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父亲 献给儿子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那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一段父亲对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的儿子说的话,或许你还能明白,这其实是电影“银河补习班”的台词。

马文从一个垫底的学渣到成为航天员,离不开他父亲那正常的教育方式。正常而不是特别,在我看来,大多数父母的教育都是失败的,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怨,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已经倒头准备睡觉了的马文看见爸爸在工作,问爸爸那我能不睡觉吗?马皓文指着天上回答:你可以上天,下一句就是:自己的事情以后不要问我。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马文就深知:孩子不是比我们晚来到这个世界的人,而是比我们活得更久的人。

因此,独立思考当然是最重要的能力,为此,马皓文带着儿子请假去旅行,去看航展,于是马文知道了自己长大要当航天员。武志红在他的书中中提到了“精神胚胎”的概念,一个家庭能在6岁之前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不干涉他的成长,精神胚胎就完全成长起来了。成长起来之后的他的各种生命体验都将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便会感觉自己是在做自己。

李笑来在谈主动与被动时说:父母应该主动把自己变好,而不应该超出边界把主动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很多父母就是这样,感觉自己未来不可能有任何进步了,就把压力施加在孩子上,最后孩子不知不觉成为了对自己未来被动的人。

同学们的作业是预习和复习,马皓文说:复习就像把熟了的馒头反复蒸,而馒头只有新蒸出来的才好吃,孩子需要有生活。

马文不知道作文怎么写好,爸爸就带他去一片绿葱葱的草地感受大自然,只用远看一片绿,近看又没那么绿了一句话就让马文理解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这种教育方式令人折服。

这部影片看完之后让我萌生一种建立电影标签分类的想法,按不同的题材分类,在需要的时候重温,像“银河补习班”这样的教育题材就完全可以在多年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与其一起再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献给父亲 献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