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造无限可能》读书分享讲话稿(一)

一、个人简介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教师联盟读书会文艺青年组合的康老师,来自福建福州,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二十五年整,担当多年班主任工作。2020年8月加入“教育行走”,是“教育行走一起写吧”10号挑战者,从2020年9月1日开始坚持日更打卡至今,通过写作总结生活,重建心灵。2022年2月加入新网师学习。个人一直秉承“爱的教育”,相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做一个在教育路上一路走、一路看风景的人。

二、本人喜欢这本书的三个原因:

1、题目很吸引人。

(作为教师,对于教育的话题很关注,这正常不过,但教育如何创造无限可能呢?这是很吸引一线老师的话题,促使我迅速读完这本书,从书中找到相关的答案。)

2、作者是朱永新老师。

(前面有老师们已经特别介绍了朱永新教授的相关事迹,朱永新教授是我们老师的榜样,这里我不再最赘叙了。)

3、朋友的推荐。暑假之初,新网师学员同学王铁文老师的朋友圈中看到这个教师联盟读书会,在王老师的推荐下,我加入这个读书会,选择这本书共读。

三、本人最认同本文作者的三个观点:

1、“教师是创造教育无限可能的主体”(第2章)

     以名师孙维刚、名校长刘京海、苏静老师等老师为例。老师的引领作用,对于有的人来说教育确实功不可没。

2、“优秀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成才创造多种可能”(第4章)

以赤峰建筑工程学校、深泉学院、清华附小、人大附中等学校为例,某些特色学校、或者一些享誉盛名的学校,优秀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成才创造多种可能。

但现实生活中,社会上家长们更多的还是关注文化成绩、关注中高考成绩, 所以才有了城市学区房的说法。比如我们学校这几年中考成绩很好,房地产界借此炒作,附近的房价连年涨价,甚至有一个月涨价三千元每平方米的现象。

3、“家庭教育是创造教育奇迹的基石”。(第6章)

以发明家爱迪生的母亲、著名警探李昌钰的母亲王淑贞把13个孩子全部培养成博士为例。  

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从事教育的时间渐长,个人觉得越来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作为母亲,我特别佩服爱迪生的母亲、李昌钰的母亲这些优秀的母亲。我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五年,做过多年的班主任。我曾经带过全校最高的重点班,百分之八十以上考上一类高中。我也带过全年段最差的班级,虽然我已经全力以赴,但也只能考上百分之六十普高。究其原因,每个孩子背后的家庭不同,才是造成不能结局的重要原因。我认为“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个非常优秀的家长”,我认为家长才是对孩子影响深远的人,教师是无法代替家长的位置。

我不相信“没有不会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谬论,这句话曾经让我长久地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我才认识到这这句话的谬误。孔子三千弟子也只有培养七十二贤人,更何况我们大多数是普通的老师。做老师,我们要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了,没有必要为某些不在一线的所谓专家言论买单。

四、个人的两点不同意见,与教师同仁们商榷:

1、材料的时代感稍欠缺。书中谈到“家庭教育是创造教育奇迹的基石”,以张海迪为例。张海迪身残志坚,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模范人物,但对于九零后的老师和学生可能就比较陌生。

2、如果说“教育,创造无限可能”,那么家庭教育应该排在第一位。多年一线教育告诉我们,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可能作用微乎其微。这样好的家庭教育不一定是家长要有什么要的高学历,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家长对孩子在人格魅力上的影响。

五、分享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明日再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创造无限可能》读书分享讲话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