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之塔模型——结构化思维建立知识体系

知识之塔模型——结构化思维建立知识体系

智卓见原创

ALDI是德国一家企业,以“极致低价”而闻名,它通过各种极致手段让商品降低成本。最初的时候,甚至连商品货架都不要,直接堆在地面上。当然了,后来ALDI还是引入了货架,把商品放在货架上售卖。

ALDI的独特价值是“极致低价”,加入货架后就会增加成本,这是与它的独特价值相悖的,但后来为什么还是加入了呢?

这就是本内容要讨论的“知识”(商品)与“结构”(货架)的内容,它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它决定了你能走多远,站多高。

一、概述

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和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企业老板和职场高管,在这个时代越来越焦虑。

为了提升自己或企业的竞争力,希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薪资翻倍或让企业获得十倍速增长,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总结提升。

但是爱学习的人都知道,现在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多,比如“逻辑思维”、“樊登读书会”、“混沌大学”等等,随便一下子就能列出十多个,而且绝大部分出到社会工作的人学习都是碎片化的。

这样就会导致一个问题:今天在这里学了一点,明天在那里学了一些,久而久之就忘记了,更谈不上运用和实践;或者今天在这里学了一个知识观点,好像很有道理,明天在那里又学了一个知识观点,好像也有道理或相悖,到底谁的才是对的?无法分辨,运用更无从谈起。

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才能将学习到的众多甚至零散的知识点有效地整理,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呢?如何才能有效地分辨相似甚至相悖的观点,并整理为自己的知识呢?

要破解这个困惑,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法,也将是本内容的重点知识。

二、知识之塔

关于“知识之塔”这个词语,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听,但是从字面上来看非常好理解,就是:把脑海中零散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整顿,形成一个有结构、有内容、知识点之间互相有联系的金字塔!我称之为“知识之塔”模型。

这就好像前面所说的,把商品通过一定规则分类整理后,放在货架上售卖是一样的道理。

三、理论基石

前百度副总裁李靖,他有一句“至理名言”——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

意思是说:任何现象级层面发生的事情,其背后必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找到这个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解释或者说解决现象层面的事情。

所以德国战略学家威兹曼曾经说过:问题的解决往往不在问题的发生层面上,而在与之相邻的更高层面

那么换一种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任何现象级层面事情的基石

那么,“知识之塔”模型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它的成立也必定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基石之上。

那么这个基石到底是什么呢?请接着往下看!

下面有一串数字,我需要你在3秒内看完并且按顺序记住它们,试一下看看?

是不是觉得比较困难?别说3秒了,估计30秒,一分钟都不一定能记得住,是吗?

那么如果我换成下面这一串数字,再试试看?


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感觉相当容易了?

其实这两组数字是一样的,只是第二组数字的结构更加有规律

那为什么你很难记住第一组数字,而第二组数字能够轻松记住呢?因为它更符合我们的人类大脑思维习惯。

我们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两个规律:

第一:信息一次不能太多。如果信息太多会让我们大脑觉得负荷过大,容易疲劳。

第二:喜欢有规律的信息。因为有规律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从前面的数据就能推出后面的数据。

所以我谈到的“知识之塔”的建立,都是建立在这两条规律之上的,并且符合这两条规律。同时,这也是知识之塔建立的理论基石。

四、结构化思维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呢?其实很容易理解,先举个例子:这就好像我们建造大厦一样,一般情况是先把大厦的主体框架建设好,然后再往里面砌砖头、划空间等等。

不知你曾经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解决问题、对事情进行决策的时候,常常觉得脑子里一团乱,很多信息并发出来,点子像涌泉一样,但你就是无法将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法。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一长,我们的大脑就感觉头痛、混混沌沌的……然后就要开始出去散散心、放松放松,可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也许也经历过这种情况,特别是在互联网听讲课的时候,对方说的每一个字都很清晰,你也能听得懂。听了一段时间后,然后你想组合在一起或总结的时候,你却无从下手,你发觉你听不懂了,慢慢你就会变得焦躁、失去耐心。

之所以这样,是由于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而复杂的信息,一方面要处理说之后的信息,另一方面正在说的信息又涌进来,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结构来组织存放,大脑就会发热头痛。

所以,如果我们在解决问题、面临选择以及与人沟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结构,将所有碎片信息放进去、进行归类,就能大大减轻负担,更容易地解决问题。而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思维”。

这与前面提到的超市里的货架、大厦的建设是同一个道理,先组织好结构,再往结构里填充内容。

现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信息仅仅只是信息,是零散的,杂乱而没规律的,但是如果有了结构化思维,就能够建设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快速调用大脑中的相关知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结构化思维比我们想象中的重要千万倍。如果你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思维,那就你就掌握了一条通往高手的“锁钥”,将会受益终生。

既然结构化思维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获得这种结构化思维呢?下面将给出两个方法:

4.1 自上而下寻找结构

自上而下找结构就是:思考一个框架,然后将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框架。如下图所示:

相信大家对这个自上而下的结构都不陌生,比如中国人口怎么分?按地区可以这样分:中国→省份→城市→区/县→乡镇→管理区→村;公司职员怎么分?按职位可以这样分:CEO→总监→主管→组长→基层员工

你要的就是找到这样的一个结构,搭建起来形成框架;然后再根据一定的规律(比如:按地理位置、按年龄大小、按职位大小)把这些信息内容填充进去(比如: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都是相邻的,把它们归类到广东省)。

所以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或自己领域内的问题,你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个结构,将思考结构化。

4.2 自下而上归纳提炼结构

自下而上归纳总结成结构:当你不清楚可以用什么框架的时候,以下四步可以将信息结构化,如下图所示: 


1. 列出信息

头脑风暴,在空白纸张上,把你头脑中碎片化的信息、想法都列出来,尽可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比如,下面列出了你脑海中的信息:


2. 连线分组

首先,通过归纳法,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信息连线。


然后,根据连续情况,总结一下共性名称,将信息分组。


3. 提炼结构

看看一下这些分组,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等等,按照这样的规律,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

这一步需要用到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来决定分组调整。也就就是说,对于你的知识之塔模型,这些分组完全可以代表,同时这些组之间不会存在相互包含及重复。

4. 完善观点

确定了结构,看看每个结构之后是否还需要补充其他信息,最后完善观点。当然,当你完成了这些信息和观点的结构化之后,你还需要完善一下你的主题。

主题:你的结构模型名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我举一个例子说明:

前两年社群非常火爆,微商的向社群转型,电商的也向社群转型,就连实体店都向社群转型。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好社群呢?它有哪些关键要点?

第一步:列出信息

在纸上列出你所想到的关键要点:1.社群价值、2.建群目的、3.入群门槛、4.群规则、5.运营模式、6.群要活跃、7.要有话题、8.红包接龙、9.有知识分享、10.有课程学习

第二步:连线分组

经验告诉我(如果你所在自己的行业,你也会有这种感觉):

1”说的是这个社群可以给成员带来什么价值的;

2、3、4、5”说的是社群这个组织的相关东西的;

6、7、8”说的是群成员之间互动的;

9、10”说的是为会员贡献干货内容的。

连线完成,信息分组如下:

第三步:提炼结构

根据MECE原则,这些分组需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价值、组织、互动、内容这四项要素相互独立吗?是否已经完全穷尽?好像并没有。

比如:社群不是还应该有个名字吗?社群不是还应该定时线下交流吗?社群每天早上在群里问安成员是不是更好?群里如果有很多有用的文档,整理起来不是很方便查阅吗?………

于是我们扩展一下:社群名字应该是与社群价值密切相关的;线下交流、每天早上问候应该是与会员的一种互动方式;整理文档理应是与内容相关的。

那么扩展后如下图:

但是,一个好的社群名字就是为了能传达出社群的价值的呀,就是社群的中心主旨,在这里把“价值”提炼成“主旨”是不是更好?

然后“组织”,一般是公司,团体,机构用才更合适,而且这里的组织指的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把“组织”提炼成“圈子”是不是更适合社群?

所以我们最后找出的结构是:主指、圈子、互动、内容

第四步:完善观点

结构确定之后,再看看是不是还有遗漏的?比如:在群里分享内容是让成员学习收获,但同时我了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是不是要想办法让成员转发出去?是不是应该还要有“内容裂变”关键要点?

结构信息完善后,最后给你的结构模型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比如:社群运营

同时基于这个结构和信息,你在后面运营社群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就能调用里面的知识点?在后面对社群有新的见解或发现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就把新知识点填充进去?

到此,带着这样的思路、思维去学习,是不是就感觉容易很多、清晰很多了?而这就是“结构化思维”。

五、建立知识体系

上面我们主要学习了“结构化思维”,同时附带了如何建立知识体系的简单过程。接下来我们学习在结构化思维的基础上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呢?前面说过了,如果你的知识体系不建立起来,那么你的知识就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没规律的,你很难在实际工作工去调用它。

也就是说,你也只有建立起了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可以教给别人,要知道,教给别人更是一种学习。

我们来看下面一组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零散的知识吸收是零乱、点状的、相互割裂的;而有了知识体系之后的学习,是结构化的、网状的、相互关联的。

所以,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三个要素:有知识架构、有知识内容、内容之间有联系

那么,如何建立出这种知识体系呢?下面我将从5个步骤来阐述清楚。

5.1 明确学习目的

当你刚开始学习一个领域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领域?将来打算如何应用?这个领域跟我现有其他知识是什么关系?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很难建立起知识架构的,也不会付出努力去建立起架构。因为你很难知道,这个知识是用来解决哪个领域的问题、跟你的个人目标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就好像:节假日外出,你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里,你肯定不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5.2 建立知识框架

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你可能会想:在我对这个领域不了解的时候,我要如何建立起这样的架构?答案是:通过高质量信息渠道,找一个已有的体系来学习,并不断优化,使之符合自己当前情况

比如前面举例的“社群运营”知识架构,这时你刚好要学习社群知识,但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我的社群知识架构就给予了你一个很好的基础。

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深入去学习、去了解、去研究,去实践……当你深入学习、实践回来后,你一定有感觉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了。这时你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完善、升级或修改,甚至推翻重建立起自己的社群知识架构。

这时你会发现,建立一个知识构架是如此的容易。

5.3 往框架填充知识

创建了知识框架后,接下来就是往这个知识框架里填充知识,那么如何往里面填充知识呢?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系统化学习;二是碎片化学习。

第一是系统化学习

这个很容易,因为当你是系统化学习的时候,本身这个知识体系就是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了的,你要做的就是阅读和梳理内容,然后抽取你认为对你有用的知识点,加工或精简后,放到你的知识框架中去。

第二是碎片化学习

平时在活动中,把你看到的,你认识有价值的信息,都记录下来,随身笔记本好,还是手机都好,先记录下来。记录的时候,不要组织语言,记关键词就可以了,因为这样是最快的。如果是手机看到的知识点,截图或收藏是最快的方法。

等回到家、公司或空闲的时候,根据记录的关键词,回忆重组内容,填充到知识框架中。

当然了,平时每天也可以对当天的知识进行整理,分门类别地列出来,比如word文档啦,excel电子表格啦等等,然后填充到知识框架中。

另外,知识还要定期回顾,如果是重要的知识,认为是“发现了新大陆”的知识,那么记录到知识架构里,作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5.4 将知识与问题关联

很多人都觉得:我明明学了很多知识,为什么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没有任何思路?为什么有人学一个知识,就可以轻易举一反三地解决很多问题?

之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想不起用什么知识,是因为知识和问题之间脱节的。那么如何让知识和问题链接起来呢?答案是:二者都向对方靠

知识向问题靠:每个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就去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社群运营”知识架构里的“互动”玩法,虽然这里的玩法是为了社群设计,但是如果某天有同学聚会、年会什么的,是不是也可以应用上?

再比如“主旨”,那么如果公司让你组织一个户外活动,或者与其它公司组织联谊活动,你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主指”,明确指出这个活动给成员带来什么价值?

这样思考的话,你以后遇到这个问题,就能回忆起,可以用什么知识解决了,还能举一反三。

问题向知识靠: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不要抛开过去的知识坐着若想,而是回到你的知识体系,去查看哪个能帮你解决问题(这里如果你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将会轻松应对自如)。多次之后,你就知道某类问题该用哪类知识解决了。

如果能够常常做这些“向两边靠”的思考,不仅能够建立起问题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还会逐渐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它们不再是割裂的孤立知识点,而是可以放在一起去解决某个问题的。

5.5 不断优化知识框架

绝大部分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初级向高级发展,这是自然规律。所以你刚建立起来的知识架构肯定是初级的,不那么完美的。因此,在你学习了一段时间、实践了一面时间之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初级知识架构进行修正,让它更加强壮、实用。

还是上面提到的“社群运营”知识架构,一开始对“社群规则”、“入群门槛”等要素使用了“组织”关键词,但后来通过学习和观察我发现,用“圈子”可能更加适合。但是目前我发现,社群的本质是连接,而圈子是因为连接而存在,那么用“连接”代替“圈子”是不是会更加好一点呢?

还有“互动”,一开始,我只知道10种互动,后来我混圈子多了,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互动玩法,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借鉴甚至复制这些玩法到我们的知识体系里呢?

……

所以知识体系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断修正、优化、完成的过程,直至这个知识架构越来越强壮。

六、刻意练习内化

建立了知识体系之后,是不是说我们就真正掌握和运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知识与能力之间是存在一条巨大的鸿沟,只有落地实践,回头总结后才有可能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一部分。

那么要如何才可以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呢?答案就是:刻意练习

那么什么是刻意练习呢?有一本书叫《刻意练习》,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的著作,埃里克森在自己的专长和特长里面研究了几十年,研究各个领域的专家级顶级人物,比如国际象棋、围棋大师、顶级的小提琴家、运动员、明星、记忆高手等,有些记忆高手可以记到π3.1415926到927之间几万个数字。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发现这些技能和能力全都遵循了一系列普遍的原则,他把它命名为“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不同于例行公事或带娱乐色彩的练习。

那么又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下面给出三个步骤:

6.1 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训练计划

所谓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计划:就是首先精致化目标,其次把任务模块进行工程化分解,最后把某一个小的知识点分解成颗粒化节点小任务共三个步骤。

下面看一个例子:如何提高演讲技巧?

1. 精致化目标

所谓精细化目标,就是制定目标计划,如下图:

(1)完成时间:因为演讲技巧属于认知复杂度相对比较中等的一个技能,所以3个月到6个月基本可以完成,每星期我们训练5天,每天1个小时。

(2)练习任务:我们要训练任务我们把演讲技巧分成3个模块组:职业形象、语言表达、呈现设计。

(3)评价标准: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的数据化测试。

2. 工程化分解

所谓工程化分解,就是对练习任务进一步分解,即:演讲技巧进行3步11点的分解,如下图: 

第1步职业形象:从四个任务点进行练习,身法、手法、步法、眼法。

第2步语言表达:内容的吸引力、形式的感染力、顺序的逻辑力、讲话艺术的生动力。

第3步呈现设计:开场技术、中间呈现技术、结尾的QASS技术等进行训练。

总共加起来工程化分解分了3步11点。

3. 颗粒化节点

如果某一个知识还可以再往下分解,你要进行颗粒化节点。有些没有办法分解的,就不用颗粒化,假如说这里面有个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分解,那我们就进行颗粒化分解,语言感染力包含了4个知识点。 

感染力衡量的4个维度:

第1个清晰度:一定要讲话非常清晰。练习要求:吐字归音 字字分明 不吞音含音跳音。

第2个流利度:讲话非常流畅行云流水。练习要求:不出现“嗯”“啊”“这个” “那个”  等语言的赘语。

第3个要有节奏:抑扬顿挫。练习要求:讲话高低起伏,不一个调子到底,加重表达关键词,善用停顿技巧。

第4个情感性:轻重缓急。练习要求: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的语气语调,借助肢体表达出真诚的情感,感染听众产生共鸣。

6.2 只在学习区大量重复训练

为什么是在学习区大量重复训练?什么又是学习区?在了解这些之前,我们先了角一下“同心圈理论”,如下图所示: 

人在学习和练习一个技能的时候,分三个区:第一个叫舒适区,第二个叫学习区,第三个叫恐慌区

我举个例子,假如说我们开车,从家里面开到上班的地方,正常来说都是在你的舒适区内完成的。为什么?因为没有挑战性,一样的道路,一样的感觉,一样的时间,那我们开起来肯定很舒服。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不需要增长其他能力,没有挑战就进入了安逸区,我们称之为叫舒适区。假如我们开车出去玩越野,要爬山涉水,这个时候对你开车技术,就有一定的挑战性了。你要学习怕陡坡,过泥泞道路,涉深水。这个时候你是在学习区(通过学习可以实现的)。

恐慌区是什么呢?假如说你开车经过的地方,只有两个轮子才能通过,需要把两个轮子翘起来,你知道自己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完成。这就是恐慌区,如果我们在恐慌区进行练习的话,会大大挫败自信心,最后特别容易放弃。

刻意练习的理论是一定在学习区内进行练习。稍微挑战一下自己,就可以完成的。不要在恐慌区内,进行练习。也不要在舒适区内进行练习。因为舒适区容易自动化,一旦形成自动化,你就没有成长的空间了。

有了上面的了解基础,那么只在学习区大量重复训练就容易理解了,分为四个要点,分别是:

第一:逃离舒适区。

第二:避免自动化。

第三:接受痛苦。

第四:保持专注。

接受痛苦,保持专注。为什么要接受痛苦?因为大家都知道,舒适区内练习是没有痛苦的,学习区内练习就稍微痛苦一点,这个痛苦我们称之为“成长痛”。痛苦代表你在成长,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马云还说过一句话“痛苦是男人的营养”,所以你保持痛苦就会有营养

6.3 获取持续高质量的有效反馈

为什么要及时反馈呢?因为如果你为了掌握了一个技能,一旦练错了,形成自动化,固化这个习惯之后,改变它非常困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改掉一个旧习惯比养成一个新习惯更困难。

心理学家也研究过,改掉一个旧习惯花的时间比你养成一个新习惯花的时间要多2倍。保持有效的反馈必须要有教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请私教最好请私教。

那么获取持续高质量有的效反馈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及时性。

第二:客观性。

第三:有效性。

那么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刻意练习后,你创建的一个知识体系(也叫思维模型)就极有可能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了。

一个全新知识体系的建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候,并且建立完成后,后期还需要不断更新迭代和优化,甚至推倒重来。

但是一旦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后期的价值回报也非常大,不仅仅可以少走弯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将你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推己及人,传播思想。

七、总结交付模型

那么文章的最后,我将会以图形化的方式,交付整个“知识之塔”模型作为总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之塔模型——结构化思维建立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