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明的交汇地、丝路的分叉口

敦煌郡也称沙州,也有人称为瓜州,虽然瓜州更知名,但准确的说法瓜州并不能代指敦煌,瓜州仅与敦煌相邻,而沙州可以代指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这个西域的东部门户,也是中原进军西域的绝佳跳板,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被汉武帝所看中,并在此设置了敦煌郡,实施了多方位多角度举措的大力深度开拓,此后两千多年,敦煌作为文化符号深深印入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敦煌有过辉煌、有过衰落、有过荣耀、有过耻辱……今天的敦煌依然火爆,是长盛不衰的旅游圣地。旅游火热是因为人们猎奇吗,绝不是,是因为那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敦煌文化。黄沙之下埋藏着数之不尽的辉煌,仅百年前被王道士无意间发现的敦煌莫高窟,就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形神兼备的彩塑、笔法精妙的壁画、卷帙浩繁的经文、古朴灵动的建筑,这些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多元文化的汇聚,在信仰和艺术的感召下,历数代而凝结成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一座巅峰。

学贯中西的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特别是作为东西交通咽喉要道的敦煌,具有文化上的国际意义。

那么,敦煌文化之盛,为何能经历数千年而长盛不衰?这不得不从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来寻找原因。

玉门关和阳关之外,丝绸之路南北线至此分野

从西方到中国,丝绸之路有北线、中线和南线,这三条线路的汇聚点只有敦煌,可以说是百川汇流;在中国到西方,从长安经陇西、河西走廊,近两千公里路程,经过最后一千公里的长廊地带,到敦煌再往前豁然开朗,以其广开西域。

敦煌就卡在这么一个咽喉要道的位置上,人流、车流、商流、文化流、宗教流全部在此汇聚,所以才能造就这么一个世界文化的汇聚地,所以汉武帝才会在此设立敦煌郡、阳关和玉门关,让敦煌成为大汉王朝开拓西域的桥头堡。

为什么在此地设立敦煌郡、敦煌城?

因为这里是天然的绿洲带,河西走廊一连串绿洲带中的疏勒河绿洲带,再细一点就是党河边上的敦煌绿洲,有水的地方才能养人,有水的地方才能建城。

为什么从敦煌往西会分出玉门关和阳关两座关口?

因为汉朝开拓的丝绸之路是沿着塔里木盆地的南北边缘前进的,敦煌城正好在塔里木盆地最东端。敦煌身后是交通要道河西走廊,往前便是占地极为辽阔的西域,西域中心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漠南北两线边缘才有间断的绿洲带,才可能开拓出道路。

玉门关和阳关具体位置的选择有何讲究?

其实这跟河流走向有关,在党河(古称氐置水,氐人曾经活动的区域)河道形成绿洲的核心处建敦煌城,以河道为依托建两关,也以河道为依托,遥控两关。

先看一下玉门关:党河汇入疏勒河以后,继续向西最终流入罗布泊,但这一段并不那么固定,很多时候会断流,至少在西汉时,玉门关内这一段并没有断流,玉门关外则是时断时续,所以也可以说玉门关一带是疏勒河的西部终点,这就是当年玉门关选址的原因。

再看一下阳关:作为敦煌母亲河的党河,有一处C字湾,并且在湾口西端历史上曾经积蓄出一个湖泊-渥洼水,也叫寿昌海,阳关就建在渥洼水北沿的位置。阳关距离敦煌城只有50公里左右,又扼守在水草丰茂的关键之处,这就是阳关。

至此,一个明显的地理特征映入眼帘,两关之内,是祁连水系所能充分滋养的范围,两关之外,则是祁连水系所不能及的范围,失去了祁连山的庇护,则是正式进入了真正的西域。

这两座关口为什么叫玉门关和阳关?

中国文化中,南方为阳、北方为阴,所以丝路南线的关口是阳关,丝路北线的关口是阴关,不,是玉门关,阴关这个名字难免会有惊悚之意,所以就起了个富有诗意又不失中国文化内涵的名字。

“西出阳关无故人”唱出了古今中外多少离别的伤感,可惜经过两千年的岁月流逝,汉唐已经远去,当年的雄关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只剩下了一抔黄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内尚有千里绿洲、河道蜿蜒、牛羊成群,玉门关外放眼望去则尽是万里狂沙和茫茫戈壁。曾几何时的丝路雄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如今的玉门关只剩遗址,也称为小方盘城遗址。

两关之外也有着古称盐泽或蒲昌海的罗布泊,虽然汉唐时水域面积巨大,但并不适合大规模屯田,虽然也被汉唐视为势力范围,汉长城甚至一度修到了三百多公里外的楼兰,但那里地势过于开阔,不利于据险防守,根本上还是属于羁縻区域。中国古人的建城思路一向十分巧妙,一般都是依山傍水,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以这种眼光看敦煌城和两关,依然十分经典。

那么这种经典是否成功呢?

答案是肯定的,两汉时期,经过长期的深度治理,河西走廊早已归化中原,华夏文化也得以在此深深扎根。魏晋南北朝时,这里儒学大兴,诞生了郭瑀、宋纤、刘昞等一批历史上知名的儒学大家,在后来北魏时期,中原重建衣冠秩序的过程中,敦煌做出过沉甸甸的一份贡献。

曾以敦煌为都的西凉政权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由时任敦煌太守汉人李暠创建,正值南北朝乱世的西凉却文风昌盛,大力兴办教育、倡导儒学。这个李暠大有来头,相传是汉代大将李广的十六世孙,诗仙李白,又自称是李暠的九代孙。

敦煌莫高窟与三危山

东汉、魏晋、南北朝,这是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的时间段,在这一过程中,敦煌仍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敦煌莫高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历经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等数个朝代开凿,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从公元366年,前秦僧人乐尊在敦煌开凿第一个石窟开始,历经千余年时间,陆陆续续开凿出七百多个洞窟,形成了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地。

佛教对华夏文明影响甚深,也可以说佛教思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华夏诸子百家不足之处,佛教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激发了华夏古文明的第二春,让华夏文明再次升华,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从这个角度讲,佛学融入华夏文化,则是为大唐的全面兴盛做了文化上的铺垫,大唐开元盛世则是华夏古文明发展的顶峰。

佛教不只是影响了古代,就连今天我们喜闻乐见的许多成语,也是源于佛教,比如:不可思议、大千世界、皆大欢喜、梦幻泡影、五体投地、想入非非、痴人说梦、痴心妄想、醍醐灌顶、盲人摸象、火烧眉毛、想入非非、单刀直入、头头是道、心心相印、抛砖引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佛教,我们的生活、甚至人生,都将失去很多乐趣。

佛教极大丰富了华夏文明,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直至今天,也间接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个华夏古文明重塑的历史进程中,敦煌又做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贡献。

在莫高窟的对面是三危山,三危山这个是中国古籍中屡屡出现的名字,到底敦煌这座山是不是真正的三危山,众说纷纭,我还是当它就是吧,毕竟我希望、也愿意看到上古华夏文明其实早就涉足这一块土地。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又讲:“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很明显这是在讲述一个历史故事。三苗在荆州、洞庭一带作乱,被舜帝所败,舜帝把三苗从现在的洞庭湖一带迁到了三危山,也就是敦煌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

河西走廊地区的民间传说,对此事的描述更为生动:当年舜帝押着三苗王晋云子和数万人西行,来到今天张掖附近的焉支山时,西王母派负责胭脂种植的两位女弟子出来迎接。舜帝随着她们登上了鸾鸟山,乘鸾鸟赴瑶池,拜见了西王母。舜帝听从了西王母的意见,将三苗王晋云子安置在三危山,部落成员则分置于河西走廊各地。

从文明传播的角度讲,这是一次中原文化西传的过程,“以变西戎”的意思是要用从中原来的三苗,安置在河西走廊各地,和这一地区的戎人共同生活,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改变原来三危地区西戎的文化落后现状,使之归化。而“三危既度,三苗大序”的意思是说,后期大禹在治理西域水患的同时,还大力开发敦煌,安抚由舜帝押运迁移到三危地区的三苗人,使得这里的社会秩序得到改善。《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治水共疏通了9条河流,其中河西走廊部分:“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三危山的故事我先说到这里,我们接着隋唐盛世往后讲。

时间来到大唐天宝年间,承平日久的大唐盛世,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安史之乱搅动的翻天覆地,陇右、河西、西域的大军主力被调往中原平定叛乱,吐蕃则趁机占领了河西走廊、安西四镇,敦煌也成了吐蕃人的势力范围。

六十年后,张议潮率领的归义军在敦煌(沙州)起义,推翻了吐蕃人的统治,并以敦煌为中心,收复整个河西走廊,重新归顺大唐。

归义军始终秉承着他们的归义初心,历经大唐灭亡、五代乱世,归义军始终心向中原,奈何这期间的中原政权一直无力过问河西事务,直至大宋建立,赵官家温柔的看着西夏崛起,直到最终归义军被西夏吞并,大宋也无力改变什么。

蒙古人倒是摧毁了西夏,收复了敦煌,但这是另一种敦煌,已经和历史上的敦煌有了明显的时代割裂感。

大明朝的关西七卫

蒙古人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统治,给这一地区带来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察合台汗国控制着西域,河西走廊被大元朝廷直接控制,虽然察合台汗国在名义上是元朝的宗藩,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的蒙古人政权,况且察合台一系和脱雷一系素来不和,在忽必烈强行占有汗位后,他们的矛盾也达到了顶点,而敦煌、哈密这一带正是察合台汗国和忽必烈势力曾经激烈冲突的前沿区域,这就给后来的大明朝留下了很大的麻烦。

历史的车轮推进到大明时期,朱元璋北伐成功,推翻了元朝,顺势派宋国公冯胜率军收复河西,修筑嘉峪关、明长城,重修肃州城,但是大明的国境线却止步于嘉峪关,在敦煌以及以西的这片区域虽然也设立了关西七卫,但在内心深处,并不把这里视作自家土地。

关西七卫与明朝的一般卫所并不相同,基于敦煌、哈密一带的复杂政治现状,大明朝廷并不派流官直接管理,而是委任当地蒙古贵族担任,并允许世袭,这样一来,关西七卫也只是拱卫明朝国土的卫星属国而已。

虽然大明朝在西域并没有太大作为,但关西七卫也有着它自己的历史作用,将河西走廊西端和西域部分地区纳入明朝的势力范围,有利于阻断蒙古本部和察合台汗国的联系:“一以断北狄右臂,二以破西戎交党。外以联络戎夷,察其逆顺而抚驭之,内以蕃屏甘肃,而卫我边郡”。

然而,到了嘉靖时期,明朝关闭嘉峪关,彻底放弃了敦煌地区、放弃了关西七卫,直到清朝时才又恢复了对这一区域的控制。

走过屈辱,迎来新生

清朝末年,负责管理敦煌莫高窟的王圆箓道士,偶然发现了洞窟内层隐藏的藏经洞,从中发现了数万件的佛教经卷、历史文本、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此后引来了英国人、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这些外国人以探险为名将大批敦煌文物拐走海外,至今仍大量保存在国外的博物馆中。不管名为考古也好、探险也好,这始终是一种强盗行为,面对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屈辱,我们应该铭记,并奋发自强,绝不能让这样的屈辱再次发生。

这件事情我也疑惑过,一个道士怎么会负责佛教洞窟的管理,为什么政府不委派和尚来管理莫高窟呢。我也曾经想过,如果不是王圆箓道士在洞窟内动工修建道观,是不是藏经洞就不会在这个时候现世,如果不是道士而是和尚来管理敦煌莫高窟,一定会虔诚的对待佛窟,不会随便在洞窟内动工,那么就不会引起后来的一系列事情,是不是就能保住莫高窟的秘密直到新中国时期呢?

事情已经发生,无法去假设,而且我们也不能太苛责于王圆箓道士,毕竟这位道士在发现藏经洞后也曾东奔西走,也曾想过用政府的力量来保护这批经卷,一个小人物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然而他却处处碰壁,要怪只能怪他所在的那个年代吧。

历经了至暗时刻的华夏,终是迎来了新生,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那些历史的屈辱终将远去,今天国家正在大力进行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欧亚大陆桥已经重新显现。今天的敦煌处于祖国的腹地,再也不是历史上区域冲突的前沿,虽然敦煌不太可能恢复到历史上最荣耀的时刻,然而敦煌人民却迎来了历史上最为安稳的生活。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网友们,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煌:文明的交汇地、丝路的分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