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耀中华,中庸,贯通万物之道!

这篇文章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世界观,你准备好了吗?

大概一年前我领悟了“中”,入了中庸之道的门,但是没有适当语言来表达我的想法,经过一年多的生活体验,逐渐熟悉了“中庸”的奥妙。

作为一名中国人,了解了“中庸”以后才清楚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和感动。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只有在中华大地上我们才能深刻的领悟关于“中”的哲学。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守中正之道,无过与不及。

守中,执中,“中”的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西方也有,不过被隐藏起来),我们为什么叫中华,中国?不叫北国,东国?这里有一个非常,非常深奥的道理。

什么是中?这是隐藏于万事万物的之中最重要的规律法则,但是我们忽略它视而不见很久了。因为它太平凡而普通,每分每秒出现在我们眼前反而看不到,日用而不知。它是充满在万事万物之内的本源。

这篇文章将让我们亲眼一见它的神秘和伟大。

废话不多说,现在就解读中庸之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个例子,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中”。

1.“中”是不走“极端”之道

中国人最能理解何为神秘的中。譬如日常生活中过马路遵守规则,等候者完全遵从信号灯规则等候,也不对,完全不遵守交通规则,也不对。有的红灯很久不变,而信号灯附近是旷野荒郊又没有什么车,此时就需要打破规则。有时候我们着急在红灯未变时就冲出马路,无视规则,被行驶的车辆刮倒。这两种情况都是极端偏执的,在中国有大量的交通反例警示人们何为正确的“中道”。想正确的过马路,就需要一种综合判断的智慧,一种不走极端的中道。

人们总爱要么在危险面前冲动而不知道停止,要么就是遇事畏缩不前,这两种人皆失去了中道。走入了极端。何为“极端”?它是变化的非固有的端点,需要动态的去感受它。这个词在后面段落有深入解释。但是“中”必然是指【当下】两个“极端”现象中间的一个状态。

2.“中”是无选择,无方向,沉默(大言无声),中即“意”

一个人可以不观察吗?譬如他可能闭着眼说“我没有观察任何东西”,其实他只是从内心深处观察这种“不观察”的状态,他仍然是在偷偷“观察”,不然他怎么知道自己没有在“观察”?他又怎么知道自己在闭眼?只要他升起这种想“了解”外部世界的心意,就会一直在进行观察认知。

无论他如何假装,把双手捂住眼睛去偷铃铛(其实是在用心观察),或者通过借助他人他物的间接反射描述等观察手段,来进行间接的观察,皆是在观察(量子科学家正在玩这种把戏寻找量子)。早有一种心意(元机,元德,元因)领先于这一切行动的背后,任何把戏都是无法欺瞒心意的。

此心意是我们做任何事之前出现的一种感受,一种“0态度”,古人称呼它为中道(中庸之道)。因为在这种感受下,我们可以体验着对万事万物均衡一体的理解,我们没有情绪,对事物没有喜好和厌恶,没有想观察和不想观察的渴求,没有喜怒哀乐,只能感受到平静如水。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有对“中庸”的体验,只是毫无觉察而已。

诗歌很美,每个词可以有多种理解角度。诗人把体验它,显化它,解释它的权力交给读者,让他们自己品味,阐释。而非诗人告诉读者它就是这一种意义。正因为有多种解读,所以诗歌很美,有千万般变化和理解,各人各异的美。在你分辨出诗歌里事物代表的一种具体涵义之前,它是处于混沌模糊的意象状态。

古人把认知事物萌生和发展之前的状态称为“兆”,常说“预兆”,“兆者事之先”。在那个背景状态下,事物是没有分别和形状的,所以你眼睛根本看不见发生什么事物,无意识。但是会有象,现代口语称之为“事态”。“事态”即是“事物状态”,即“象”,即事物即将发展运动变化前的一幅模糊图象。

而人类的高级“直觉”认知可以领悟并感受到这种细微的精状态,并保持其中,称为会“意”。

所以我们可以在诗句中找到“诗意”,在绘画中找到“画意”,在武术中找到“拳意“。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寻找事物的究极状态,即每种事物发展,发生之前的一种可以不断体验的认知感受。

人们寻求的这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分别的“觉知”。

在这种“意会”的认知情境中,我们对事物的“觉知”是没有【态度】的,即是“0态度”。

何为【态度】?

【态度】就是指做事之前时候的通过“心”对“事物状态”进行衡量选择,进行揣摩,度量,计算。用心判断是应该激进还是保守?是前进还是退缩?赞同还是反对?优先还是延后?是左还是右?美还是丑?在情感决定发出前那一刻根本没有任何的好坏判断,因为还没有事物形体萌生出现,所以态度是平等的,所以无有【态度】,即“0态度”。情感决定以后,个人偏好的世界才显现出来。

“0”是指无分别,一种自由选择态,基态。所以中庸并非人们口中所说的是一种“折中调和”之意。

当我们的“心”于瞬间对“事态”(即兆,象,混沌)做出当下决定,就产生了一种特殊吸引力(业力),就产生了某种个人【态度】,于是情感萌生了喜欢还是厌恶感,情感中的某种细微感受就确定了所见的某种事物的先后顺序的发展方向(这是带有个人偏好的,譬如有人看见鸭兔图里先有鸭子却看不见兔子),某种整体结构就确立了(事物的长短,深浅,黑白,大小等),原本混沌杂乱而无序的图像一下子弄清晰了,理清了事物条理结构,具有了现实画面感,决定了平行世界的命运方向。


有好坏【态度】是因为我们对事物运动的后果充满了期待,期待事物总按自身所偏爱的一个方向运行而非另一个方向。

而无【态度】是一种属性为“中性”的选择,非左非右,不落在任何一边。用这种中道的【态度】做事,我们的行动就会处于最完美,最智慧的选择。儒学称之为“中庸之道”。再说一遍,这绝非老好人式的折中之道。

神秘的“中庸”即返回先天混沌的一种觉知状态,即无思考无方向无选择的状态,此时万事万物发展处于混沌态,叠加态,尚未诞生形成具象化。

肯定有人会问,如果一个人没有【态度】怎么行动做事?

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一个著名的思考,生活中假如你面前盘子里有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红苹果(或者筷子),你会取哪一个?在不知道进行选择哪个苹果之前,我们是怎么把握选择的决定?如果你意欲伸手取物必然选择一个,抬手动作之前会有一种“意感”,注意了——“意感”这种行为不是产生于大脑的思考活动而是生于“心”,下文有科学实验会证明这个说法。当人拿取苹果行为发生之后再仔细想想“我怎么取了它?”(这才是“思考”)。它们一模一样我们为什么只取左边而废弃右边之道理?或者只取右边废弃左边?是什么力量让你这么选择的?

平时一个人拿苹果这种行为很小的一件事上我们完全没有想,只凭借“直觉”,“无意识”的选择一个取苹果之道——“不选之选”。不选是指你根本没有去特意选,但是还是选择了一个苹果出来。如果我们停下来思考取法之优劣(根据颜色,光泽,气味)则会进入偏左或者偏右之心,这是因为个人的“私爱之心”,非“中”之道。人可以没有思考却依然产生行动,身体犹如遵循天道而行,拿苹果就是拿苹果没有特殊原因,顺自然而行“let it be”,“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动而不动,无行之行,所以说它是“无为”,仿佛不是他做的而是天在做。行为中一个人心不动所以没有偏爱之心,即“中正”。孔子:“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不争之争,一个人不争的情况下也会自动斗争下去,这是为了谁在争呢?他只是做应该做的,非为自我与别人竞争。而是为了一种精神目标去活动,就像共产主义,遵循一种天道。这是无为。

“心动了”则有偏爱,则落入因果逻辑链(业力)。此即——你的心态为什么会选择左边苹果不选右边?按因果逻辑认定是因为爱吃左边那个看起来更圆润的水果,为什么选择圆润不选择畸形的?因为.....等等,这些因果逻辑链(业力)这是捆绑束缚着人类认知“事物真相”的纽带。就像我们认为1+1=2是万物之中唯一之法,而不选择其它1+1=10等等可能的答案。为了一种“合理”视角舍弃了其它视角,认知会进入狭隘的道路。你所认为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是“非常愚蠢”的错误理由。

所以,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喜怒哀乐未发作之前,没有随着情绪而偏爱某种立场,人心不偏不私,是"无"意(思考)之行。无意之中有"真意",为至善之德。无意所以没有任何立场和没有任何【态度】,无【态度】为“中”。中是具有平等性的智慧,不会舍弃任何一个视角,不偏不倚,不选择左倾也不选择右斜,公平公正。

为什么“意感”不是思考?它是什么?

在1983年,当时,生理学家利贝特作出了一个奇特的发现:在自发行动(比如举手或自发地敲手指)开始之前,大脑中会出现一种名为准备电位的信号。Libet发现,人们在报告自己意识到了要行动的决定之前,准备电位就开始升高了。

2008 年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使用脑成像和精确的时间检测的基础上,证实了利贝特最初的研究结论。

大脑在“思维逻辑活动”之前就有了决定动作的迹象。

这就表明了“决定产生于意识之前”。

「决定做和正在做」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很少有人会察觉这一点。

产生一个决定的那一瞬间就像一种意志力冲动,有一种“意感”。它无意识,没有具体行为表现。这种东西就叫无污染的纯净“直觉”,或者“纯净心”。也即是“中”。

它产生于人类有清楚觉知的意识诞生之前。它是没有具体概念的“知晓”(有具体概念那是被后天污染的知识),它是一种带有象征意味的全然的“知识”、“信念”。所以它没有分别性,没有“前后高低上下“之分,平等均衡,自由自在。

由于“意感”的“中”是出现在“思考逻辑活动”之前出现的,所以是没有言语表达,处于静默的状态,此即“禅意”。此刻虽无声但是它反而说出来无数的声音,所以是大言无声。

何以理解这句矛盾的话呢?

有没有听过先锋作曲家约翰·凯奇《4分33秒》的故事?

歌剧院里,作曲家请一位钢琴家上台在钢琴前坐下准备。然后,观众们坐在灯光下安静地等着。1分钟,没有动静,2分钟没有动静,3分钟,人们开始骚动,左顾右盼,想知道到底怎么了,到了4分33秒,钢琴家站起来谢幕:“谢谢各位,刚才我已成功演奏了《4分33秒》。”

在人们听演奏之前,做一种行为决定之前,已经存在了一种“意感”,头脑已经准备好了当钢琴响起的那一秒的声音预想,所以大厅内多数的人都会在头脑中播放这首曲子振动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耳朵对同一音源发出的体验评价是有差异性的。同一声音的振动,你听的是婴儿哭我听的是猫叫。即使听见同一首曲子,它在每个人心中形成的声响效果并不一样,有人能听见一首曲子演奏中铜锣的声音细节,有的人听不见,有人能听见细微的乐器声响,总之每个人产生的心理感受并不一样。所以当台上的钢琴家以静默无声的形式把他将要演奏曲目的这种“意感”发射出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去编曲,他们内在的回响各自不同,千差万别。所以这个沉默无声的“意感”最终给每一位听众的心灵深处表演的其实是观众头脑自身的演奏。剧场内有无数的观众,所以沉默的“意感”引发无数头脑中声音回响,汇聚而成的是“大言”。然而现场中很多人头脑中演奏的不是曲子,而是心理烦乱躁动的回响。这也是曲子的一部分,犹如背景白噪音,由观众表演。观众听者既是听的客体,也是曲子的协同演奏者,创作者。所以这里全都是演奏家也是听众,主体和客体融为“一”。

所以“意感”发出了沉默的大言,也即无分别亦无声无息的“中”。

人类“意识”的地位类似于给予”意感”选择指派一种“表达方式”的功能。就仿佛在做将一个无言的“决定理念”(即意感)赋予为一种具体的语言逻辑解释。或者说“意识”只是将“一个理念”表达为“实现的具体化逻辑结构”,把决定的“意感”具象化显示。譬如有一个精通12国语言的教授病人想要说“吃苹果”。他心中必须得产生这种想吃的“决定状态”,必须先萌发“吃苹果”这种行为的“决定理念”(激情),接下来意识才能进行选择,用哪个国家的语言说出想法更适合,将“理念”转换为某一国的具体语言逻辑表现出来,由意感转为思考。注意意识只能转换为某一国的语言,意识不可能同时表达12国的逻辑语言。此刻意识就像探照灯一样,把12国的多种语言选择范围聚焦收缩于1种国家的语言范围内,然后在这种逻辑结构下表达“意感”的现实骨肉。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决定理念”的状态下是自由的,具有选择任何可能性的权力,12国语言的差别此时都是平等地位的。他可以把“理念”转换为法语逻辑,转换为汉语逻辑,英语逻辑等等,都随意,此状态具有多重的潜在可能性。正是由于这个状态下拥有任意的自由度,所以“决定理念”状态也被称为人类的“自由意志”。但是人类意识状态却不是自由的,它只能选择表达其中一种语言逻辑,缺乏全面性,所以是被束缚限制的。

3.“中”是无形无相,无法描述,非左非右,亦是左也是右。

中,原本释义为两端之间。但是两端如果固定不动,那么“中”就有迹可循。但是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如果是变动的两端,“中”在何处?就像把木棍摆放成一字,横向左右摆动木棍,木棍摆动过程中,原木棍的中心可能在原位置偏左一点,可能在偏右一点,“中”甚至契合在原来的两个端点的位置,极左极右,成为极端现象,但是它依然是“中”。

就像一个人上班,平常生活中他都是早上八点到九点之间抵达单位,只要在此之间就是符合“天道”,“中道”。但是他有一天突然意外撞车了,解决很麻烦,所以九点了才到单位。

这是情有可原的,如果按照原来规定的标准去处罚,过了九点就应该扣工资,说你违背了“中道”,这就不合理了。因为发生意外,原本“中道”的标准开始摆动起来了,就像木棍的中心一样不在原本位置,飞进了另一个“意外”的维度,所以这时适“中”的位置就会跳(飞跃)到原来中间状态的右边去了。原本公司规定的极端情况(最晚九点打卡)成为了“中道”的起始点位置。“中道”范围既然变化了,它的右极端的标准也会相对移动。譬如从原早九点移动到下午三点。即使意外撞车,也给予了个人充分的时间去处理,可是如果超过了右极端的界限就不符合“中道”了。所以下午三点以后再不来公司打卡不上班那就很极端化了,此种行为产生中的右偏了就不合中庸之道了,要扣工资了才符合中庸(这只是简单例子,现实中更复杂)。所以“中”的这个位置有时候是随天机变化的,也是最完美合理的自然律则。

再来继续说说前面过马路的例子,闯红灯算不算极端呢?正常情况下,是极端的。但是特殊情况下,它反而是符合“中”,就如警察行动中抓捕一个重要案犯的便衣,红灯难道要等?

同理,“有时候”认真耐心的无缘由的等待长红灯也可以是一种适“中”而非极端,莫要急。急了做事就失去中道而偏倚。钓鱼保持耐心就是这种适“中”情况的最好例子,虽然也可能一条鱼没得到,但是已经钓到了你最需要的东西,遵守顺其自然的“中”才能最符合自然法则。什么时候适“中”?需要随从心意的启悟,就是前面讲过的,一种“平等性”的“意感”,“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状态,对事物不会有任何期待则无偏心之过。

由此可见,“中”的变化简直无迹可寻,难怪弟子颜渊说孔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即飘忽不定,难以琢磨。

做事何为适“中”,这只有通过内在的直觉性(要至诚)才可以把握它,而不是通过外在的纷纷扰扰的诱惑条件审视而判断“中”,因为我们的心最容易被诱惑吸引而偏离正道的啊。。。

只有清明正直的心灵可以从那些纷繁复杂,飘忽不定的位置,判断出符合“中道”的“正位”来。

人们感叹“中道”难寻,因为老是变化。其实世界上任何法则和道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变化着的。不信你可以打开历史翻看。

人类遵守的各种标准或法则就像水中的浮标,随着历史的波浪一会在左边一会在右边,没有固定不变性。物理史上科学家曾经认为光是一种粒子。几十年后然后又认定光是一种波,再几十年后又重新认为是一种粒子。标准和法则定义反反复复漂移,永不停歇。没有不变的规则,即使那些看似很难改变很稳固的规律也会发生变化,人们认为科学单位“米和秒”好像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实因为地球的自转并非固定不变,所以许多年以后科学家就会不得不修改一些物理国际单位,重新确定计量的通行标准,它们都是会产生变动的,只是变化小到人类“感觉”好像不变。

这些短暂性的规律就像大海的边界海岸线,波浪不断冲刷岸边,一涨一落,但是大海可不是每次都重复同样的规律标准冲刷海岸,所以我们的海岸线并无明晰的中间界线的标准。它时刻在变化之中,所以长度也是不断变化着,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依稀可以辨识出海岸沿线,辨识出一种标准,这条线即是由“中”所规定的,它可从不确定性的变幻中获得一种“定性”理解。“中”是各种变动情境下所有可能值其中的一个中和值。就是说如果海与岸之间有一个明显可见的界线,那此界线就是这些无数变化的海岸线其中最中间的那一条,即“中线”。

有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地理学家发现如果想测量海岸线,用的尺子精度越小,得出来的测量长度几乎是无限大的。(奇怪吗?建议了解一下海岸线分形的故事)。人们如果大致的进行粗略观察的话,很轻松能得到一个稳定的海岸线长度。但是如果想细微观察,把测量的精度尺度变小,会发现海岸线的变化非常剧烈,变化是无限的,有多少种尺子的精度,就有多少种海岸线长度结果。也就是说任何海岸线在一定微观意义上都是无限长的,有无数种变化结果。而我们想从中取得一种具体明确的结果依赖于什么,怎么判定?

懂数学的话,明白一个本体化身为无数的变化这是分形,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我们的世界到处都存在分形。

怎么判定唯一真正的海岸线长度是多少?这是通过“中”得到的。海岸线长度从最小尺度到无限大尺度之间有无数种答案。取中间那个。

而中间的那个是位于中间的什么位置?两端不是固定不变的呀,就像海浪波动一样,从无限小到无限大。中间的位置当然也在变化,所以它是变化之中的“中”。无法描述。哪一个都有可能,这是概率性的结果。人类如何从概率性的未知答案中确定哪一个长度是最好答案呢?

这就要涉及到科学上的一个概率论统计定理:中心极限定律。我为不懂的读者解释一下,这个定律说的就是:在许许多多看似混沌杂乱无章的结果背后,都会有一个综合直观下看似不变的稳定的答案。就像海岸线的复杂尺度从极小到极大,为什么在所有答案中只取其中之一那个界线?它就是“中”,是“多”中的“唯一”真相,也是最接近合理的。它在科学上表现为统计结果的一个最终稳定值。举例理解它:假设要统计全国的人的体重,看看我国平均体重是多少。如果我们把全国所有人的体重都调查一遍是很麻烦的。用“中”的方法就很容易了。

我们打算一共调查1000组,每组50个人。 然后,我们求出第1组的体重平均值、第2组的体重平均值,一直到最后第1000组的体重平均值。中心极限定理说:当我们再把这些1000组算出来的各个平均值加起来再取个平均值(“求中心值”),这个平均值会非常接近全国的平均体重值,是稳定可靠的,这种最终平均值无论你按此方法随机抽取多少次都是差不多,始终会以一种带尖尖的山顶图的几何形态展现,图中最高的山顶就是那个稳定的中心极值,每次最终统计的结果不会偏离山尖附近太远(有一个晃动范围,很小),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心极值它始终不是一种绝对固定值,不可“完全”描述,你懂吧?这是“中庸之道”的精髓涵义。所以它才是变动中的“不变”

(插入正态分布图)

这种随机抽取小组的方法算中值,和把全国每个人都调查一遍得到的结论几乎是一样的,付出代价却很小,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神奇就是这么神奇。求全国的整体平均值它不是直线性一个个调查计算而是随机调查,而随机就意味是杂乱无序的,说明每种杂乱无序的现象背后,都包含有一个平均中和的稳定“中值”,各种杂乱无序只是在它附近分配并围绕它。完全无序和有序的统计计算最终都是一样的结论,殊途同归于一个结论:“中”。

如果不了解这个定理的读者建议看一下中心极限定律的始末来历,不然很容易错过此处解读的精妙。

为了让理解更形象生动请看此视频

https://b23.tv/BV1ta411A7fp

此定律保证了无论你实验多少次,小球个体的随机分布总是出现一个顶头尖尖,两头低的图形,中心极限定律就是指小球无数次不确定的无序乱串下降活动的背后,总是有一种依照一个中心线左右分布的现象,不离中道的左右。这个中心线可以算出来确定值。所以数学上运用它来进行概率统计,它被当做中心极限定理。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译:“中”是天下的根和本源,“和”是天下一切事物通往“不变的中”的普遍共性原理。依照遵循“中和”的普遍之法则,天地归位,然后把随机的混沌世界划分出上下左右的方位,万物便随此“中和”之道成长(即万物的个体粒子根据中心极限定律开展正态分布,像小球下落一样),育:生长生成,开展分布

此定理有一个哲学意义:调查的范围越少,得到的结论越不稳定可靠,结论的概率性随机的变化越高。譬如我让你猜一个数,它位于1到10之间。你猜一次,调查范围很小,它变化的可能性就越高。你连续猜错9次,那剩下的只能是它一种情况了,知道越多答案剩余可能性变化就越少,不确定性就少(信息论)。你调查的样本越多,你得到的“中”越趋向于稳定,也就是说知道的越固定(思考越多认知越固定,接近静止,芝诺悖论)。就像我们小时候感觉世界很大很奇妙,但是随着长大成人以后,调查了解到的东西越多,对世界的看法就越觉得世界很小,也不过如此罢了,少年的奇思妙想已经被成人固定的认知取代了,成见已深,认知固定。 喜欢一个人,对他了解越多知道越多,就越觉得没意思没新鲜感也是如此道理。(所以想改变一个有许多知识的博士,比改变一个小学生难多了,他的看法固定了)。

对事物调查统计的样本量很大的时候,答案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和谐,在千变万化的真真假假的统计结果面前,我们何以能找到一种衡定,稳定,不动的“共性”结论呢?看似一切结论的变化仿佛停止了一般,定住在某一点了,这就是动中不动,变中不变的原理。

5.“中”是变动中的不变。何为“变动中的不变”现象?

接龙游戏都玩过吧,就是以后一个字母“连接”前一个字母例如:AB — BD — DU — UF,“字符串”前后首尾相同,并相互接上成为一串就叫接龙。现在有一种更复杂的接龙,其中每组字符个体的内部结构很复杂,接龙的各组它们之间不是首尾相连而是一种由概率性不可说的东西作为一根线,把单独个体就像念珠一样串在一起。

例子如下:

A 1234

B 1235

C 1236

D 4567

E  5678


A和B,C组相同部分接龙“对接数字”是123,C组和D组接龙是6,D组和E组接龙是567。

每组性质就像特修斯之船一样,它们共同的元素逐渐失去。几乎每个对象都和相邻的对象有75%的相似性(如A和B组),但不是所有临近对象都有(如C和D组),事实上,(A和E)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已经完全相异。

此现象说明A到E组每个个体被一种“无法言说”之物串联起来,这种“无法言说”之物像线一样穿透了每一个对象个体。

它总是在每个对象之中,但又不是每个对象。每个对象与它之间的结合处称为“中节”。

世界上种类繁多的物体就如这些组数字对象一样,各有不同,差异巨大。但是它们每个个体的内在性质必然有和临近物体相似的地方。

譬如咖啡杯和甜甜圈虽然外表差异巨大,但是你万万想不到它们是同一种东西。咖啡杯通过与临近物体的渐变,相似,最终形成了另一种怪异的甜甜圈。它们被一种共性关联在一起,从一种形态过渡为另一种完全异化的形态。就像上面图片中从A组(1234)过渡到E组(5678)。


这很像维特根斯坦提出的一个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如果一个王姓家族里,所有沿袭父性姓王的人,他们的爷爷,爸爸,叔叔,姑姑,孙子,孙女,统统有一些面相是类似的。人们看到他们长得都是浓眉大眼,鼻直口阔,一眼看出来,你是老王家的人吧?这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他们外貌长得完全不是一个模样啊!家庭成员的身材,相貌,眼睛和颜色,步姿和性情各自不同,以同样的方式相互交叉重叠。如果想判断出他们是不是同一个家族,我们是通过一种“中和平均”值估量出来的。他们虽表象不一样,但是仿佛有一根线一样串起来他们的相似性,即一种共同家族特征。即使祖爷爷辈(A组数字)和重孙子辈(E组数字)外表完全不同,但是他们内在还是能看出有一种“王姓”血缘的关联。

由一种同一性的东西串联起来。这种同一性就是“不可言说”之物,它是“变动中的不变”。一系列差异化的事物对象好像在内里被一种具有共同性的中线贯穿始终并延续,它也被称为“一”。

它独立存在、不与一切存有者为伍, 却又以不同方式临在其间。极简、超越一切复合物,请看此图。


黄金曲线就是那个中线,从数列上看,它由前后两个数字的交集组成的庞大集合,非常神奇,也叫“共性之线”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意释】:不偏离就叫做中;不变就叫做庸。中庸即不偏不变,始终处于中间而又不变的那个,这就是中庸。

中庸之道是中间之道,和不变之道的意思。

不变之道是指虽然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但是变化之中有一种不变的“势”在传递着。

众所周知,数学课上我们都学过这条黄金分割曲线。生活中处处可见它的身影,但是万万没想到它就是贯穿天下万物的那条中心线(曲成万物而不遗)。它具有万事万物的最优解决方案,完美之道!

如果说宇宙是由某种东西生成出来,不是突然蹦出来。宇宙必然与生它的那个东西是有联系的。事物之间彼此的联系就是有共同点的意思,共同点就是指彼此不同的事物之间至少有一部分具有共性的部分。没有共性就不能说它们有联系。就像人与父母有一点点相似,鼻子眼睛是共性。所以那个生成宇宙的东西,必然有宇宙的共性。而宇宙的共性即万物的共性,有一种与万物都有共性和相似的东西,它具有所有事物的共性,它链接着每两个相异事物,并占据在于它们的交集之中(类似于细胞繁殖),“一”是两个事物之间共性的那部分——这就像最开始上面接龙数字中表现的那样,以此方式链接其它每一个新事物。

它自身是一种始终变化的,无法描述形容的变量,【它就像一只链条串联起所有事物,并总贯穿于每个事物之中】。如果每个事物都被它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含有它的称为A事物,另一部分没有它的称为B事物),由于它又始终贯穿于每一个事物之中,那没有它的B事物就也必须包含它,并被它贯穿。所以它就是同时占据了A和B的空间,即整个事物。这样就导致一种奇怪的结论,这个贯穿万物的“中线”自身既是部分,又是整体;既是多,又是“一”;既是同,又是异。

如果黄金分割这图看不懂,那就再用前面数字接龙的模型来解释它。



弄懂这张图,你可以看下面的解释。

简要来说,它有几大特征:

「1」“中线”处于不断延展变化之中,没有固定的形态,所以整体不可见(大象无形)

「2」“中线”处于每个事物之中,以共性连接每个个体,所以万物皆有“中”(即共相),即让它处于每个事物内。假如一个事物A被“中线”贯穿,结果A就会划分成“中线”所占据的部分和其余一部分事物A【1】,而A【1】部分也会被它贯穿,因为共性的“中线”它处于每个事物之中,所以事物A【1】的每一分出的部分也都会被它贯穿链接。它完全占有了每个新事物,它就是等于每一个事物。如果每一个事物都被它占有,那它又链接着万物共性,所以万物都是被它所占有并链接一切。它既是部分也是全部整体。

它包含万物,万物也是它自身,所以不变。它不是左也不是右,是中间的,一个整体。所以才能不偏不倚,质地均匀。《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3」“中线”从未被切断,是连续不可分割的“一”

「4」“中线”不被任何一个个体所包含,但是所有个体都属于它。

「5」“中线” 占据所有的空间,因为它占据在每一个个体的位置空间,既在这里,又在那里,无处不在,经历和穿越在每个事物之中。既在每一个事物里面,整体上又不在任何事物之内,不在事物A也不在事物B,遍无所住(到处没有住所)。

「6」因为它只在自身的处所,不在他处。因为他处意味着是“中线”所不在的地方,那么他处尚没有被它穿越,是离开这个宇宙共性“一”的独处的事物空间,是它不包含的存在个体。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没有他处,它只在自身之处,只在一处。那么它就可以说不运动而没有变化,所以它静止不动,就在自身所在地,不动即无变化。变化则意味它自身的空间增加或者减少。“中线”已经包含万物,是万物共性,所以它“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已经包含每一个个体空间,是最大同时也是最小。

「7」它处于每一个时间段,每一秒,所以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它。

如果它只在这一秒钟而不在下一秒钟里出现,那么它就会变化。但是一变化就会增减自身,它不增不减不变所以每一秒它都“在”!昔在,今在,且将来永远在!由此可见,它不动且无时间性,永恒在!是我们的思考让它显得运动起来,我们一旦思考它的所在,时间就会连续不断。就像飞矢不动的故事,一思考飞矢就会运动变化。

(这几句话需要意会,)

「8」图中有一个人人熟知的佛教符号,只要你把这个中线图稍微改变一下走势方向,即可得到这个佛教符号。佛教符号卍的藏传古语原本叫“雍仲”,这个词你反过来读试试(偷笑)。道理如此明白显露,奈何我们的尘世混浊的心竟然看不见。雍仲=“永中”。雍,永也。仲,中也,言位在中也。——《释名》

佛称之“雍仲”,道称之“一”,儒家称之为“中庸”,由此可见佛道儒一家是也。

「9」关于这个“一”的更多详细论述,请参考柏拉图全集中《巴门尼德篇》“一”和“多”的讨论,他们早已对这个共相的“一”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与之相似的东方思想则是孔子为代表的“中庸之道”,说明东西方文化是一致性的本源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描述出来那个形象,非常接近“中”的思想,他是如此解释的。

子夏问孔子说:"颜回的为人怎样?"

孔子回答:"颜回的仁爱超过我。"

子夏问:"子贡的为人怎样?"

孔子回答:"子贡的论辩能力超过我。"

子夏问:"子路的为人怎样?"

孔子回答:"子路的勇敢超过我。"

子夏又问:"子张的为人怎样?"

孔子回答:"子张的严肃庄重超过我。"

子夏站起来问道:"既然如此,那么这四个人为什么要拜您为师呢?"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

颜回能以仁爱待人但不懂得严厉;

子贡能言善辩,但不懂得在必要时保持沉默;

子路为人勇敢但不知适时退让;

子张为人严肃庄重但不能谦逊随和。

即使谁兼有这四个人的特长来交换我,我也不会答应。这就是他们拜我为师而从不二心的原因。"

解其意:

孔子具有所有弟子每一个人的部分能力,与他们都有相同点。同时又与每个弟子互异。有的弟子的某项能力甚至超过孔子达到极端(仁爱,论辩,勇敢,庄重)。

但是孔子高明之处在于同时据有每个弟子能力的正面与负面的部分(仁爱与严厉,善辩与沉默,勇敢与退让,庄重与谦逊),即左右兼具而非处某一极端,所以称为“中”。就像接龙游戏一样,“一”通过每一个整体的部分元素在其中端,孔子通过与临近弟子的相同性而把所有的能力串联在一起,此能力即“一”,既非任何一种能力却可以成为所有的能力。通万物之性理而为一,此为贯中。

何为中?是多中的一。非任何一物却可以成为万物,是一切之母体本源。一即中,中即一(在可视领域内)。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

华夏上古之人有一种哲学思想叫“连山”。

何为“连山”思想?我认为这就是指“一”的贯通之道。

古人认为万物皆由一气(炁)生,而此气的阴性沉降而成为可见之山。阳性上升而为不可见之天。一气即贯通万物的“一”,既在阴性,也在阳性之中连接着彼此,是连接天地之间共性的大道。

古人可能把“一”的这种共性相通的学问称之为“连山”。他们把山看做是一种气的沉降流散分布状态形成的,因为这种气在“中”的边缘化分散四处,偏离中,所以呈现出正态分布而显化为山之形,而“中”本身则是无形无象之气,隐藏在山川万物之中。(参考前面的中心极值定理图)

山与山之间由一股云气连接,即“一”气连通山岳,称为“龙脉”。是山中的云气精华。【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

古人云:“连山阳,山之相连如阳气也”。

“山之出云,连绵不绝”。(云就像连接山与山之间的纽带共性)

史书《周礼注》对“连山”解释称:“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内气”或指山体内部的无形无象的“一”)

与连山思想齐名的还有“归藏”思想。

而“归藏”思想则是下面的解说,主要解释了“中”如何成为万物之最终归宿和它作为万物的载体的变化过程。“归”为回归之意,“藏”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

9.“中”即一的本体,终极实在。

中和一有什么关系呢?一是可见可知的中。“一”最起码还有一种可见之象,一种光明的景象,而中则完全无象无光,只有绝对黑暗和绝对的沉默,根本无法认知。

用比喻来说:

人用眼睛可看到(知见)世上的一切事物,但眼睛能否看见它自身?不行。眼睛要想看见眼睛自己的本体,需要一面镜子照出自身的形态。而镜子中的景象永远只是作为眼睛本体(观察者)的映像影子而存在,非眼睛本身。同理,天地造化之终极本源,彻底无形无象的“中”(中天无极)也是永远无法被看见的,因为一切万物皆处于无形无相的黑暗之中,“中”不能自己看见自身,所以此时需要用图像来显示它出来。如果有一面镜子把它照映出来,它就会了解自身。但是你所看见的将始终是“中”的影子而非“中”。


还有一种解释方法:“中”就像前面段落说的有一种“意感”的“意”在其中,“中”为了看见自己和了解自身,想知道“我是谁?”在它的这个原始意愿下,湖水般清澈的镜子出现了,这个镜子用物理科学上时髦的说法即是我们的量子世界的海洋。唯有在可观察的“量子影像”的镜像领域里才可获取关于“中”的一切知识,才能看见关于它自己的一切模样,才能知道影子的主人就在“这”,最终了解自己是谁。

中(眼睛本身)作为最高的终极存在,人们只能通过外在形象去认识它。


如果我们用语言谈论它或者看见它的形象,那些都是指“一”,可以说它的样子就相当于是“中”的模样。但是要清楚真正的“中”是无言无象的本体,不可说不可知。它们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极其容易混淆。

镜子中的图像本是对“中”的本体的一种模仿,是影子图像。这种模仿的影像以不停分裂的形式延续。也就是分形。

分形即是一,是镜子,源起于不变的“中”,是“中”认识自身的媒介。每一次分形裂变之象都像是回应“中”的一种言说——“这个画面的形象是中吗?”,“那个画面的形象是中吗?”,每一个分形都是对中的一种回答,一次模仿,一种确认,一次筛选(如前面的极限中值定理),有一种渴望理解自身的推动力去不断一次次否认着自身之形,通过排除一个个新的分形之象来确认自己还是什么,寻求“我是谁?”。但分形的所有表象它们永远成为不了“中”,全部不是中。分形只是“中”的模仿者,是它的影子,影子怎么可能成为主人的本体呢?影子只有模仿主人的一举一动,它不知道自身变化来自何处,无知。直到对所有这些影子的否认一一结束,证明这些镜像全不是我,“中”才最终认识到自身——我乃是“大无”,绝对的寂灭。


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分形的世界,所见画面,无论是海岸线的分形,还是从银河系到太阳系,到极小的原子团,或者身体细胞,还是日常的每一秒由时间链接的视觉影像,到处皆是分形构成的镜像。(我不认为你真的理解这句话的涵义,其中的奥秘非常非常隐蔽)

先说一下分形的特征,分形前后两种图画之间有一种同一性连接,具有自相似性。何为自相似?就是所见到的临近的两幅图画之间被“连山”思想中那种贯穿始终的同一性所链接,就是共性的“一”穿梭于图形无穷的变幻之间,它创造了世间万物。

以上有了对分形的一点理解,就可以谈谈什么是古人的“归藏”的思想了。

看上面这张康托尔集的分形图片。数学上认为这是一种分形结构,由最上面的一个个体,每到三分之一处就截取掉三分之一,那么剩下长度相等的左边+右边一共是2/3,对剩余个体无限重复这种截取过程,直到这最初的一个整体最后被分成无数的个体形态。

康托尔分形图片的表面意思就是把一个原初个体(图中黑线)图案从中间分开。但是我们要倒转思维反过来理解,这个分形不是要把单独个体“分开”割裂而是用透明的“一”连接。分裂断开的位置不要看成“空”的而是看成“实”,不要看成“无”而要看成“有”,不要当做“无用”而是“大用”。这样才能看到什么是“中”的奥妙思想。被分开的两端个体是“显现”的,代表我们所看见的万物的表象。而万物分离中间背后所连接的“一”是透明的,是隐藏着的,是背后的真正实体。

(由于透明无法被视见,所以图中暂用可见的黄色代表这个透明实体)

从图像演变可得知黄色到最下方越来越多,黑色越来越小。背后的透明实体到最终它几乎无处不在。因为透明实体一直处在中间的位置,贯穿于每个分形的中心。所以它也是所有个体中心的大集合,即“中”。

康托尔集的分形图可以这么解释:在万物未诞生之前有一个无所不在的存在,它就是“中”,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但是它是无形的,可以看做它完全透明你看不见。所以就不得不借助一个有形的图像来表达它的“存在”,于是它把自身投影出去,显化了一个它的镜像影子,有影子我们才知道影子的“本体”必然存在着。这影子就是康托尔图最上面那个最初始图案“一”。这个“一”就是道,也叫“太一”。

但是这个“一”之道此刻还是混沌的,里面还没有任何个体事物诞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有了混沌的“道”之后,万物开始化生组合。“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此句意涵为天地最初之分即把一个整体(混沌)分割撕裂为两个部分,为二之意。先天地生之物则为“一”,是天地之母。“一”分割之后有天地,由天地繁育出无数个体形态集合,即图中最初的“一”通过分形向下演变之意。由于“中”(即图片中的黄色部分,本应该是透明无色的),它处于每一个分形形态的中间,我们发现越到最后,图片中黄色的部分面积越多,黑色的部分越细微。最终的最终结果就是黑色消解,万物形体皆灭,一切都变成了黄色,这就是透明的“中”。熙熙万物终于乌有消散,滚滚红尘回归于无色也无形也无限的“中”,它无处不在,物的最终宿命就是回归“中”,它是我们永恒的家!这就是宇宙事物的发展规律——天下万物“归藏”之意。

【天地之间,其如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万物产生于气,气是无限和永恒的,气不断运动而产生万物。道家称之为“炁”。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籥”是古代的一种风箱,为炉火鼓风助燃之用,其内部中空自不待言,但一旦拉动即能送风。(如图所示)两头进气,上面出气。两气相交成为一气。老子说这个活动过程就像自然在造物,天地之间就像这个橐龠一样,像皮囊的风箱一样,你它不断的运动,然后不断的往外出东西,「动而愈出」,不断的动,不断的往外出东西。

在康托尔集中,把一个分形的左右部分看做风箱两端,左右皆是气,清浊之气对冲,左右冲气交合产生“合气”,然后经过一种凝结提炼过程而产生“万物”。简单来说这就像天地二气触碰运动而产生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变为和,和为中气,非阴非阳。每个诞生物可以看做就像一个圆圆的气泡,内在机制包含太极图原理,一物一太极。


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

【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繫辭】精氣爲物。(气的凝聚、聚合为精)

风箱如果内部非空,气无法进入实体运作,所以“空”是产生物质的必要条件。任何物的诞生都需要天地二气和“空”的介入,三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康托尔集图中“空”的介入才产生了分形变化。这看不见的“空”就是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必备条件“中”,承载着万物。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道德经里这句话的意思正好符合此图所表达的内容,你先看此图第五行的一条黑线,它的中间内部是“虚空透明”的,越往下进行分形活动,个体黑线越出越多。道德经中“虚而不屈”此句本意原指天地化生万物的道理。天地之间本就是虚空的,就像风箱内的空一样,风箱内气流越做对冲运动,就像分形运动的分割延续下去,生成个体越多,物质数目越繁多丰富。但是个体物的每个集合都是被“中”所贯穿始终的,所以古人云:“理虽万殊而性同得,故曰道通为一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可释义为让模糊的事物显明,分化的涵义),指显化的越多,产生的表象数目越繁杂(即物理学的宇宙大膨胀之理论),越到最后就越要穷尽了。一之分形犹如春夏秋冬之过程,一开始春时万物微不可见于萌芽状态,夏时疯狂生长,至秋时枯萎消亡,冬季则万物归藏。

康托尔图中一个分形集合内黑线数目的组合变化越来越多,眼花缭乱。但是每一段黑色横线里包含“中”的黄色部分越来越细,它代表着个体事物的实用性越来越少,所含的真理和有效信息也越来越少,“中”越少。最下方的一条黑线段内部没有黄色,几乎接近于“空无”,数也就穷尽了。个体事物内部也完全丢失了“中道”。从最初整体“一”到万物的演生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即「道冲而不盈」,“一”之道像泼出的水一样,汾洒成无数但最后都流干涸了,不盈。所以老子说不如守中,回归中庸之德而不偏不倚,中即沉默的大言,中即语言之前的意。至此,“中”完成了一次表象形式上的开始与结束的自我认知过程,它是最开始的也是最终的(一直是透明的存有),是高之最高,也是低之最低,永恒如一,没有任何改变和运动。一切都只是它的影子的变化,道的变化。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

I am Alpha and Omega,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the first and the last。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即独一无二者。自:解释为一个独自存在的自体的意思。然,解释为模样,面目的含义。“道法自然”就是说道要效法自体的真实模样,效法那个“一切万事万物本来”的真实面目,它是所有生命的最终主人(庄子说:生之主)(佛教说“如来”,即万物如何而“来”)。那个自存之体虽可以说就是“一”,但其实并无模样,看不见,它孤孤寂寂的处于完全静默的黑暗的无意识中。道为了映现它的模样而被显化为混沌的大道,效法它。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

关于“中”还有很多要说的,非这篇文章能解释完的。以后可能会随时增删一些段落,想看原版的注意备份。

读者需知:

我的这篇文章中庸之道,是在这个时代中独一无二的角度去理解古代先祖的智慧之道,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的,而非孔子的伦理道德和占卜术数角度。所以至今我没有在世界上发现类似的观点。如果你看完之后受到种种启发,想转述其中思想并发表自己的新看法,可以用“我听闻,从网上听说....受到启发”这种表达开头,而非直接告诉对方说我发现了中庸的另一种理解。我相信你对中庸比我有更多深入的阐述,但是在看到此文章之前,你并没有开启这种理解。此文可以说为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中”。中庸之道在于“至诚”,来自我文章的知识你可以转述,而非自述。这么做不是因为我的独占欲,而是因为读者有权清楚知识的源头出自何处。我不想再犯维特根斯坦曾经的错误,这个划时代的伟大的哲学思想几十年前被一些人因为个人熏心私欲而篡改了,导致后来的读者已经远远偏离了维特根斯坦的本意思想,而被引导入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上。我们的儒家,道家,佛家的宗教思想也是如此被篡改的,请转述者时时刻刻明心察意,这也有助于你对中庸的“不变”思想的深刻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顶耀中华,中庸,贯通万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