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份开始发表第一篇文章,当时还在广州办老美的签证,不知不觉快一年了,跟很多内容主相比,写的真心不多,知乎和公众号发表总共才二十来万字。
以前从来没想过写作,也没想过将来会写作,虽然对写字不反感,但也不算多有感觉,这一切只是一个不经意的意外。
起因是在知乎发表的首篇文章挺有人气,两个星期内阅读量超过50W,由此兴起了写作的念头,当时也不忙,国内朝九晚六不加班,国外同样不忙碌,一个人在外出差,时间可以灵活应变,把客户搞定了就行。
满足了这两个基本条件,才自愿被写作扎上一针,开始痛苦并快乐的征程。
01、记录是写作的开始
我从不喜欢写日记,曾经尝试过好几次,每次都半途而废,究其原因,完全不符合我的心理动机,不喜欢感受性文字,反而偏爱总结。
在开始写作前,一直有记录的习惯,这也算初级写作,这里得感谢在线笔记本,让我不太稳定的习惯得到彻底融合,手机+PC+语音+同步的方式,让我可以稳定地终身记录。
记录什么?太多了,生活时时刻刻的事情都是经验,由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以往做梦遇见歹徒你拔腿就跑,现在做梦遇见歹徒你斗智斗勇,大脑分不清楚真假,但你的心态确实已经变了,这些事还能引起相关的连锁思考,对自我的认知产生更深的理解。
同理,血缘变淡的陌生人社会,怎么处理亲戚的关系?自学英语的方式要不要改进下?哪些不好的习惯需要摒除,什么缘故?等等这都是很好的记录材料,如果有感想,得赶紧记录。
如果不记录,仅仅停留在脑海里,就缺少思考并总结的机会,以零散的材料形式存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失去被编织成网永久被识别的机会。
02、阅读是写作的延续
记录的方式,更多地是以生活为原料,受限于原材料,对人的成长实在有限,跟不上人的思想迭代。
我后来彻底喜欢上了阅读,特别是在自我提升领域,阅读,思考,学习,习惯,沟通,时间管理,外语等等,都是需要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
哪怕是谈恋爱,怎么处理和恋人的关系,都是学问,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背后的知识。
未知的东西太多,而知道的越多,就越发感觉未知的更多,更加希望求知,过往埋在心底的好奇心开始陆续苏醒。
阅读和写作是完全分不开的,拿起一本书,看完后如果全是划重点的线条,没有其他动作,那绝对是粗糙的阅读心态,容易产生能力错觉,误以为所有知识已经全部掌握。
阅读过程中,如果稍有感想,都可以在旁边写个批注,哪怕是“我不太/非常认同”,或是联想到某个类似的知识点,都可以简单在旁边写写。
其次,最重要是写读书笔记,这个过程跟写作的区别已经不大了,做笔记的方法有很多,把有用的观点,事例,用自己的话记录,或者用思维导图压缩知识点,或者用我倡导的语音笔记法,用语音记录,文字同步整理。
大量地阅读(输入)和总结笔记,是思想迭代最关键一环,并且这个迭代的时间越短越好。
原则里面有句话我非常认同:“如果一年过去了,没能发现去年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证明收获太少了”
不容易理解的话,就翻翻自个两三年以前的朋友圈/微博,看看有没有很傻逼的感觉。
同理,把这种感觉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一点)
03、如何坚持
我并不是每天写东西都动力十足,相反,经常一想到今天要写两三千字就头皮发麻,不想开始,但强迫自己开始了一会,发现也还好,就慢慢写完了。
但对于记录感想倒是动力十足,因为比较随意,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任务要求,而我实实在在地在记录感想上获得了东西,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感知力变强,变得敏感。
对于如何坚持,也就是形成习惯,我们需要懂得大脑的机制,大脑虽然是我们的,但真正由我们控制的仅仅是代表意识的部分区域,其他区域没法控制,也就是潜意识部分。
让一个行为形成习惯,大脑需要两个东西:重复和回报。
以写作为例子,我不在意今天写了两千字还是两个字,重点是我开始了,开始了就意味着重复,大脑就更容易接受这个行为。
回报最好是自己的的确确感受到了收获,比如我记录东西,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就越喜欢记录;
第二个是反馈,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还有多远;
第三个是自我激励,在完成计划的一部分后,特意地奖励自己一点东西。
重复和回报做到位,坚持一阵子不难形成习惯,习惯再进一步就是本能。
我很讷闷,本来想写写作感想,写着写着就变成如何写作了......
今天就分享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