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十三章,第一节)

          第十三章 奸臣的黑暗年代

                    第一节 吴皇后

宋金绍兴和议后,金国履行承诺,将赵构生母韦太后以及徽宗赵佶、徽宗皇后郑氏、高宗赵构皇后邢氏的梓宫送回。赵构将徽宗等三人的梓宫及时安葬,此后二十年,宋金两国进入停战的和平时期。这段和平时期,其实也是秦桧专权的黑暗时期,一些史书记载都很简略,我们有必要挖一挖其中的细节。

赵构皇后邢氏,和徽宗、钦宗一起被俘,北迁大金国。赵构即位,遥立在北方的邢氏为皇后。公元1139年 邢氏死于金国五国城,时年三十四岁,但是金国秘而不宣,直到邢氏梓宫和韦太后一起回来,赵构才知道,邢氏已经死亡多年了,此时赵构空着皇后之位,长达十六年了。说明赵构还是很重情义的。

韦太后回来后,发现赵构未立皇后,多次劝赵构,赵构却请太后下达手书,韦太后道:“我只知道家事,朝廷事并非我所能干预的。”朝中大臣也屡次上表,请求册立皇后。

公元1143年闰四月,赵构册立贵妃吴氏为皇后。

吴氏为开封人,十四岁入选康王府做宫女,一位王府普通宫女,竟然幸运地化蝶成为皇后,可能依靠的不仅仅是幸运那么简单吧!

《宋史》载,赵构即位后,颠沛流离,吴氏常常戎服伏侍左右。女人着戎装,十有八九,她有些功夫在身,对赵构既能侍身,又能护身!赵构既能享受,又有些安全保障,相比之下,吴氏当然更为受宠。

吴氏不光有武功,还很机智。在宁波时,有卫士阴谋叛乱,几位小头目四处搜寻赵构的下落,眼看要得手,吴氏镇定自若,临危不乱,欺骗他们说赵构在别处,赵构得以幸免。后来一起逃往海上,有大海鱼跃入龙舟,逃往期间,赵构杯弓蛇影,以为这是不祥之兆。

吴氏不慌不忙,单脚下跪恭喜赵构。

赵构不明所以,吴氏解释道:“此周人白鱼之祥。”

“白鱼之祥”的典故出自《史记·周本纪》中的"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周武王在讨伐商朝的过程中,也有一条白鱼跃上他的甲板,周武王杀了白鱼祭天,顺利灭商建周。

吴氏借助这个典故宽慰赵构的心。赵构由此大喜。当即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回到杭州,又进封她为才人。

更为难得的是,吴氏还“颇知书,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也就是说,吴氏因为识字,为了和赵构有更多共同语言,努力学习书史,勤加练习书画。这些本领在皇家尤其是宋朝老赵家,极被看重,很快,吴氏由“才人”进封“婉仪”,“婉仪”进封“贵妃”。

用蔡东藩的话,总结一下吴氏:“秀外慧中,介胄而驰,而且知书识字,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淑女。”

那么吴氏封皇后,是否就没有竞争对手?如果说皇帝后苑没有宫斗剧,犹如天空有月亮没有星星一样不可能。

首先是潘贤妃。她生育了元懿太子赵旉,这是赵构唯一后嗣,潘贵妃在赵构心中的份量可想而知,赵构刚即位,就有立潘贤妃为皇后的想法,母以子贵,天经地义。但被吕好问阻止了,赵旉死后,潘贵妃的地位直线下降。潘贵妃的事,再次证明,自己有实力才是硬道理。

其次是张贤妃。赵构无子,选宗族子弟赵伯琮(即后来的孝宗)入宫养育。当时宰辅大臣问,宫中谁可托付?赵构笃定回答道:“朕已有人选。”不久赵伯琮入宫,时年六岁,赵构命张贤妃、潘贤妃、吴才人(即吴皇后)坐成一圈,看赵伯琮自愿选择谁。当时潘贤妃刚失爱子,见到赵伯琮,蓦然想起赵旉,神情恍惚,心情悲痛,张贤妃异常灵动,脸上笑吟吟地用手招赵伯琮,赵伯琮于是走向张贤妃。赵构由此命张贤妃抚育赵伯琮,可惜的是,张贤妃在公元1142年病亡了,否则,皇后之位姓“吴”还是姓“张”,很难说。

张贤妃抚育赵伯琮,吴氏也向赵构请求,想扶养一个孩子,这就是吴氏的聪明之处了,赵构马上答应,挑选秉义郎赵子彦的七岁儿子赵伯玖入宫交吴氏抚养。对此,朝廷内外议论纷纷。恰巧张贤妃卒,赵构便将赵伯琮也交吴氏抚育,吴氏对他视为己出,赵构和吴氏都异常喜欢赵伯琮,赵伯琮被赵构封为“普安郡王”以后,吴氏对赵构道:“普安郡王,有天日之表!”吴氏不想做皇后都难了!

吴皇后是难得的贤明皇后,她知道赵构思念邢皇后,就请求让自己的侄儿吴珣、吴琚分别迎娶邢家的两个女儿为妻,以安慰赵构。她还很孝敬婆婆韦太后,侍奉韦太后起居体贴周到,“顺适其意”,性格严肃的韦太后对这个媳妇也非常满意。


佐料:高宗吴皇后,是两宋难得的有福皇后之一。吴氏在后位(包括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后,先后辅佐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整个两宋时期的诸皇后中,吴氏是少数对政治有较大影响的皇后之一。

《宋史》记载,吴氏出生前,她父亲吴近曾经梦见自己到一个亭子,上面的横匾是“侍康”;旁边种植芍药,只有一朵花开了,特别妍丽可贵,花下有一只白羊。吴近醒后颇感惊异。后来,在公元1115年(乙未年,羊年)生下吴氏时,红光射向户外。吴氏入康王府。吴近这才恍然大悟,认为这是“侍康”的征兆。吴氏富贵后,吴近父以女贵,官至武翼郎,死后赠太师,追封“吴王”,谥号“宣靖”。

吴氏于公元1197年(宋宁宗庆元三年)十一月驾崩,享年八十三岁。吴氏的享年和十四岁入康王府,《宋史》都有明确记载,那么问题来了。

吴氏死于公元1197年,享年八十三岁,可以倒推吴氏出生于公元1115年。十四岁是哪一年?公元1128年。这年赵构已经即皇位,吴氏此时进入的不可能是康王府。因此,吴氏十四岁入康王府,时间上肯定有出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十三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