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存钱罐》:让孩子获得精英品质的财商教育

最近,老张和妻子为了儿子阿强的事,愁得头发都白了许多。原来,刚上大学一年级的阿强,看到周围的同学用的都是苹果手机,就瞒着父母去借了两笔小额贷款,买了新苹果手机。他总共借了1.2万元,除去了高额的中介费后,拿到手的时候才8000元。

由于家庭比较贫困,家里每个月给阿强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阿强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又随后做了很多笔的借款,总共借贷了11万元钱,而到手不到7万元。更令阿强想不到的是,所有本息加起来,他总共欠了23万多元的债务。害怕之下,他只有告诉了父母。

阿强的做法,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这是由于阿强的过度消费、借钱消费造成的。如果阿强从小懂得量入为出,有正确的消费观,也不至于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将父母拖入债务危机中。

新泽西理工学院管理学校副院长、金融学终身教授的阎志鹏博士在《三个存钱罐》一书中指出,未成年孩子包括大学生都不应该养成借钱消费的习惯,在孩子小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教育孩子,无论家中是否有钱,孩子都不应该借钱消费,去购买生活中的非必需品。

一、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基本原则

对于孩子来说,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由于他们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因此,他们的消费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常常会做出一些后果危害性极强的事情。因此,做为家长,必须把握好一些原则:家长只负责学习、生活必需品的开销,而对于非必需品,孩子必须是自己节俭储蓄的钱,才能去购买,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消费的习惯。

阿华的女儿考上了大学,经过商量,她决定每个月给女儿2000元的生活费。开学前夕,她给女儿准备好了各种学习、生活用品,开开心心地将女儿送到了学校。

没过多久,女儿给阿华打来了电话,说自己的运动鞋不见了。阿华决定在网上给女儿再买她平时常穿的回力运动鞋,女儿吞吞吐吐地表示,想买一双新款限量版的耐克鞋。

阿华告诉女儿,如果想要买耐克鞋,差额的部分需要她自己,通过自己的节俭储蓄补上。女儿通过一天考虑后,觉得还是买自己平时穿的回力鞋也不错,决定还是买回力鞋。

阿华和女儿这样的沟通,不仅让孩子接受了家长的建议,同时没有马上做决定,给了自己当时面对强对的购买欲,一个思考的时间,养成了好的消费习惯。因为我们发现,当时强烈的购买欲,在隔了时间后,会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

二、鼓励孩子坚持不借钱消费的原则

消费的原则应该是量入为出,无论家里是否有钱,都绝对不能借钱去购买非生活必需品。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让孩子从小懂得并坚持“不借钱消费”的原则。

小丽是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试用期工资除去了房租和日常的开销,基本上是入不敷出,甚至有时候,还要父母贴补一些。

双十一期间,她看中的一款新的智能手机有了优惠。于是,她就用花呗上的钱买下了手机。有了新手机的她,开始很高兴。到了下个月还款的时候,她就发愁了,除了和父母开口,她不知道去哪里凑齐还款的钱。

这款手机对于小丽来说,并不是一定非要买的必需品,而只是她的一种消费欲望。而这种欲望和她的实际收入是有出入的,她并没有多余的收入来支出这一笔费用。她在消费欲望的驱使下,选择了借钱消费,最终为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三、教育孩子远离自己不懂的东西。

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财富的时候,守住财富就变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它是需要一定的智慧的。而远离自己不懂的东西,就是守住财富最重要的前提了。

阿杰在一家证券公司做投资经理。一天,他退休在家的姨夫打电话给他,说自己买了一款理财产品,让阿杰帮忙看一下,到时候能挣多少钱。

阿杰看了姨夫给他的资料,感到万分的惊讶,这款产品的复杂性,作为专业人士的他都感到惊奇,而姨夫一个对金融完全不懂的人居然去买了几十万。根据估值,阿杰判断姨夫投资这个产品,至少要亏掉10%左右。

阿杰的姨夫,作为一个对金融完全一窍不通的老人,在别人的忽悠下,购买了这样的投资理财产品,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的财富受到了损失,白白亏损了。他这一笔钱就是存在银行,本金不但没有损失,还有超过3%的银行存款利率收入。而现在,却只能自己承受后果了。

一个人消费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的坚持与努力。特别是对于“不借钱消费”这个原则,更是需要一个人百分之百地坚持。老张的儿子欠下的巨额债务,就是一种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就是借一次钱而已,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和购买欲望,却不知道自己却陷入了借钱消费的陷阱,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小培养孩子财商的养成,《三个存钱罐》会给你不一样的新知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个存钱罐》:让孩子获得精英品质的财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