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跪着读书

经典是一个时代语文和人文的最高成就,青年时代读这样的书,会给一生的读书打好“底子”。在这种阅读中,培养人文精神,学会独立思考,终身受益。

吴非老师写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当时“文革”中,想读书就是罪过,而且没有书源,只能拣到什么读什么,读了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一本是柯切托夫的笔记《叶尔绍夫兄弟》,后一本书的很多细节吴老师甚至能完整地口述出来。借到一本陶菊隐先生的名著《六君子传》,爱不释手,反复琢磨品味,后来读其他史传,常会用这本书去作比较,眼光就不同了,能分辨出高下优劣。读书几乎都记笔记,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俄国纪实小说《对马》,是写1905年日俄战争时对马海峡海战的,由于没有读过相关的历史资料,吴非老师在读书时把双方舰队的情况及在整个战役中的活动整理出来。

1973年,吴非老师认识了赋闲在家的剧作家陈白尘先生,蒙他不弃,在自顾不暇时给了吴老师极多的帮助。他是太平天国史专家,借了不少有关资料给吴老师。吴老师前后前后读了两三年,大概把他家所藏的太平天国资料全都读完了。读的时候,整理出一百多个重要人物的活动情况,记录和摘录的本子大概有两三公斤。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这些史料中没有看到“伟大”和“辉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得出了和正史完全不同结论。陈白尘先生当时对他的放肆言论很不满,颇为失望,也有些担心。多年后读到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吴老师的判断与他暗合,吴非老师曾托他的学生袁勇麟君转致他的敬意。

吴非老师在读书生活中养成了搜集、整理资料、辨析问题的习惯,还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师要读书,多读、广泛地读,一个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跪着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