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

大学篇

说起大学,不管是上过大学的,还是没有上过大学的都一直认为“上大学是放松的,是玩的”,尤其是现在的很多家长都会这样安慰孩子,现在吃点苦,等到大学就可以好好玩了,以后就会幸福了……那说起大学课堂呢?——坐后排、玩手机、睡觉……这些也都快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标准化学习方式。当然,也是社会公认的大学课堂现状……

我已经毕业两年了,而且就在刚刚之前,我也是这样的认识,也有这样的认知。但,我现在特别后悔了,真的特别后悔。

这里的后悔,不仅仅是大学期间没有全力以赴的奋发图强,更多的是对大学课堂的误解,而这样的误解造成了大学的荒废。

大学课堂,很多教授都“喜欢”在课前布置很多的指定文章或者书籍,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或者泡图书馆阅读,有的甚至直接把资料发给学生。(如果您现在是大学生,您遇到了这样的好老师,请一定要把握住,紧跟其步伐。)当时的我,只是草草浏览以应付课堂上的提问,当然,很多时候连应付都没有做到——这就是我的特别后悔之处。因为,我现在理解了我的好老师的良苦用心啦——学生是带着前概念来上课的,而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我们班都是河南的),前概念的层次可以说良莠不齐,那如何做到在课前尽量使每一位学生的前概念尽可能地相同或者达到同一水平呢?这就是大学老师的高明之处——通过课前的资料学习来达到这一目的。

仅仅如此吗?当然不是!教育人都知道“跳一跳摘苹果”——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其实,这是我们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误解,其真正的区域是指“学生自己依赖于自学所能抵达的上限与在老师和同伴帮助下所能抵达的上限之间。而课前的阅读就是大学教授希望在学生的自学上,把学生带到更高的学术层面上,这个层面是学生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也是学生自己所不知道的。

小学篇

我是一名教师,我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大学教授的这种做法,我能不能也“拿”来用到自己的小学课堂上呢?

其实,早就有许多专家、名师想过并探索过了,而且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理念——先学后教。这里的先学后教,是强调学生先学习,但不仅仅是学教材,也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杜郎口教学模式,而是侧重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第二套大纲”——补充相当数量的优质内容进来,与教材的内容互为补充,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万能的,是针对概念课特别有效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学,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