小摊老板把一盘盘的“蔬菜串”端到你的桌子上面,外加上一盘麻辣粉,真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啊!麻辣粉是那种特别宽的粉条,它的做法是:先把粉条放在一个大锅里煮,煮的绵绵软软的再捞到盘子里,浇上一股麻麻辣辣的汤汁,吃到嘴里黏黏滑滑的;一种别样的香味。我常在小区口那儿买饼子当作晚餐;那儿有两个饼摊子,一家是一对夫妻,另一家是俩兄弟。

        他们两家面对着面地做着生意谁也不犯着谁。反正这两家的饼子我是都会买的,他们的饼子都做的很好吃,酥酥脆脆的又不失瓷实,买上几个回到宿舍煮袋方便面在吃上一个饼子,一顿晚餐美美的。有一家卖葱花饼的,老板娘是个小媳妇。她家的饼子做的很好吃而且价格也很便宜,我常去那儿买。葱花饼也是用平锅煎烤出来的,做出来的大饼跟锅一般大小,大饼很薄但却是好几层的,每一层的里面都有葱花。卖的时候是按斤算,每天傍晚我都会买上个一斤半斤的。

        我们学校外面的拐角处有的小超市,超市旁边有许多零零星星的小吃店,基本上都是面馆居多,在那儿随便找家小店儿吃上顿拉面或者炒面什么的,肚子里面一样踏踏实实的。拉面的做法颇为费工,只见大师傅把擀好的面团子给拽了甩甩了拽,经过反复的摔拉面条又细长又劲道。面条拉好后再用人家专门的汤料进行烹煮,煮出来的面条细滑而又爽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风味拉面真的是你莫大的福分!那儿的炒面也非常的好吃,细长的面条经过煸炒后又是一种风味,纯粹的干拌的味道!夹上一捆塞到嘴里慢慢的吮嚼,那满嘴的鲜味一点点的滑入你的腹腔!

        这就是我所吃过的,那一些的“舌尖上的太原”。那些留在我记忆中的美味,它们虽然算不上什么上档次的美食,但却充实了我们的那一段漫长的大学生活,也充实了我们的记忆。吃下去的是温暖,回忆起的也是温暖,正如“回家吃饭”这首歌曲所唱:“回家吃饭回家吃饭,这是妈妈真挚的呼唤,回家吃饭回家吃饭,一年又一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些太原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