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治河能臣代辽事军事庸才丢辽沈(一)

        前面讲了好几章明末党争,这章开始我们进入正题,讲一讲明末那几场大仗。时间回溯至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熊廷弼被罢官,听勘;十月起,袁应泰继任辽东经略。至此,刚有起色的辽东局面,就如同被孙悟空夺走了定海神针的东海龙宫,再次变得地动山摇。

  下面说说袁应泰其人。袁应泰,凤翔(今属陕西宝鸡)。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

  袁应泰这个人吧!说实话,算是个好人;不仅仅是好人,还是好官。特别是在治水方面,很是有一套。当年在临漳知县任上还受到过皇帝嘉奖。这荣誉可不是盖的,你想你一个小县的知县,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居然能得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嘉奖,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因治水有功,被提拔为工部主事(建设部、工业部、交通部、农业部、铁路总公司内处级干部,正六品)。后改行入了行伍,做了永平兵备道(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正四品,厅局级干部)。后迁右佥都御史(正四品,JC部内厅局级干部),代周永春巡抚辽东。熊廷弼罢官后,擢兵部右侍郎(正三品,GFB副职),代熊廷弼经略辽东。

  袁应泰这个人,可以说要能力有能力,要才华有才华。可这些用来治治水、发展发展农业生产还行,一旦用到了战场上,可就真不是他的专长。《明史》对他是这样评价的:应泰历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规画颇疏。就是说他军事水平很一般,和熊廷弼及后来的孙承宗、袁崇焕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虽然说他军事水平一般,但总的来说让他经略辽东这个事儿并不算太糟。这个官人品好、有能力,有几个得力的助手协助应该还是不错的。

  袁应泰在京城出发前,上疏说:“吾誓与辽东相始终,更愿文武诸臣不怀二心,与臣相始终。”天启帝很乐意听这些话,对他进行了嘉奖,并赐给他尚方宝剑,许其先斩后奏之权。

  有了尚方宝剑,腰杆子也直了,袁大人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和当年的熊蛮子如出一辙,先是斩了贪墨粮饷的中军(参将,正三品,相当于旅长,DX、SJ军衔),罢免了十余人,做好了收复抚顺的准备。自己还做了个计划,他认为给他兵士18万,大将十余元,定可一举收复辽东(胃口着实不小啊)。随后他将这份军事作战计划向皇帝奏报。皇帝听后大加赞赏,让他放开手脚去干。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十三章治河能臣代辽事军事庸才丢辽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