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我是如何申请CTC的

ctc申请经历了1年半,经过3次面试,4轮评审,最终通过了CTC,期间期望,有失落,起起浮浮。 

在此记录下我的CTC之旅。

黄金的两年敏捷开发体验

08底年接触敏捷,用了两年多,觉得挺好的。以前听同学说的交付的问题很少发生。那个时候,就跑迭代,每个迭代有迭代目标,有时迭代为了演示,上个线,还挺兴奋的,整个组都很有集体责任感,SM完了就安排去买肯德基犒劳我们。小发布小吃,大发布大吃!

收获: 体会到了敏捷带来的好处。主要对个人的好处,我自己的成长。团队和项目管理上,能模模糊糊有个清晰的大概。敏捷开发的基础在这两年打下的。

我看到的团队是:

1 共进退,团队责任感,为了交付主动加班

2 平等,架构师,项目经理没有架子,对刚毕业的同事,也耐心倾听每个人的观点,没有对错。

3 回顾会,每个都被邀请到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意见,会后产生action item

4 团队氛围舒适,特别强调 team player, 愿意帮助别人,架构师对刚毕业的同学任何问题都没有不耐烦。

5 客户经常对团队进行认可和表扬,让自己感受到交付价值带来的快乐

6 mentor制度,师徒关系都挺好的,不固定,每个项目会有不同的mentor。师父走了,首先推荐徒弟。成长快。

跳坑-无力感

来到了大厂。号称是it的金融公司。

一个小项目一年上线

需求不停变更,代码不断调整,上线日期一拖再拖。因为是内部项目,延迟成本没有人去估算。

一上线就加班守着fix issue,来自服务器环境的,来数据库配置的,代码的,静态数据的,操作系统权限的。

发现以前公司的敏捷技能没有用了,好车子在沙里行驶。

尝试在项目中用敏捷,但从需求输入就开始任性,没有节奏,有需求文档,但不按文档走。团队做做回顾,站会,发现大部分都是不可控的。问题的依赖路径很长。敏捷实践无力感很强。

好在两年之后,喊起了敏捷转型的口号。手里的锤子又排上用场了。

敏捷再起航

经过培训拿到了CSM,开始持证上岗。之后在2015年,申请通过了CSP。那时是国内第7几位CSP,还算稀缺。2016年开始做专职敏捷教练,工作包括敏捷培训,团队教练,公司敏捷活动组织,团队敏捷成熟度评估。

同时开始在社区做分享

2016年起,在杭州发起敏捷进企业活动公益,为各企业交付近10次敏捷培训; 组织参与敏捷突击队活动(coach clinic),和近20家企业近距离交流敏捷落地实践。杭州敏捷社区活动组织者,在杭州敏捷之旅,RSG分享过敏捷实践话题。参与《改善敏捷回顾》,《趣味回顾》,《Plan for retrospective》翻译工作。

社区学到很多: 比如引导技能,教练技能,规模化敏捷,敏捷开发的新理念。从2014年开始每年RSG都参加,还有agile tour。之后加入杭州敏捷社区,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更多机会接触到敏捷圈里的大拿们。

在公司也做mentor,带新的SM。


CTC 申请历程

2017年的时候知道有CTC,就把申请要求拿来看了下,它的能力要求和教练能力模型大部匹配,还有些额外的要求,看起来还有差距。特别是专业引导和教练技术,所以就特意的在这些方面去学习提升,制定了粗略的学习计划。

2019年又拿出来看看,发现里面的要求和问题都有一些东西可以写,于是开始做评估,规划学习计划。系统梳理知识结构,制定补习计划。

因为教练对教练技术是有要求的,所以开始专门学习教练技术,并且把教练的思想和技术放到敏捷教练工作中去对比,思考,结合。期间找了一群小伙伴,每周去讨论教练技术,相互做教练。

这样到了2020年底,开始申请。

申请过程分为三部分:面试,基本情况审核,能力审核。


面试,考察基本情况,比如做教练多久了,社区参与度怎么样,为什么要申请ctc,然后就是一个真实的教练过程。 面试官会根据情况做一个反馈。其实这个面试更像一次对自己的教练过程,他们都非常专业,能帮助被面试人看到自己要提升的地方。

然后提交第一部分申请材料,主要还是基本情况,属于硬杠杠,比如教练小时数,辅导计划,敏捷,引导和教练能力,社区贡献。

如果通过了就进入第二部分的申请,主要是能力的考察,敏捷,教练和引导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及反思。

第一部分提交 顺利通过,但第二部分被defer了,给的最大的反馈就是没有按要求回答。给出的问题单词都读得懂,不行还有翻译工具。我以为明白了问的什么,其实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回答没有契合问题的方向。

所以当时看到defer的时候,非常的失落,因为面试和第一部分很顺利就通过了,第二部分给修改的机会都没有直接defer,六个月之后才能重启申请。

在这轮申请之前,我约Vernon做了一个coach season. 他给我的反馈就是要在专业教练技术上再下功夫。

所以我同时也去报了专业教练的课程,这个学习加深了对教练的理解,也加强了申请CTC的动力。


第二次再申请的时候,我自己视角不一样了,对同一个事例,观点都发生了变化。也是在一次教练过程中,帮助自己理顺了接下来申请的计划。

1. 寻找mentor。mentor 有经验,看的比我们远,也能从第三方视角给出反馈,

2. 请教专家,比如有关于引导的问题,我会拿出来和有引导专业认证的朋友探讨。

3. 在材料准备上,思考如果是一位评审人员,他能理解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吗?我会写一两个问题的例子,给逻辑性强的,经常做一些评审工作的朋友看,尽管他看不懂里面的专业知识,但在逻辑上给出了很好的反馈。原来我觉得自己作文还不错,写的材料他看来却有很多不清晰,错位的,遗漏的点。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然后我顺着这个思路去review上次写的申请,真的是很多问题。

4. 继续梳理ctc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第二次提交结果就比较好,评审的教练就其中两条给出了反馈要求补充一些未澄清的问题,之后就通过了。

总结:

首先要明白自己要什么,为什么。当时选择做敏捷教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看到团队和个人的成长,内心非常有满足感。

每个人都有一些追求。我觉得追求最好是切合实际的,偏虚的,这样可以长久支持自己去行动。

实的需求,比如考个Pmp,考个sm,或者ctc。当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带来的满足感是很短暂的。

ctc对我来讲,有一句话就是渡人渡己,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人。享受带团队的满足感,自己就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这个路很长,ctc是我在这个信念下的一个里程碑。

看看儒释道的几个追求,

儒家,内圣外王

佛家,明心见性

道家,无为而治

这几个都可以用一生去追求。我也越来越体会到这类虚的追求给自己内在带来的力量。


CTC申请的总结:

1.设定目标

2. 对自己现状做一个评估

3. 列出计划

4. 落实 跟进,对比看到差距

5. 达到目标

比如ctc要求社区贡献,那就要做一个社区参与的计划

比如对引导技术有要求,评估下自己目前的引导技能,需不需要去再学习,在工作中怎样增加引导的机会。

对教练有要求,那么看看自己现在的教练技能是否满足要求,如何在工作中加上这些技能的使用。

再一个,增加和社区的链接,和其他教练的链接,多学习,多问问。

找一位mentor,或者教练,帮助自己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我是如何申请CT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