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回应抄袭,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10月21日,自媒体公众号“小声比比”发布一组数据统计,称经过数据对比与分析,发现以用户内容起家、国内最大的自由行交易平台马蜂窝上存在大量的抄袭内容,从其他平台搬运来的用户点评。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朋友圈、微博到处都能看到网友各种吐槽、爆料的版本。不过,马蜂窝也很快做出了官方回应:言论歪曲事实,为有组织攻击行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说起来,马蜂窝一直以内容立身,而最早也是以内容起家的。


了解马蜂窝起源的人或许都知道,2006年,曾经在国内最早一批门户网站工作的陈罡和吕刚,因为自助旅游、探险的爱好,一起创建了马蜂窝,并逐渐在国内聚集起一批驴友,分享各自的驴友攻略和贴士,2010年时发展到10万用户的规模,逐渐形成社群。早期用户奠定了这家公司的基因,这份基因包括自由行属性的用户、这些用户产生的广泛而小众目的地的游记内容、相互吸引的用户间形成的社区粘性。比如2010年马蜂窝开始公司化运营后,用户们在各地以“分舵”的形式开展线下活动,吸引新用户并维系社区活跃度。


在2013年之前,马蜂窝就是一家内容公司,靠旅游局和航空公司的广告获得收入。而这几年中,中国旅行攻略内容创业的窗口正在快速闭合,OTA的商业模式已经定型并难以有后来者。2011年和2012年,马蜂窝和穷游相继获得百万美元的融资,也是目前国内仅剩的头部旅游UGC创业企业。后来又在2017年又完成1.33亿美元D轮融资,公布其独立用户数量超过1.2亿,2017年全年交易额达到100亿,而就在今年8月还被路透社曝出马蜂窝有望获得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的消息,并有可能在这轮融资中获得20至25亿美元估值。


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厮杀。


如今,乱象充斥整个互联网行业,水军当道,爬虫横行,到处暗流涌动,而抓取问题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通病。百度就不止一次陷入过此类风波之中,曾因抓取大众点评用户评论,以不正当竞争的原因被法院判处323万元赔款,之后又被马蜂窝用户投诉抄袭了自己的马蜂窝游记,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将投诉涉及的4篇游记删除并封号;还有一开始并不生产内容,靠搬运各大新闻平台资讯起家的今日头条,就曾在7月份被小红书声明中指出大众点评通过批量建立虚拟账号的方式,大量抄袭及搬运小红书用户发布的原创笔记;以及360快视频搬运b站up主大量视频;悟空问答搬运知乎用户问答等等……


可见,此类事件在内容聚合型的互联网企业间并不罕见。


不过,针对此次的马蜂窝抄袭事件,也有不少网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1. “马蜂窝把内容当作社区运转的核心,积累了8年,却被先入为主地说成马蜂窝抄袭爬取对方数据,而大众点评此前被曝光爬取他人数据不止一回了。”


2. “自己在国内旅游经常使用马蜂窝,是因为喜欢去小众冷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信息通常很难查到,而马蜂窝的游记里常常有细致具体的内容,有的来自用户的补充,譬如某个偏僻目的地住宿的联系方式。”


3. “怎么说,马蜂窝都是完成1.33亿美元D轮融资的产品,当时公布的数据独立用户数量超过1.2亿,2017年全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基本证明了从内容创业转向产品交易的路径是可行的,这些造假信息是如何逃过投资人的审核的?”


4. “今年8月路透社刚刚曝出马蜂窝有望获得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并有可能在这轮融资中获得20至25亿美元估值,如今就在这样的敏感时期曝出爬取用户点评的负面消息,意图是不是明显了点儿?”


5.“不论马蜂窝点评被质疑造假事件的真相如何,从资本运作角度而言,这类涉及融资和谋划上市运作的企业的确需要漂亮的数据支持。但客观而言,与之合作的商家也都是很聪明的,商家一方面会看表面数据来衡量是否洽谈合作,一方面最终要看合作方的销售能力即转化率如何。如果马蜂窝的合作伙伴还是在长期维持业务的话,那么至少说明马蜂窝还是具有一定实际的销售能力的。目前,流量转化为销售的比例很低,有千分之一就已经不错,有些只有万分之一。归根结底,大家还是要看核心销售能力。”


……


总之,到底孰是孰非,相信每个用户心中都有一杆秤。


一个好产品,别的不说,至少要做到的是,对用户来说是有用的。抛开马蜂窝事件的原创与搬运不说,一个网站能够看完所有平台的消费评论,整合的还是真实评论,至少没给用户添麻烦。


而这次事件或许是所谓的互联网暗战,但我更希望它真的能如炸弹一般,炸醒这个圈子——各位,好好做产品才是正道,都散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蜂窝回应抄袭,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