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教师教学

“双减”政策一出,社会各界喜忧参半。一方面,孩子可以名正言顺地轻松了,家长可以不用为作业而苦恼了。另一方面,以校外培训为商业利益的机构哀鸿遍野,叫苦连篇,一心想赢在起点线的家长们也只有皱眉头了。作业减了,培训少了,可高考没变,竞争没变,拿高分的市场没变,这个矛盾是没有解决的,个人觉得只是把矛盾掩耳盗铃般的掩盖了。

作为老师,一个新的命题就摆在了面前,那就是如何做好这个矛盾的缓和剂。缓和剂的核心就是效率,效率的核心又在哪里呢?

绕了一大圈,又课堂质量上了。在没有“双减”政策的情况下,课堂的质量是“榨”出来的,老师累,学生累。如果课堂质量不“榨”,而是自动就出来该多好。自动流出来,就还得要学生有一个内在的动力系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这个动力系统是什么呢?这个发动机又是什么呢?我想,那就是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心理规律,利用心理学工具,把这台神奇的发动机给发动,那么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所以,作为“双减政策”下的老师,多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并把它和教学结合起来,也许是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

试试吧,不试,又怎么知道它不行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背景下的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