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8

                                     《故事里的人生》160     “你怎么还没放下”与“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这是两个佛教故事。“你怎么还没放下”的故事说,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到山下去化缘,走到半道上,遇见了一条大河,河很宽,又没有桥,只能趟过去。两个和尚脱了鞋,挽起裤脚,正准备趟河,突然走来一位漂亮的村姑,也急着要过河。时值初春季节,大河刚刚解冻,河面上还偶有冰块漂过,河水很凉,那村姑在河边踌躇了半天,于是上前对两个和尚说:

        “师傅,我要到对面村子里去办一件急事,可河水太凉了,我正“有事”(来月经期间),确实没法过去,烦请师傅背我过去好吗?”

        小和尚心想,男女有别,授受不亲,更何况是佛门中人,不可近女色,这事万万做不得,于是摆手示意不行。

        老和尚见此,便说:“女施主,让我来吧,我背你过河。”

        河水很深,老和尚小心翼翼地背着村姑趟过了大河。过了河,村姑谢过老和尚便匆匆离去,两个和尚也继续赶路。

        一路上,小和尚心里很不自在,晚上回到寺院,小和尚实在忍不住了,便问老和尚:“师父,您平日一再告诫我们,出家人要持戒,要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妄想,不说谎。特别是万不可近女色,授受不亲,而您今天怎么背那个女人过河?”

        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笑着说:“佛家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要旨,急人之难,是慈悲心、菩萨心,理当为之。况且,过了河我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放下呢?”

        “放下布袋,何其自在”的故事说,从前,有个和尚,破衣芒鞋,云游四方。他在化缘的时候,常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人们见他化缘时总背着一个大大布袋,都以为有多个和尚享用,就多给他一些食物。其实,他就一个人,所以,布袋常处于满盈状态。后来,这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去化缘。

        有一天,他的两个大布袋都装满了。他将两个鼓鼓囊囊的大布袋拴在一起,一前一后搭在肩上,累得满头大汗。走到一段山路上,他坐下来歇息打盹。一阵凉风吹来,他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对他说:“前边布袋,后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他猛然惊醒,见林莽苍苍,那声音似乎就从丛林深处传来。细心一想:对呀,我前边一个布袋,后边一个布袋,这么多东西压在身上,累得直喘粗气,如果能够全部放下,不就轻松自在了吗?于是,他丢掉了两个布袋,幡然顿悟。


        鲁钝生感言:“放下”是一个古老话题,可古今中外,有谁真正“放下”了呢?如果说“把一切都放下”,肯定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拿起”和不断“放下”的辩证过程,没有一个个体生命能够“放下一切”而仍然活在这个世上,“放下”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功成身退,带着美女西施,西出姑苏,泛舟于五湖之上,以经商为业,终为巨富,放下的只是权力和功名,并没有放下美色和财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放下的只是官场的束缚,并没有放下对田园生活的钟爱和对自由的追求;李叔同弃绝繁华,割舍妻儿和情人雪子,毅然出家,青灯伴佛眠,成为云水高僧,放下的只是世俗生活,并没有放下对真如境界的向往。因此,我们应该如是理解“放下”:

         理解一:“放下”是人生一种常态。这是因为,人的身体负荷和心理内存都是有限的,从身体方面说,你的体力只能担起一百斤重的东西,再有新东西加在你肩上,你就无法承担,如果新东西是你生存发展之必须,你只能放下一些旧东西才能再把新东西担起来;从精力方面说,有许多事情需要你思考和运作,但你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同一时间里,你不可能同时思考和做多种事情,因此,你只能选择一件你认为最重要或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去思考和运作,将其他的事情放下。在人生之旅中,能适时“拿得起”又能适时“放得下”的人,就是明智的人。

         理解二:该“放下”的,就应及时放下。我们应该“放下”什么呢?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需要放下的东西千差万别,我们做不到一一具体说明,我们只能从生活实际出发,概括地提几点建议:

        建议一:要不断放下过时的东西。旧事物、旧思想、旧观念、旧做法,已经成了生活的累赘,放下了,才能轻装上阵,才有精力面对新生活,迎接新挑战。

        建议二:要不断放下负累的东西。人生的负累很多,有物质的,有精神的,它仿佛是无数个大小不等并装满东西的布袋,挂满了我们全身,让我们不堪重负,步履艰难,而这些大小布袋又都是我们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捡起来放在自己身上的。在形形色色的负累中,无边的贪欲和过分的功利心,是负累的罪魁,它宛如一条紧紧缠绕在世人身上的毒蛇,使生命不能自由舒展,人生的许多烦恼、忧虑、痛苦,以至于从古至今不断上演而且必将不断演下去的种种悲剧,大都源于此。人生有需,因需而生欲,因欲而促行,此人类生生不息之动力,因此,彻底割舍欲望和放下功利既不可能也非科学,“人生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是一句美丽的谎言。我们需要放下的,不是欲望和功利,而是“无边”的“贪欲”和“过分”的“功利”,是超出我们负载能力的那一部分贪婪。古今贤达把“放下”看作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大彻大悟的生存智慧,大都是从此着眼的。由此看来,第一个故事里的老和尚是一个能“背得起”村姑又能“放得下”村姑的智者。“背得起”体现了禅宗“事来则应,急人之难,慈悲为怀”的风范;“放得下”又体现了佛家“事去不留,春梦无痕,念念皆空”的心性。所以,背起来轻松,放下来亦轻松。

        理解三:把“心”放下是关键。有个佛教故事说,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教徒来到佛面前,两手各拿了一只花瓶,献给佛并请教破除烦恼、获得幸福的方法。佛陀听后对他说:“放下!”那人将左手的花瓶放到了地上。佛陀又说:“放下!”那人又将右手的花瓶放到了地上。佛陀依然对他说:“放下!”那人张开两手,不解地看着佛陀说:“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了,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放下了,你让我放下什么呢?”佛见他这样,就笑了,说:“我没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呀,我是让你放下那些想解除烦恼、拥有幸福的念头啊,当你不再为如何解除烦恼、拥有幸福和快乐而痛苦烦恼时,你就身在幸福和快乐之中了。这就是我教给你的方法。”佛陀的意思,是把“心”放下。想想佛陀的话,颇有道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烦恼,都是人心的一种感觉,当你执着于某一种东西而又得不到的时候,就会处在痛苦和烦恼之中,放下了这种执着心念,便会轻松快乐起来。按此推论,一心想修成罗汉、菩萨的念头,也是一种执着,也是一种没有把“心”放下的表现,是和佛陀的本意背道而驰的,这大概就是成千上万人学佛并想成佛而终不能成佛的死结。

        “放下”是人生之常态,“放下”是生存发展之必须,把“心”放下是其关键,由此看来,“放下”并非消极,而是一种为未来发展攒足精力和腾出空间的积极选择。只有不断“放下”,才能不断“拿起”,才能使人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放下”是一种生存智慧,是对生命的彻悟。世上万物,生生灭灭,生灭不息;人生之旅,得得失失,得失不息;生得谓之“拿起”,灭失谓之“放下”,只有“放得下”的人,才能“拿得起”。

        “放下”是一种境界,一种大气。放下功名富贵的刻意计较,空旷的心灵才能装下清风明月;放下恩恩怨怨的情感挣扎,敞开的胸怀才能容纳万物万众;放下林林种种的偏执与成见,放开的眼界才能看到千山万壑;放下丛生不息的杂念与焦虑,宁静的心态才能感受鸟语花香。

       “放下”需要勇气,因为“放下”是对拥有的割舍;“放下”是一种心境,放心了,才能轻松自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