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形势下,两种城市发展模式思考——读《城市的精神》有感

关于这本书,我在阅读之前带着三个疑问。

第一,国际大都市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既保持原有的风格又能脱颖而出。

第二,城市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第三,它又能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带来什么样的益处?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重点阅读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城市。我发现香港与新加坡有非常多的相似点,同样是港口贸易城市,同样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样曾经是大不列颠的殖民地,甚至,在新加坡也有过类似一国两制的经历。

翻开本书第124页,开篇就是“李光耀宣布新加坡独立时当众嚎啕大哭”。1965年,新加坡迫不得已被踢出了马来西亚,但是正如古话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今的新加坡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用了20年时间,马来西亚反过来极度依赖新加坡,据不可靠的统计,至少有四分之一的马来西亚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在新加坡打工。从当初的我你爱理不理,到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国家形势的逆转,与新加坡的缔造者——人民行动党的顶层制度设计密不可分。用经济发展推动物质福利,用制度融合推动多种族主义,用高薪养廉推动贤能政治,这是新加坡建国运动的核心价值观。

但是,即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加坡仍然是战战兢兢地前行,新加坡国土面积和广州市白云区相差不多,它的地缘政治以及国小民微的现状决定国策的左右摇摆,这受到作者严厉地批判,但是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道:制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因人、因时、因地、因势随时改变。一个成熟的政府能够理智地根据原有法律制度是否适合时宜来决定是否更改法律制度。随着中国上升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加坡政府由原有的“推广英语”改为“说普通话”,作为一种经济还是感情上,这种选择也无可厚非,毕竟新加坡华人占比82%。体量小有小的好处,改革成本非常小。所以,我给新加坡的城市精神定义为小国的谨慎。

与新加坡相比,香港在回归之后更加轻松,更加自由,也更加有底气。背靠大陆,香港在国家外汇储备的支持下,平安渡过98年金融危机。香港没有政治压迫(现在新加坡对言论的限制比较以往已经宽松了很多)

我想问一下在场的书友,去过香港的人请举手示意一下。(互动)我在16年去过一次香港,满大街看到的是房产中介、茶餐厅和珠宝店。亚洲四小龙都因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新加坡依靠扶持中小企业提高劳动力价值实现产业升级,香港将资金转移至金融业和房地产,这给香港带来了琉光四射的繁荣,也埋下因为房地产的兴起导致实业的空心化,同时高高耸立的房价,也阻止了香港人口的流入。我称香港的现状是一种奢侈的自由。

陆铭教授在《大国大城》一书中提到大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争夺人口,毕竟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精细化知识越来越广泛,科技对劳动力附加值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成本反而减少15%。提高城市吸引力,新加坡和香港都不由自主地选择提高公共福利。政府必须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新加坡的“组屋制度”让降低人民的生活成本,同时也让这个城市劳动力成本能够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这也是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从末位到第一的重要原因之一。香港的公共医疗保障和公共交通一直为人称道,也是不断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说香港的高房价以及不断降低的福利水平阻止了很大一部分人口流入,甚至一部分香港人不得不选择离开香港。

一个城市自由、平等是成为大都市重要气质,香港成为全球自由企业精神的代名词,香港的低税率吸引世界各地的企业家来香港注册企业,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法治精神也吸引着不同文化不同肤色的人来到香港,因为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拟的。香港的法制和法治精神,是香港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城市的核心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球化形势下,两种城市发展模式思考——读《城市的精神》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