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三块广告牌》背后的情理交锋

1.

英美文学中有一种叙述手法叫做poetic justice,翻译成中文就是“诗学正义”。它指代文学作品中virtue is rewarded and viciousness is punished,即善恶均得报的叙事模式。

譬如十八世纪的英国书信体小说《帕梅拉》就是此类典型,它的副标题“贞洁得报”直接点明了主要情节走向。

中国文学更是自古以来就推崇正义的伸张,比方说干将莫邪之子复仇的故事,《水浒传》中武松为兄报仇而怒杀西门庆的桥段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影视作品当然也不例外。因为作为读者或者观众,内心深处都强烈的道德代入感,自然希望看到好人得到嘉奖,而作恶者被绳之以法,希望故事能够有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放光彩的《三块广告牌》,却并没有按照常理出牌,因为直到影片结束,都没有抓住作恶之人。

2.

这部片子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女儿被奸杀,绝望的母亲迟迟未能得到凶手被捕的消息,故而以三块广告牌的形式,向当地警方施压,从而引出了一连串风波。

如果广告牌一竖起来,警察马上投入调查,迅速嫌疑犯逮捕,那么故事的深度就无法展示出来。正是对于正义的理性诉求与来自舆论的情感压力,让人物的塑造更加饱满而真实。

一方是偏执的母亲为讨回公道而向警方“宣战”,另一方是深受小镇居民爱戴却身患绝症又无力破案的警察局长,理与情的冲突令观众陷入了两难中。

然而,真正伤透了心的母亲又如何会去理会世俗的偏见与阻碍?她骂回了前来劝说的神父,对侮辱她的青少年也予以还击,甚至在广告牌被大火吞噬时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还一把火烧了警察局。

起初对她报以怜悯之心的观众也许随着剧情发展,觉得她过于刚毅而冷酷,但真正深入她内心时,看到她对着广告牌前的小鹿喃喃自语,寄托着对于女儿的哀思,看到她在女儿房间里回忆出事前夕她们的争执,看到她用两只拖鞋模仿与女儿的对话,却又无法不为之动容甚至落泪。

3.

原来她的一切诉求,不仅仅是为了讨回公道的一个“理”字,更是因为曾经倾注了太多爱。她所做的一切,从她自身的角度出发,都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但是从更复杂的关系层次而言,将整个社区纳入进来时,她的举动却显得不近人情乃至疯狂。

而这也是我们一生中经常会面临的最真实的场景:如何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为了消除心魔,治愈内心的创伤,这位母亲一意孤行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无视来自“他者”的抗议。影片中她的形象被塑造得真实而鲜活,让观众可以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去思索现实的挣扎与无奈。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多人开始理解甚至包容她的行为,尤其是警员迪克森在读到前警长留下的信之后,也发生了转变,他们之间有敌对变成了并肩的战友。

此时,自我与“他者”不再是冲突和对立关系,终于走向了某种和谐的状态。

即使到片尾曲响起,真凶依然未能被缉拿归案,但导演用开放式的结尾正是想告诉我们:

作恶的凶手也许最终会逃匿,苦苦追寻的结尾也许始终无法收获答案,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去踏上某一条远行之路,慢慢思考,慢慢放下铠甲,与自己,也与他人和解。



记于2018/03/10

(9/100)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三块广告牌》背后的情理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