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翳礼赞》中的美学,解密西方人眼中“东方的神秘”

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暴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我们天才的祖先,将虚无的空间遮蔽起来,自然形成一个阴翳的世界,使之具备远胜于一切壁画和装饰的幽玄之味。

东方人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使阴翳产生,就是创造美。

《阴翳礼赞》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创造的散文随笔,堪称他美文的典范。

“阴翳”是指树木遮蔽、枝叶繁茂,详细释意则有阴霾、阴云;树木枝叶繁茂成阴的意思。可以说它是一个偏中性,或者还略带贬义的词语。而,谷崎润一郎在他的文字中则赋予“阴翳”新的文化内涵。

他“礼赞”东方人的“阴翳美”。怀恋往昔时光中的老物件,以及老物件中所包含的时代的光泽;生活中追求着古朴的风格、典雅的精神愉悦。

比如,陶醉于古老的中国纸日本纸带给人温暖的肌理;迷恋于给人以神秘感的摇曳的烛光,以及伴着烛光变得幽深、厚重的日本漆器;流连于和“暗”有着割不断的关系的、以阴翳为基调的日本饭菜;痴迷于日式房屋微茫的明光中营造的朦胧阴影;等等。

在《阴翳礼赞》里,他多次拿东西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作比较,把蕴含在东方文化中的光阴之美赋以“阴翳美学”;他的这种打破常规的再认识,是具有反抗性的主体的重生,是一种审美的升华。

1、老物件:那蕴含着时代光泽的云翳的载体

中国有“手泽”一词,日本有“习臭”一语,常年累月,人手触摸,将一处磨亮了,体脂沁入,出现光泽。我们喜欢那些带有人的污垢、油烟、风沙雨尘的东西,爱其色彩和光泽,一旦居于这样的建筑和器物之中,便会奇妙地感到心平气和,精神安然。

不说别的,只说古董的价值连城。无论是什么,只要和“古”粘上边,便备受人们的青睐。陶瓷玉石、古迹字画、古木家什等物件的收藏者可谓数不胜数,而一旦爱上这档子事,便毫不吝啬金钱。这在拍卖会上可见一斑。

还有,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诸如古树、古塔、古园、古墓等,但凡和“古迹”粘上边的地方,便会有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脚步络绎不绝;而在刚刚上映的《安家》中,上海的拥有时代印记的“老洋房”其价值竟以亿计。

总而言之,我想通过这些指出的是,人们在老物件身上所倾注的深厚而特殊的情感。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里,所表达的正是这个。

但是,从中他又有所取舍。他不喜欢闪亮莹白的瓷器,而喜欢古色古香的漆器;他觉得即便是一副不怎么出名的画,如果能和有着阴翳色调的房间相得益彰,也能让人当作一副上等的佳作来对待;而反之,再古老的画作如若不能与阴翳室内的格调相匹配,便变得毫无欣赏价值可言。

所以,不同的物件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价值。比如作者对漆器的认同和赞美,他说——

作为餐具,瓷器固然不错,但瓷器缺少漆器那样的阴翳和深沉。

又是阴翳。对的,就是阴翳。毕竟这里是“阴翳礼赞”。所谓漆器,即涂漆的器物,一种木质的装饰品或器具。自古以来,漆器的肌理多有黑、褐、红三种深暗色一重重堆积出来。作者说,没有“黯淡”作为条件,就无法体味漆器之美。

而他所认定的漆器之美,在于当人们将汤汁盛入漆器的汤碗,碗底的幽暗与日本酱类汤汁之间的颜色相差无几,幽深的碗底里无声的沉淀,所带给人一种神秘、一种禅味。

讲真,书中那段关于漆器的描述确实引人入胜。而作者正是通过对漆器的赞美来表达对阴翳之美的青睐。

2、纯日本式的房子之难得:在古朴典雅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艰难取舍

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的开篇,先提及自己对居室的讲究,进而表明自己对纯日本式房子的喜爱,却煞费苦心而终不得完美的遗憾和感慨。

在这里,他提到了纸质格子门、古老的烛台、静谧的厕所、日本的伞式房屋、厅堂的朦胧静寂,以及客室中幽玄的阴翳世界所营造的“东方的神秘”。

如果说,上一部分中对老物件的怀旧情结中,有着我们与日本共通的情愫,那么在这里,一旦谈及到居所,那便是属于日本自家的惯常沿袭了。尽管在很多方面我们深感不能与之苟同,但仍会被作者文字当中营造的那种典雅气氛所折服。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点相同的习惯和喜恶。

你可能感兴趣的:(《阴翳礼赞》中的美学,解密西方人眼中“东方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