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第三章人格结构——01对自己的判断

这样形成的人格结构可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克观察人格结构有否病态(精神病性、边缘性、神经症性、‘常态’等);另一方面,用这种人格结构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特征类型(偏执型、抑郁型、分裂型等)。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有点儿兴奋,我以为自己是神经症性人格,但是又不确定,于是我回到《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三单元《神经症》查阅神经症的定义。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其中有五个特点:

第一、意识的心理冲突。

第二、精神痛苦。

第三、持久性。

第四、神经生妨碍着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第五,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心理冲突的揭示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知识和技巧,一般通科医生可以用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的方法来进行评定。这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平分为1;3个月到1年为中程,平分为2;1年以上为长程,平分3.

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平分1;中度者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平分为2;重度者机会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平分3.

第三、社会功能。能正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着,平分为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或人际交往小龙虾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平分为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平分3.

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我按照这个评分标准是低于6分的,不是神经症。

我又查阅了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在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下,内心冲突是变形的,但是如果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还不能确诊为神经症,那么,它已接近为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泛化在心理学中又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发生,遵循刺激——反应原理,各种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对象就是外在的刺激物(环境、生活事件等)或者说这些刺激物引起了这些反应。

泛化是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依据。

1、 如果未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 如果已经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3、 如果完全泛化,且心理冲突性质已经变形、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都判断为神经症;

4、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是区别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依据。心理冲突的泛化属于常形,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

心理冲突常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涉及到大家公认的重要的生活事件,例如:夫妻关系不和,病人长期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内心痛苦;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种: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或是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不值的为它操心,很容易解决得问题病人却解决不了。二是不带有明显的道德或评价色彩。

我的冲突是泛化的,就是一旦遇到父亲这般的权威——“你服不服?!”就会引发那种痛楚,非常不舒服,但是我的冲突是常形的,带有强烈的道德评判,我就是认为父亲那种好吃懒做是让人痛恨的。

如此以来,我将自己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父亲不劳而获),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而我的人格是常态的,特征为分裂型集中吸收了父母的互动模式,一般是海水一般是火焰,明明母亲不喜欢父亲,为什么偏偏还纠缠在一起。

也许母亲比父亲聪明、灵活,但是从人格结构上他们是一样的人,都是不成熟的,相互依赖,缺乏担当。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神分析第三章人格结构——01对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