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学历大PK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了,分数也陆陆续续出来了。新闻里纷纷报出谁谁谁是理科状元,谁谁谁是全省第一名。这些莘莘学子苦读12年,能考进哪些好的大学呢?

这让我想起古人说的“十年寒窗”,同样的年限,不禁让我好奇,现在的状元们在古代都是什么档次呢?

抱着这个好奇心,我去查阅了一番资料。看了古人考试的级别和录取人数,还是让我汗颜的。

我们从影视剧里都知道,古代有秀才、举人和进士。

秀才: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还得是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相当于现在的985、211大学的本科生。

举人:相当于现在的硕士。

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后。

我们现在就来讲讲他们的等级,为什么是这么一个划分比例。

古代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想必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原以为乡试出来的就是秀才了,其实在这些考试之前,还有一个考试,叫童生试,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童生试分为3场考试,考过2场就是童生,考过3场才称为秀才。

秀才就是最低级的士大夫,还没有资格做官,但是确有些特权,比如可以免役,可以使用仆人,见到官员可以不下跪。如果犯罪了,衙门也不能轻易对其用刑。影视剧中经常嘲笑秀才没有用,是穷酸秀才,就大错特错啦,人家还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最起码不是贫民了。

先说乡试,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举行乡试的,乡试只能在省会举行,三年一次。全国也就录取1000多个人。算下来也就是发达地方100多人,落后地区50多人。

只有秀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考官都是皇帝委派下来的。乡试录取的就称为举人。比如杨乃武与小白菜里面的杨乃武就是武举人,当时这个官司审的时候,还是很慎重的,不敢轻易对他动刑。

乡试第一名称之为解元。只要有举人身份,就是可以做官啦,一般是做个县令,所以举人还是很有地位的。

再来说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要到京城去考,一般是在春天举行。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举人,会试考中的人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贡生就是进士,考出来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全国才录取100多号人。

最后,会试考完就是殿试,只有进士可以参加,主考官就是皇帝啦。这个是排个名次,分为一二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如果连续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比如范进中举就是这样的。看了这么个考核制度和录取率,换谁都疯啊。

古人就是通过这种严苛的科举制度,来改变命运的。

看看现在的高考,和以前的科举制度,根本没法比。

所以古人经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今学历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