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我把一个人的“孤独”叫“独身”

大家好,我是小桐。

今天,我们来聊聊“孤独”这个词。

我是一名大二女学生,喜欢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上课,一个人跑步。

但周围的人总是时不时地问我——你不孤独吗?

这样的情境我想大家都不陌生。

我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怎么就成了孤独呢?

什么是孤独?

我所享受的,那不叫一个人的孤独,而是一个人的独善其身。

很多人喜欢把大学里的这种状态称之“孤独”,然后美其名曰——“孤独”让人成长。而真实的孤独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里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以上来自百度词条

而我并不“孤独”,我只是享受大部分独处的时间,而这,我把它叫“独身”——独善其身。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独。

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里写:“我从不认为人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恰恰相反,我认为人的自由在于他可以不干他不想干的事情。我所追求和想保有的自由,是后一种自由。”

我们选择一个人,并不是别人眼里的不合群与形单影只的可怜,而是我们在追求我们想要的自由罢了。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当你把自己归于“孤独”那一类人时,你会时不时地自我悲怜,然后不断积累负能量,更是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如此另类,你会很在意他人的看法,会变得敏感和情绪化。

高质量的独处,胜过低质量的社交

我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一直在家幻想电视剧情节里的大学生活:和同宿舍的室友成为形影不离的闺蜜,参加几个自己喜欢又很酷炫的社团,做很多热血的事情。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在上大学前,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立志交好多朋友,然后打下自己的“一片江山”。

然而真正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现实竟然如此残酷,你的幻想真的是白日做梦,甚至有时想时光倒流,回到高中时期,继续那段单纯无忧的岁月。

刚认识室友时,因为互相不熟悉,我拼命找话题和她们聊天,从偶像、游戏到漫画,我能找的话题全都找了,就是没人回应我。我以为她们可能是害羞或是其他原因,我尝试着努力走近她们,当我努力与她们相处,让自己看起来“合群”时,我身心俱疲。

三个月后,我坚持不下去了,索性和室友们——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互不干涉,其实这也是室友间良好的相处方式之一。

大一,我特别怕被落下,拼命让自己“合群”。三四个人,一起上课时总要不断地等人,去食堂吃饭三四个人总要吃一个小时,去图书馆学习变成了看着对方玩手机……

一起做的一切事情好像都偏离了做那件事的初心,然后我开始思考:我究竟为什么要这样低质量的“合群”。渐渐地,我不再和她们一起上课,吃饭,去图书馆。

然后我发现,一个人的时候,喧嚣都是别人的。独来独往也很好,不必迎合他人的节奏,享受自己的步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因为熟识就耽误自己很长的时间去等别人,利用等人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不会因为朋友让你陪她去某个地方却又不好意思拒绝而为难。

当你走进图书馆,找到窗户边的位置,桌边放一杯温水,打开书,一边学习一边做笔记的时候,不用在意旁边的伙伴是不是问你借充电线,不用在意朋友饿了要陪她一起吃饭,只需要关注自己的需要。

走出图书馆,看到云彩和夕阳,这样的心情你可以一个人慢慢享受。“独身”并非不合群,但目标和想法不一致,没必要强求合群。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本就不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我们独善其身,我们做好自己,这才是一个人的意义

在路上找你的同行者

不要找到同行者再上路,要在路上找你的同行者。

想要走的快就自己走,想要走的远就一起走,没有好坏,选择而已。

在不同的活动中尝试和不同的人一起,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社交,更应是多去努力提高自己,而不是一些酒肉朋友的宴请。

你可以通过适当的清静,审视自己与他人的每一段关系。梳理的时候,你就慢慢明白,哪些关系是毫无意义浪费生命的,哪些关系是重要的,需要好好维系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极其幸运的,很多粉丝看过我之前的文章后私信我:“真羡慕小桐你有这么好的朋友,可以一直陪着你!”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其实交朋友其实更多的是——做好自己,发现周围人的善良,寻找合适的相处方式。

我是学校记者团的一名小记者,需要到处挖掘新闻点。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曾经一起参与过活动的几个朋友在筹备音乐工作室,那时候他们还在学校门口卖唱,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看他们唱歌,和观众互动。

这么好的新闻点我肯定是不会放过,在他们结束后我们一起聊了很久很久。看着他们搞事情的我开始心痒痒,加入了他们,开始了我们的“被嫌弃”日常。

每周六一次的卖唱,不断在街上发传单求关注然后遭路人嫌弃,一起在长江大桥下刷夜……

我在“独身”的路上遇到了同路的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很是难得,但不要放弃去寻找他们的任何一次机会。

如果能遇到志趣相投的人,那当然是人生之幸,如果遇不到,那就慢慢等,去做更好的自己和更想成为的人,在路上找你的同行者。

别害怕孤独,别拒绝善意,勇敢的做自己。

适度社交,保持自我,各自活出各自的精彩

不要畏惧一个人,但也不要拒绝很多人。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是一个交到志同道合好朋友的好方式,毕竟大学几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找到热闹与孤独的平衡点,不要过度倾斜。我与“烧鸡店”俩朋友相处的最舒服也最默契,是因为我们该“独身”时专注自己,该一起享受时光时彼此都会回应。

加入学生会、社团后,轰趴聚餐总是格外多也不知道如何推脱,总是被这些闹得很烦心被迫参与这种无聊的社交。

其实,该拒绝时就得拒绝,适度的社交,和舒服的人待在一起才快乐,保持自我,各自活出各自的精彩。

写到最后

我们最好的状态是,该“独身”时“独身”,该交际时交际,出世入世,游刃有余。

我们都还在成长,都在摸索如何生活,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一个人时别觉得“孤独”,你要相信你是在独善其身,让自己变得更好。

愿你们和我一样幸运,遇到彼此相处默契的至交好友。

关注公众号可以看到更多我的文章哦

作者:慕西桐,一个爱摄影爱写作,爱生活的大二学生,正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带给你们温暖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里,我把一个人的“孤独”叫“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