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峡工程看: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纵观学界各类研究,目前鲜有直接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的著述,本文拟从三峡工程的视角进行阐述。

宏伟的三峡大坝

      一、孙中山先生与三峡工程

      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创建民国;第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实行国共合作;第三,规划和筹办国家建设。他于1917-1919年撰写《建国方略》(由《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实业计划》三篇构成)系统规划了其国家建设的主张。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整治三峡航道,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问题。他写道:“宜昌以上迄于江源一部分河流,两岸岩石束江,使窄且深,平均深有六寻(三十六英尺),最深有至三十寻者。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流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

      1924年8月17日,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演讲《民生主义》时,对开发三峡水力资源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说:“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到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像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不但是可以供给全国的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大宗的肥料。……让这么大的电力来替我们做工,那便是很大的生产,中国一定是可以变贫为富的。”在这里,孙中山落脚点于农业的肥料以及工业、交通的电气化,形象生动地描绘民生主义的美好未来,他把开发三峡水力资源和他的强国主张、富国梦想联系起来,这些思想为孙中山提出建设三峡工程奠定了理论基础,让世人更加充分认识到开发三峡的深远意义和战略地位。

      孙中山开发三峡水电资源的论著发表后,国民政府曾于1930年初,拟在长江上游筹设水电厂。193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成立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并提出《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计划在西陵峡内黄陵庙和葛洲坝修建两座低水头电站,但未能实施。1944年,在当时中国战时生产局内任专家的美国人潘绥写了一份《利用美贷款筹建中国水力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的报告,建议由美国贷款9亿美元并提供设备,在三峡修建一座装机容量为1050万千瓦的水电厂和年产500万吨化肥的化肥厂,用向美国出口化肥的办法还债。1944年,美国垦务局总工程师萨凡奇提出《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194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正式签约,由该局代为设计三峡大坝。1947年5月,风雨飘摇的国民政府中止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的实施,三峡工程在当时的中国只能是一个幻想。

      二、中国共产党人与三峡工程

      1949年,长江流域遭遇大洪水,荆江大堤险象环生,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引起了党中央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通达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思想,他在1953年视察长江三峡时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1956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武汉畅游长江并写成《水调歌头·游泳》,发出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号召,成为人们对三峡工程的美好向往。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为谋划三峡工程建设殚精竭虑,倾注了大量心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峡工程再次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11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汇报时表示:赞成低坝方案,希望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江泽民同志指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建好宏伟三峡工程”。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这样告慰伟大先驱:“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关于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的宏伟设想,已经化为今日中国现代化图景中的标志性工程。”

      兴建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富民兴国的百年梦想。这个伟大梦想,源自孙中山先生的“三峡情缘”,承载着他的富民强国梦,也承载着他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百万三峡移民堪称世界级难题,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善于破解历史难题,还在伟大实践中孕育了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三峡移民精神。12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曾发出了“一盘散沙,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敌人”的告诫。伟大的三峡移民精神折射出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万众一心的爱国、民族、奋斗、自强精神;敢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敢于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

      三、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孙中山先生是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之一,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中讲:“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2001年江泽民同志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2011年胡锦涛同志讲:“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透视三峡工程,我们不难发现,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历久弥新,挖掘弘扬孙中山思想和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以史明理增信、以史崇德力行,必将引导社会各界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三峡工程看: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