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被捕学生齐唱“苏武牧羊”,以示不屈服,令人动容

参与抗议的学生被关进北大法科楼,有个看起来年纪挺小的女孩子,想要上厕所,遭到警察拒绝。于是,女同学们围成一个圈,男同学们转身面朝窗外,一起护着她。

大家齐声唱起了歌,唱的是《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

这歌,直唱得人热泪盈眶,连门外的年轻警察们,也多少有些动容。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他坚决不肯屈服于匈奴的威胁利诱而叛汉,被发配到北海牧羊。

十九载,历尽艰辛,终不辱节。

而“苏武牧羊”被改编成歌曲,也就是在五四运动的前几年。

1914年秋,河北乐亭皮影剧团受邀到盖县演出,盖县师中放假一天,令师生观剧。

皮影戏的大悲调慷慨激越,雄浑悲壮,与盖平师范中学师生忧国忧民、重振国威的志向产生共鸣,学生们很感兴趣,时有吟唱。

该校音乐教员田锡侯,仿照皮影曲调创造了一支乐谱,同学们又去请古文课老师蒋荫堂执笔填词。

蒋先生当时正在讲授《苏武传》,有感于当时列强欺辱、执政者们卑躬折节的种种丑态,便以苏武出使匈奴坚贞不屈的精神为对照,一挥毫写下了《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因为歌词写得简练凝重,立意高远,又朗朗上口,一时被广为传唱。

特别是在三十年代,《苏武牧羊》传唱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同时被灌成唱片,许多学校还把它作为音乐教材,教学生咏唱,还曾经是“晋绥抗日同盟军”早晚必唱的军歌。

学生们此时吟唱此歌,既是表达自己哪怕被关押,也绝不会向反动政府屈服;更是表达中华儿女不惧生死,反抗列强侵略瓜分的爱国主义情怀。

着实是令人感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醒年代》:被捕学生齐唱“苏武牧羊”,以示不屈服,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