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书笔记

        更有甚者,当处于羞愧或惊吓的状态时,就无法与人沟通或清楚地表达自己。这种情形发生时,我们便会迷失在人群之中,不知道自己是谁,要的是什么,或是有什么感觉。我们感觉到空虚,活的很无助,相信是自己缺乏找寻自我的资源,人际关系变得像意大利面条,越煮越糊烂,逐渐没了界限,没了自我。我们试图借由切断关系、争取更多空间,或从对方身上需索更多能量来掩饰补偿自己。我们把问题都推诿到人际关系或对方的身上。然而,要脱离这个梦魇的唯一方法,就是开始去疗愈惊吓,去认出它、和它共处并感觉它。——《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观点我不完全赞同。

        事实上,人们对事情都有迷茫感,比如曾经自己的失败、自己的缺陷、或是对未知世界的不了解。这些迷茫一直抑制着自己,让自己处于一种“羞愧”或是“惊吓”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会更进一步地去抑制自己,加重自己的迷茫感。所以,归根结底,迷茫感并不来源于外来世界或是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无知、没有方向和归属,才是造成迷茫的真正来源。人们有时逃避、推诿、不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也许是想获得所谓适应自己的“自由空间”,害怕一旦直面自己、或是发现了自己的真正需求时,却发现所获得的结果与别人所期待的不一致,这样就又矛盾了,他们在心底会进行一场自己的真实感觉与自己导演的不真实感觉的对抗争霸赛。但是无论这场争霸赛中哪方获胜,其实自己都失败了。当“羞愧”与“惊吓”再次来袭,真的无处躲藏。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人们才不得不给自己设定界限。疗愈羞愧和惊吓并不容易,人们也是为了“保全”自己,才会放任羞愧和惊吓的发展,给自己带上面具。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强大,总需要放弃一些东西,而这放弃的东西有很大的可能就是真实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