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学会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带孩子(2)

之前写了为什么我们要用情感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今天我们来说说怎样做到情感引导。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中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真实的感受,太小的孩子可能还不太会准确的表达自己,我们家长就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及时且准确地向孩子输入信息,告诉他当下的情绪是什么。

这叫“播下种子”。

比如,当孩子哭着来说,他最喜爱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了。

这时候,他跑到你跟前,一边嚎啕大哭,一边大声嚷嚷着自己的不满。

还有的孩子是会直接上手去打别的小朋友,或者乱扔东西来表示抗议。

网图侵删


相信很多家长的做法是先制止孩子的行为:“别哭了,明天妈妈再给你买一个”或者说“一个玩具算什么啊,他又不是故意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地鸡毛”的典型写照:你越是说孩子,他哭的声音不但没有停止,反而会越来越大。

这样的场景就是:孩子的哭喊声,家长的教导声,混拌在空中,你听不见我,我听不见你,大家都面红耳赤,却都无法走进心里。

网图侵删


正所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听不见我的语言。”

这样的做法就不是正确的情感引导。

因为我们只是在以大人的角度说事情,但是孩子并不见得就能听得进去。

因为大人有理性,但孩子没有,他还只是个孩子,他的思考能力尚未达到。

孩子找你诉苦的真实目的其实不只是为那个玩具,而是是他天生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关爱”。

他玩具坏了,生活中的东西发生了改变,自己的外界环境被打破了。

这突发的变动,使得孩子一时接受不了,他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他才去找父母。

可事实的是:如果只是在那里跟他说“一个玩具没什么大不了的”之类这些话,对孩子来说,没有一丁点的帮助。

他的情绪并没有得到关怀

下次孩子遇到类似这些事情,他除了嚎啕大哭,依然很难找到自己情绪的释放方式。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在孩子面前蹲下来或者跟他坐在一起,平视着他,先叙述事实。帮助他捋一捋心里的想法: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这么心爱的玩具,被弄坏了,你肯定很伤心的,妈妈特别能理解你这种感受


这就是在引导孩子,告诉他这种感受是“难过”,孩子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理解,其实他的情绪就会得到部分释放。

这就像是埋下了一粒种子,下次孩子还有这种感受的时候,他就会告诉你,此刻他很伤心,很难过。

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会暴怒,会摔打东西,因为他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通过那些动作来表达出来。

然后,我们要做的是告诉他:这个玩具是你最喜欢的,现在他破碎了,确实有些可惜呢。

这是认可他的这种感受,我们的这种认可也会让孩子知道到:自己心爱的玩具坏了 自己很难受 这是人的正常反应

他不必恐慌,不必害怕,就接受自己的这种情绪,伤心是正常的。

父母这时候给他情绪上的认可,其实是给孩子足够的爱,让他虽然失去了玩具有些难过,但是父母这里是有足够的依靠的。

这远远比大声一边吼他,一边说“回头再给你买一个就好了!”要来得饱满和温馨。

这种被爱包围的回应,给与孩子的力量是无形的。


如果此时父母一个劲儿地在那里说“哭什么哭?!”,“男子汉,一个小玩具至于嘛?!”......

那孩子丢失的就不只是一个玩具,而是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理解,这才是孩子会越哭越起劲的真正原因。

因为他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他需要的不是另外一个崭新的玩具,而是自我的认可和安全感

通过以上两步,孩子的情绪其实会得到一大半的缓解,这时候他的哭声也会降低了,他也不会像开始时候那么焦躁了。

我们家长要做的第三步就是:我们要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搂着他。

这个时候再来温和地跟他商量如何来解决问题,通过以上这样的步骤,孩子才会更容易也更愿意去听你后面要说的话。

我们试着轻轻问他:现在我们的玩具坏了,那该怎么办呢?

通常其他孩子也不会是故意摔坏,但是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试着去解决问题,这也是锻炼他思考的一个过程,让他自己解决,我们家长可以给参考。

比如:我们一起去修复它,或者如果修不好的部分,尝试用别的方式改装它......

总之,这么一个过程,孩子的情绪是完全释放了的,他自己内心不是空洞且不安的,因为充满父母的耐心和关爱。

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是孩子成长路上永远的加油站。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之——学会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带孩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