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孩子的热情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2》所感
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我将把我班的孩子们带往何处?我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2》我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天生资质不一,但是,徒具天赋并不保证能够成功。比拥有天赋更重要的是:家长与教师们须精雕细琢这些本质,循循善诱地教导孩子们,让这些基础的本能与性格转化为他们的天赋,成为卓越超群的特殊结果。想让孩子成为卓越超群的人,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得做很大的牺牲、努力与准备。那是一条艰辛的路,一条许多家长与孩子们最后觉得过于苛求而无法继续前行的路。但是,如同诗人弗斯特所教我们的,足迹愈少的路径愈能使万事改观。
一、珍惜时间
光是凭成绩,看不出来孩子是否懂得时间的重要性,青少年了解事件及其重要性对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孩子必须理解,察知时间的人,将善用一生做伟大卓越的事。
二、成功不是成绩,而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
雷夫老师说:“我们似乎时常处于底线的社会,在那里,最后的分数或最后的等级是最重要的。杰出的孩子会遥渐明白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考试中得到甲等是美好的,但長反映出导致成绩进步的学习过程更好。在戏剧或音乐会中洹出,听到现场观众的欢呼是令人兴奋的,但是非比寻常的奚子知道数以千计花在预演的时间,其实比演出本身更有意彗也更快乐。”我很高兴,我碰到了一群要强的妈妈,每次单元测试后看到孩子的成绩落后急得嘴上长疮,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做事慢不是引导,想办法改善,而是喋喋不休的批评,以至于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老师,今天我看了孩子的日记真的很难过,也许真的是我的方法不对,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原来一年级的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写作业时,写不好妈妈就打我,写不好妈妈就打我,我怎么这么笨。”孩子的日记深深的触动了妈妈,那次,我和她电话聊了近一个小时,还有一个妈妈说:“老师我不行了,长期这样下去我得进精神病医院。”我说怎么了?然后她一连串说了孩子种种的毛病,我真佩服她的口才,都没给我说的时间,等她说完了,我说你就没发现孩子的优点?一时间她竟然愣了。我们班很多妈妈都是急性子,都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但有的忙于工作,有的为了生二胎在孩子一两岁时寄养在亲戚家,说自己笨的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快上幼儿园大班了才从老家接回来,从交谈中我发现这些妈妈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遇到问题就指责孩子,结果越批评孩子越糟糕。“世上总有人只听自己想要听的,即使他们知道所听到的并非他人的本意。这就是转变中迷失的综合症状。”好在自己的孩子与学生同龄,对于这样的家长,我只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耐心和家长说方法,讲感受,因为就像在一次全校教师会上,刘校长说的家长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搭档,和我们是一伙的,和家长的关系融洽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三、做个我们想要孩子变成的人
养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让他自己关掉电视机。我们可以从上瘾者那儿拿走香烟或酒瓶,但是,那不治本。而且,除此之外,我们几乎无法消除电视的威胁,它就在那儿,事实如此。真正的挑战是教导孩子为何电视会夺走他的潜能,同时让他自己做决定,这要花费时间,我们提及在孩子的书包里放入特殊技能,重要的不是他放进去什么,而是他要放弃什么。当孩子选择限制自己在屏幕前的时间,就是增加他找到康庄大道的机会。
也许我改变不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但做为教师与父母,我可以努力做一个想要孩子变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