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事:
“妈妈们一心一意地关爱孩子,可有不少孩子,却好像没那么爱妈妈。”
孩子动不动就冲妈妈大吼大叫,也不把妈妈的话,放在心上。
这样的孩子,让不少父母感到头疼。
但是,孩子的这种“不爱”,却正是从家庭的日常中萌发,渐渐变得理所当然起来的:
这样的孩子,严重依赖父母,一边接受父母的照顾,却又一边嫌弃他们;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的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不断得到强化的结果。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样子,都是自身家庭教育的结果。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容易不心疼父母,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呢?
01、父母物质上满足孩子 太过娇宠孩子
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很多父母都喜欢“富养”孩子;
但是,对孩子过于娇生惯养,孩子很容易成为小少爷、小公主,从来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容易;
长此以往,孩子觉得一切都是应得的,又怎么会心疼你呢?
之前,在某综艺节目中,节目组贴心地为上节目的“晴格格”王艳,播放了一段她儿子球球录制的视频;
儿子说他知道她为自己放弃了很多,他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照顾好自己,让她以后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一番话,非常地让人暖心。
然而...在此之前,小时候的球球却经常对母亲王艳,颐指气使。
骂妈妈那都是小事,即便在镜头前也不收敛,多次被拍到打妈妈。
在儿子眼里,妈妈王艳就是浪费家里钱的,他对妈妈的态度十分冷淡。
相对于妈妈,球球更喜欢爸爸。
当在节目中被问到平时有多少零花钱时?他这样回应到:
“妈妈一给1千,爸爸一给,2万、3万,所以妈妈就没有爸爸大方。”
过于优渥的环境,加上一个好脾气的妈妈,造就了孩子对于妈妈的不尊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语言,家长要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切不可以“毕竟是个孩子”,而对其放任自由。
否则,孩子会渐渐形成习惯,觉得以这种态度对父母,就是理所当然的。
02、父母事事代劳 剥夺孩子生活能力
“妈,我袜子呢?”“爸,帮我拿下脚巾~”“妈,帮我背书包,我要迟到啦!”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正在你的家里上演着?
很多家长,对于宝贝疼爱至极,堪称“二十四孝父母”。
只要宝贝“一声令下”,夫妻俩立刻上前,毫无怨言。
大麦想起以前听到的一则故事:
在小学生的夏令营中,有个孩子盯着早餐里的鸡蛋,跟老师说:
“老师,能不能给我换一个?我家的鸡蛋不是这样子的…… ”
老师一愣,问:
“你家的鸡蛋是什么样的?”
孩子答:“我家的鸡蛋白白的软软的,拿起来就能吃。”
这个故事,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夸张,但是却是真实存在的:
父母把孩子该做的事代劳得如此完美,孩子就像觉得“鸡蛋没有壳”一样,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理所应当,怎么会心疼父母的付出,感谢父母做的一切呢?
03、过度保护孩子 从不在孩子面前示弱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主动帮妈妈提重物,主动帮妈妈干家务,生病的时候还知道给妈妈倒上热水?
而有的孩子,却对这些都无动于衷,不仅不心疼妈妈生病了,还抱怨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做饭。
这是因为,有的家长从来不在孩子面前示弱,什么时候都摆出一副:
“没事儿,有妈妈呢!你别动,放着妈妈来!”
就像某次问卷调查,问一年级小学生“妈妈生病了怎么办”收集上来的答案一样,你为她做的一切让孩子以为,你为他做这些,是理所当然的啊:
问:妈妈/爸爸生病了,你会怎么做?答:我妈妈不会生病的,她从来不生病。生病的只有我。
记得有一次,大麦出门坐地铁,因为天气比较好,地铁上的人非常多,到了一站换乘的时候,陆陆续续有人下车上车。
这时候,上来了一对母子,妈妈看到有个空位,赶紧一个箭步冲过来坐下了,而儿子慢悠悠过来,手里还在拿着手机玩游戏。
妈妈赶紧呼唤儿子过来,然后起身将座位让给了儿子,自己则站在一旁,一脸宠溺地看着孩子。
孩子全程都没有抬头,更没有对妈妈表示感谢,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这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本来应该是平等的,当你对孩子付出了爱和关照,同样就应该从孩子那里收到关心、理解与感谢;
如果父母把自己伪装的过于坚强,从来不给孩子表达爱和关心的机会,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体谅你的不容易呢...
所以,家长适当的“示弱”很重要,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心疼孩子做不好,只要给孩子机会,你会发现,他远超你的想象。
除了“示弱”,适度的鼓励与激励,也会让孩子学会疼人,更要教会孩子用感恩的心态面对别人的付出。
当孩子们感到他人的善行时,就想到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使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最后,爸爸妈妈,也要经常把感谢的话语,挂在嘴边;
如此,孩子有样学样,自然而然也会学会感恩:
感激不尽。
我很感谢。
我很感激你的支持。
你真是大好人。
你最棒了。
若是没有你,我不可能做到。
我非常感激你的帮助。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以正确的教导,让孩子心中有爱,对父母充满感激;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真正收获美好的心灵,助力自己健康成长!
源于网络:来源家庭第一,若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