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从宁亲读完了西游记,我也打算读一遍,毕竟只看过六小龄童的电视剧版本,却没看过书,不知道书里与屏幕上的故事有什么差距,怀着这个好奇心,就在最近把西游记注释版粗略的通读了一遍。

果然差距很大,首先西游四位师徒的形象其实更像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中的形象,孙悟空实在是又小又丑。其次人物性格也与电视版差距很大,唐僧优柔寡断,出了作为一名佛教徒,其他的优点难数一二,动不动就哭鼻子,动不动就害怕与担心取经之路困难险阻,每次都是悟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唐僧心中顾虑去掉。相比而言孙悟空的的确确是这本书中的主角,书中的前10%,就只讲了孙悟空的事迹故事。在书中也可以处处所见的悟空名言警句,悟空知道的人情世故和佛学精髓是比唐僧更深刻的。

在知乎上有很多对西游记的解释,什么细思极恐的事,什么隐含意义的事。不消说是不是网友的杜撰和过分想象还是说是吴承恩特异为止布下线索与隐喻。但我在读文的过程中,发现吴承恩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快乐的,首先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学士文笔,这是肯定的,至于有没有具体到想揭露人性黑暗与社会问题就不得而知,吴老写唐僧的委屈、悟空的空明和八戒的夯实,极尽幽默与挑逗性,人物性格也是书中从头至尾基本一致,只有悟空在学成72变后有些许性格变化。因此吴承恩没有曹雪芹的呕心和情感的细腻。吴承恩写鲜血写暴躁写死亡是直接的淋漓尽致的,描绘的手笔直喇喇,读起来直觉恐怖。但曹雪芹却极尽婉转,把一颗心扭成碎渣,痛到骨髓。

但西游记中还是有一些现实意义的,例如西方如来的贪财,玉皇大帝的无能,取经路上人们的痛苦,吴承恩是想表现出对官僚主义的不懈。至于取经之事是不是天庭的一个笑话,所谓佛是如何,文中难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