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主题的主题

图片发自App
最初的“反射能力”以及最原始的“学习能力”构成一个人心智最初的1%,而剩下的99%,实际上都是后天积累所得,十五六岁时,很多人已然完成了99%的积累。

一:错误的选择最终处罚的是自己

小时候,我们碰到自己不喜欢的老师,那么他教的课程成绩应该是不好的。这里也算是一种愚蠢的方式: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人在面对不喜欢的事物时,本能选择就是逃避:惹不起躲得起。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然后要在这件事上找到一个完美理由:这个老师我也不喜欢,而且我没兴趣。很多人都用过对不对?似乎这样就能完美的解释我为什么学不好,还不是你的错。

兴趣事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本没错,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彻底明白兴趣和学习之间的排比关系,还没有真正的明白:不是你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你做好了才变得有兴趣!

老师只是学习的方式之一,今天你不喜欢所以没学习,怎么就忘了可以用其他方式呢?路途很多,不用专盯一条道路(遗憾,当初咋没人告诉我这些道理呢)。

图片发自App

二:原生家庭观念打破

我们从出生开始,耳濡目染接受着家庭给我们的观念,学习着他们的已学习,接受着他们的已接受。当然,他们的思维观念也是学习父辈。

试错是基本功能,在父辈试错体验之后,思维深处就有了某个观念输入,从一开始根本不知道就这种试错是好是坏,只是知道一个:这是我父母教的。

在成人之后,这种思维观念渗透骨髓,从来没想到过是对是错,最可怕的就在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只有之后的继续学习,强迫训练成自己,停下来反思。“学习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而“反思能力”才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来源。

我应该以怎样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这样做可能造成的后果?

为什么我会做这样的选择?

有没有办法做到更好?

三:人生短暂

漫长的历史长河,人相对世界来说很是短暂,而我们个体存在于人世只有短暂的几十年。

时刻沉默,总是屈服。沉默来应对这所有体验,屈服这世间迷茫惘思。而后找到不同,寻求问题答案,问题时刻存在,解决问题方法又是简单。一个个选择,一场场遇见,一份迷惘一份收获。

心中充满恐惧,恐惧来源于未知。所以,时刻恐惧,时刻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主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