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自我意识与婴儿自我意识之间的冲突

根据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大约是从一岁半左右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个时候,婴儿由最初的毫无自主控制能力,转变为强调“我自己”。无论是在喂饭的时候和抚养人夺勺子,还是有意识地控制大小便(比如母亲把尿时憋着不尿,而刚刚放在床上就立刻尿床),这些都意味着,婴儿有了自我意识,他意识到他和母亲(或者抚养人)是不同的独立个体。

这个时期,婴儿的自我意识十分微弱,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母亲(或抚养人)的自我意识的影响和干扰。因此,这时候有一个有清晰自我意识,带着觉知来抚养孩子的母亲或抚养人显得尤为重要。

也就是说,母亲在与婴儿相处时,能否分清那一部分是自己的自我意识在起作用,哪一部分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需求,是一个人未来能否拥有独立完整自尊体系的初始阶段,也是决定性阶段。

图片发自App

如果母亲缺乏自我意识,缺乏自我觉察的能力,她在照顾婴儿时,就是根据习惯和传统,毫无主见地照顾孩子;这样的母亲,缺乏对自己作为妈妈角色的认知,也缺乏对孩子天真状态的觉知。在这样的抚养人的照料下,孩子也会长大,也会有自我意识。但是,这种自我意识,往往与母亲的意识出现很大的冲突。

对于缺乏觉知的母亲来说,她的行动,完全被她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动化反应(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决定了。因此,母亲是跟婴儿的现状,跟婴儿的需要脱节的。婴儿没有自我意识时,这种脱节似乎影响不大。但是当婴儿有了捍卫自己的自我意识时,这种脱节,就成了冲突来源。

图片发自App

婴儿虽然有了自我意识,但由于缺乏自理能力,还需要依靠母亲来生存。所以,婴儿要么把母亲看成一个脾气怪异的“上帝”,被动地顺从,花精力来研究这个“上帝”,从而丧失了研究世界、发展自己的机会。屈从、认同等行为模式就是这样形成的。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婴儿把母亲看成一个需要控制的不听话的“奴仆”。通过大哭大闹,乱踢乱叫,来让这个不开窍的母亲,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但是,这个花精力驯服母亲的过程,也让孩子精疲力尽,丧失了研究世界、发展自己的机会。因此孩子产生了拯救、掌控等行为模式。

第三种情况,是母亲远离婴儿。她视需要时刻照顾和关注的小婴儿为一个麻烦,在自我意识和实际行为层面都尽可能远离婴儿,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这个时候,婴儿把母亲看作一个不确定出现的“游客”,无论是什么样的努力,都没办法让母亲长久地为自己在这里,孩子就会绝望。理想化、与现实脱节的行为模式就出现了。

总之,一个缺乏自我观察能力的母亲,成了有自我意识的婴儿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图片发自App

如果母亲能够具备自我观察的能力,能够觉知自己的身体、感觉和思想。那么,她在照顾婴儿时,就会一方面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一方面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从对孩子的照顾和观察中,提升自己,自我成长。陈浪老师说,这就是一个人作为父母而获得的再一次成长的机会。

当婴儿有了自我意识后,有自我觉察能力的母亲,会留心观察和体会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的自我意识,统管他自己的身体、感觉和思想,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只有孩子意识不到的,但是又跟生存密切相关的事情,母亲才不动声色地服务一下。有这样的母亲,婴儿的自我意识从一开始就会被看到,被尊重。婴儿就不需要采用对抗、逆反的方式来争取自我权利,长大了,就是一个身心健康和谐喜悦的人!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亲的自我意识与婴儿自我意识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