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抽动症的女儿是如何没吃药就康复的

  这是一个产后抑郁症妈妈养出抽动症女儿,然后通过改变教养方法,女儿没吃一颗药就康复了的故事。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碰上一个好友的10个月的孩子也得了抽动症,我们聊过半个月后,她的孩子明显好转了,我很开心的跟老公分享了这个事情,老公说:"你为什么不把我们的经历写出来,放在网上,就可以帮助更多可怜的小孩了!"

  我一想这主意太好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经历过女儿的抽动症,我明白抽动症父母的彷徨、焦虑、无助和心力交瘁,所以我抽空把自己治疗女儿抽动症的经历写出来,给患抽动症儿童的父母一些参考,希望帮助早日度过难关。

  我女儿现在6.5岁,2015年10月发病,那时候刚上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后就天天在家哭,早上哭着抱住家里楼梯不肯上学,晚上躲被窝里哭到半夜都不肯睡觉。我们以为是入园焦虑 ,就坚持送去上学了(半年后才知道是因为老师老打她,还威胁她不准告诉家长,真是太可怜了)。

  国庆节前突然开始频繁眨眼睛,起初以为是眼睛发炎,带去眼科,检查没事,过了一个星期,假放完了,该上学了,孩子眼睛眨得更厉害了,嘴都抽了,又开始耸肩,无奈之下,带去儿科医生那,医生伯伯检查过后,很仔细问了孩子最近的生活状况,然后告诉我们:应该是抽动症!

  那是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问医生怎么办,医生说:"可以吃药,但吃药也只是减少症状,治不好,没什么用。你让孩子先休学,别给她压力,好好陪她玩玩,自己会好的,现在得抽动症的孩子很多,别太焦虑啊!"

  回去后白天装着很开心的陪女儿玩,女儿睡着后,我们就不眠不休的上网找资料。因为看的医生是亲戚,他说不用吃药,这给了我们信心,我们从来没考虑过吃药。就一直找自然疗法。

  我们在网上看了无数关于抽动症的文章,了解了抽动症的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心理因素是主要的。孩子抽动症跟家庭教育关系很大,女儿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有几个原因:

1.女儿1岁半前我带的,我有点产后抑郁症,跟婆婆矛盾也比较大,再加上远嫁,没什么朋友,整天郁郁寡欢的,家庭气氛也紧张,孩子安全感比较差。

2.女儿1岁半后我上班,挺忙的,加上我2年多没上班了,不适应,把重心放在工作上了,忽略了孩子。

3.婆婆身体比较差,带孩子力不从心,累了难免脾气不好,加上她追不上孩子,就不敢带出门玩,女儿整天呆家里,运动不足,体质差。

4.女儿2岁半时,婆婆突然病倒,女儿突然被送进幼儿园,我们又上班又照顾老人,没好好跟孩子解释家里发生的一切事情,孩子心里是非常害怕的。

5.新学期幼儿园换老师,新老师天天打她骂她,还不准告诉家长,这直接诱发了她的抽动症。

6.女儿是过敏体质,脾胃也比较差。

原因大概找到了,但该怎么做呢?当时看海夫人博客,只知道要爱孩子,家庭关系要处理好。那就先做好能做的:

1.女儿先休学,我暂时不上班,天天带孩子玩,家附近,哪里开心去哪玩,不管孩子做什么,发什么脾气,大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发火,这个主要是让孩子开心,感觉到爱和安全感。

2.跟公婆开诚布公聊一下孩子的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强调家庭和睦对孩子康复的重要性,公公婆婆也是非常爱孩子的,婆婆自此之后呢,也尽量不跟我起冲突了,全家就团结起来了。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控制饮食,戒除了孩子的巧克力、糖、饮料。其他的就没有控制了,只是有意识多加蔬菜水果。

5.忽略症状,无论孩子咋样,我们当没看见,别给孩子造成心里压力。大人要管理好自由的情绪,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会被孩子感受,但其实我们还是做不到完全忽略不见的,我们就约定受不了的就转身走开,全家轮流陪玩。

女儿大概休学了一个多月,症状好点了,但眨眼还是频繁的,我们征求了她的意见,换了个班,继续上学去了,开始是每天在学校午睡后就接她出去玩,去户外运动,去跟别的小朋友玩,因为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又能产生多巴胺,让孩子心情好。孩子后面就一直坚持了上学。症状时好时坏,但总体来说,在减少,在好转。这让我们坚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大半年后,女儿的症状少点了,不再总是眨眼,时不时眨一下,但在紧张害怕的时候眨眼耸肩还是很厉害。这期间我也一直在查找资料学习。但是我发现我女儿情绪问题特别大,他总是动不动就哭、生气,特别玻璃心,老公认为一定要顺着孩子,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和耐心。但这个方法并不是总有效,而且溺爱也许能解决抽动症,但一定不能养出自信勇敢的孩子。

    如果说抽动症是家庭教养问题,那么怎样教养对孩子好呢?我想这个问题,儿童教育专家一定有答案,于是我就买回来大量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阅读。

    了解了儿童心理和发育特点后,我对女儿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单纯的压抑自己的情绪顺着她。同时又开始钻研跟儿童的沟通技巧,孩子撒泼打滚的时候,我也不焦虑不生气,跟孩子客观描述我的感受,这事对我的影响。孩子因为挫折而崩溃的时候,我就接纳她,慢慢的,我们形成了良性的沟通,女儿有什么想法会及时跟我说,我们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这样我既不用利用家长权威压制她,也不用屈服于孩子(这样会养成自私自利的孩子)。

    这种双赢的局面,孩子没有心理压力,不哭不闹的,我也因为孩子没有老做讨厌的事而郁闷,亲子关系和孩子安全感都直线回暖,自信勇敢的女儿也逐渐出现了。

    去年9月,女儿升入小学,我恰好又生二胎,面对环境巨变、学习压力变大、我又要带小宝顾不上她的情况,我们都挺担心的,很怕复发,但一个学期结束后,一切都好好的,跟小宝相处良好,没有复发,没有人际交往困难,甚至期末考试拿了第一名,学校发了奖状奖学金,女儿高兴坏了,自信心爆棚,我想只要我们坚持这种教养风格,也没再怕的了。

  总结一下,抽动症有身体原因,也有情绪原因。

  身体方面,多运动,增强体质,也可以配合食疗、推拿按摩。

  情绪方面,初期疏导会比较难熬,先引导孩子把以前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同时加强亲子关系,父母也要不断学习,后面再用正确的教养方法,把孩子当正常孩子一样养育,孩子会一天天给你惊喜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那抽动症的女儿是如何没吃药就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