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看到了苏轼的才华横溢,却不知他背后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并列“唐宋八大家”,个个都是才华横溢流芳百世。

常言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而苏洵的妻子程氏,正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以柔弱之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让父子三人能心无旁骛地读书学习,让他们能无后顾之忧地考取功名进入仕途。

一.十八出嫁,丈夫不才

程氏嫁给苏洵,从家世来看是属于下嫁的。

程氏家境殷实,她本是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是名副其实的千金小姐,却甘愿嫁给当时一文不名贫穷潦倒的苏洵。

若按现代人的标准来看,有时贫穷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对象上进,将来的前途就不可限量。

但问题是,苏洵年轻时一点也不上进。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他在27岁前一直不务正业,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但是,既然程氏已嫁给苏洵,她就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孝恭勤俭,任劳任怨,无时无刻不在为家庭操劳。

有人见他们实在太穷困了,便劝程氏向娘家要些金银改善下生活。但程夫人说:“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

为了丈夫的尊严着想,她坚决地拒绝了向父母要钱的建议。

娶妻娶贤,苏洵真是不知修了几世的福气,才遇到了程氏。

二.丈夫发奋,妻子养家

对于苏洵早年的不发奋读书,程氏虽然心中不满,但却没有说出来,这点苏洵在给程夫人的悼亡词中也提到:

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感叹折节,以至今日。

作为妻子,她深知自己的丈夫有才华,担心他泯于众人,却因为妇德而不便说出来。

有一天,苏洵觉得自己应该是立业的年龄了,便对程氏说: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

意思是我觉得自己从今以后可以发奋学习了,但一家人靠我养活,我读书后一家人的生计可怎么办呢?

程氏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很高兴,让苏洵不用担心,从那天起,她就担起了养家的重任。“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就是做些买卖生意,不久后他们就成了富裕之家,可见程氏经商之才。

三.女儿被婆家虐待致死,丈夫宣告与程家绝交

程氏有一个女儿,名叫八娘,就是传说中的“苏小妹”,但她的婚姻生活却不像后人杜撰的那样幸福,相反,她是非常不幸的。

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却遭到了丈夫及婆家人的虐待,最后染病悲愤死去。

苏洵对此非常愤怒,宣布与程家老死不相往来。

在为女儿伤心的同时,程氏也对丈夫的决定很伤心:那毕竟是她的娘家,爹娘对她还是很好的。但出嫁从夫,她只好选择沉默,把哀伤和无奈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四.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程氏的命一直不太好。嫁给苏洵后,她先后生了6个子女,但没有早夭的只有苏轼、苏辙二人,其他的因疾病、贫穷等原因先后离世了。

4个孩子先后死去,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大的打击。

但程氏没有就此被打倒,而是振作精神,对苏轼和苏辙亲自教导,对他们寄予厚望。

她常对苏轼苏辙晓以大义:“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意思是如果某一天你为了天下大道死,我是不伤心的。

这舍小家为大家之语,没有广阔的心胸是无法说出来的。

五.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经过苦学后,三苏决定去京城应试,离家前,程氏已积劳成疾疾病缠身,但仍打起精神为他们打点行装,最后一次为他们加油打气。

进京后,苏洵在京城声名大噪,次年苏轼苏辙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

然而,就在他们春风得意之时,程氏在多年操劳后积劳成疾,已溘然长逝了。

而临终之时,她甚至还不知自己的儿子不负厚望,已在京城高中进士。

苏洵父子三人惊闻此噩耗,痛哭不止,日夜兼程从京城赶回家乡,只见家中“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

没有程氏在的苏家,宛如一个冰窖。想起程夫人在世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形,三苏悲痛欲绝。

程氏就如一根蜡烛,默默地为家庭燃尽了最后一点生命,而三苏也终于不孚重望,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倘若程夫人泉下有知,亦当含笑九泉了。

“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这是司马光为程氏写的墓志铭,可谓恰如其分。

我是平生书事,欢迎各位常来交流探讨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很多人只看到了苏轼的才华横溢,却不知他背后有一个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