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阅读舒适区”之学经济学从“囫囵吞枣”开始

      清明小长假,我用4个半小时的时间阅读了《经济学入门》这本书。这对我来说是阅读中的一个走出阅读舒适区的举动。

      我们生活在经济世界当中,但是我很少阅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为什么呢?可能觉得经济学离我很远,或者需要很多专业训练。

      在生活中,我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经济方面计划。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经济的比较多的应该就是财务的预决算,我所依托的一个原则就是在保证质量提升的前提下,以目标为原则,开源节流。调整收费,控制成本。

      在个人生活上面,我基本上是传统的,保守的,这种经济观一般来说,我从少年时期开始就从来没有出现过经济赤字,我一般来说都是以入敷出,当我的收入不够支付我的生活的时候,我会采取兼职创收的方法,另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会比较节俭,“把钱用在刀刃上”。另外我没有太强的金钱欲,所以会感觉自己不太需要了解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但是为什么想来看这方面书,我不记得这本书是当时是谁推荐的,我很早就在我的书架里就有了这本书。同买这个书的时候,同时还买了一本《小狗钱钱》,这是当时是有人推荐的,说一起结合看,就对经济学都有一定的概念。

          另外因为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变化非常迅速也非常日益深奥的一个社会环境当中,随着我自己阅读能力的一个提升,自学的能力提升,我渴望在这个方面能够有所了解,突破自我。

      特别是我阅读了《奇特的一生》,主人翁柳翁对周围世界的这份好奇,让我有了走出了自己的一个阅读的舒适区的动力。

      我在以前的阅读当中文学艺术哲学这个方面我接触的比较多,从二零一七年以后,我广泛地接触了一些致用类的书籍,就是在不断的接触过程当中也会接触了许多思维模型,但是在接触这些作品的过程当中,有时候也发现自己需要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一些基础的理论,因为有一句著名的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有钱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于是也想尝试着去做一些这方面学习和努力,于是就有了在这个假期开启经济学入门这本书阅读的一个想法。

        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可以说是我总共大概是用了四个半小时完成的一个整体阅读,但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基本上想起了四个字就是“囫囵吞枣”。

    但是为什么在囫囵吞枣的感觉中我能够把这本书读完?是因为我比较喜欢这本书中的作者他的表达方式,他在表达一个比较高深的经济学理论的时候他特别擅长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比喻,我比较喜欢他的这种表达方式也给我引起了我的一些兴趣。

    写点收获,学习到了一些名词,比如说外贸易的顺差贸易的逆差,“比较经济”……金融体系是由金融结构和资本市场构成的,这本书是一个美国作家写的,所以里面介绍美国的金融体系介绍的比较细。有一种感觉就是他的就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点,体现在经济上,在政府之外,有一个独立运行的一个监督机制,可以保证不受政府的影响,保证市场在监督过程当中的一个公平和公正性。这是我从中感受到的一个政治形态下带来的一个经济特点。

      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感受到了有一个观点,就是在这个世界是经济世界里面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人口,因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去推动的,那么人口也自然成为一种重要的一个经济资源,那么各个国家人口的一个分布情况,也会影响到一个一个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会考虑到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老化,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一个国家的发展。

      另外关于“紧密结合的全球市场”,我了解了“贸易保护主义”知道了关税的意义。这里我想起一个词“地球村”。

    同时也了解了政府向个人和企业纳税的原则,也知道其中难以调和的矛盾。

      还是那种感觉“囫囵吞枣”。但我会继续学习下去,争取有明白和真正的收获。

    “睁开眼睛看世界”,处在经济社会,学点经济学,我从“囫囵吞枣”开始。

      记录时间消费:

(写作时间0.45小时)

(原书阅读4.5小时)

合计消费时间5.15小时。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阅读舒适区”之学经济学从“囫囵吞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