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商周时期,“国”是指具有防卫能力的城邑,及其周围的郊区。
统治贵族居住在城邑内,平民居住在城邑外围及郊区。平民又称为国人,具有一定的参政权力,只有他们才能为国当兵作战。
国以外的广大田土,称之为“野”,居住在野的劳动者,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遗民,他们被称为野人或庶人,是被统治的阶层,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当时的统治贵族,从高到低分别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天子为天下共主,崇尚无为而治,国事由其下的各级统治贵族分而治之,这些治事的贵族,称之为“君子”。 君者,字形上尹下口,尹表示管治国事,口表示发号施令;子者,乃是尊称。故而,其时君子的涵义是:治理国家、发号施令的贵族。
至春秋时期,天子黯弱,无力压制臣属的诸侯国,列国互相攻伐,社会动乱。
孔子认为,这些乱象的根源,在于礼崩乐坏,若能恢复西周时森严的礼乐制度,社会将归于安定和谐。他故而集周礼之大成,以仁为核心,创立儒学,希望能藉此化解干戈,平复乱世。
为了能更好地传播儒学,孔子把象征尊贵的“君子”,定义为儒学理想化的人格。
起初,君子的位格非常高,是指各项道德指标均达至圆满境界之人,仅次于至善至美、可望不可及的“圣人”。后来,孔子觉得这样不妥,圣人和君子都定义得太高了,难以立志践行,不利于儒学的传播。于是,他把君子的位格下调,重新定了一个较低的标准,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推己及人,持宽恕之心的人,也可以称为君子。
随着儒学的传播,君子的涵义不断发展,渐渐演变成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时至今日,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君子就是一个诚实可靠、知书达礼、作风正派的形象。
事实上,君子的词义,是含有着隐藏的标准。譬如说,一名负责打扫马路的清洁工人,即便他的道德非常高尚,也拥有高深的学问,但若是称之为君子,总会觉得怪怪的,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
这是因为,儒学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友爱互助、安居乐业的大同世界,这是儒学的仁道。儒学所定义的君子,其实就是建设大同世界的栋梁之才,除了道德和学识的素质要求外,还必须能肩负起治理国家、发号施令的重任。故而,君子至少要具备“地位高”“道德高”“学识高”“受人尊敬”等四项要素。
这其中,地位高是排在首位的,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就不能承担重任,称不上君子。
【君子无所争。】——君子不会与人发生纷争。
君子:儒家理想化的人格,指德才兼备且拥有一定社会地位之人。
无所:没有。
争者,不礼让,争先恐后的擭取利益也。君子无所争,不是说君子不会与人相争,而是说君子摒弃这种不礼让的野蛮行为,讲求文明有序、和谐共处的君子之争,这才是本章应有之义。什么都不争,那是咸鱼和蠢材干的事情。孔门三千弟子,尚且要评选出四科十哲,君子六艺,更是每艺都要比试高低。
接下来,孔子以射箭比赛为例,阐述什么是文明礼让的君子之争。
【必也射乎。】——必定是射箭比赛了。
必也:必定是。
射:射箭。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君子必须拥有的六项技能。其中射和御,是指射箭与驾驶马车,乃是军事训练项目。君子乃国之栋梁,上马能杀敌卫国,下马能安邦治民,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之辈。
在不需要上阵杀敌的和平时期,君子们会举行射箭比赛,以磨练技巧,及作为日常消遣娱乐。
【揖让而升下。而饮。】——登场和离场都会作揖行礼,无论输赢都会饮酒。
揖让:古人的礼节,拱手行礼。
升下:登场、离场。
饮:饮酒。
君子的射箭比赛,登场时要作揖行礼,然后射箭,射完后离场,会再次作揖行礼。根据射箭结果,输者要罚酒,赢者亦会陪饮……。君子的射箭比赛,就是在这样一种文明有序的和谐氛围下进行的。
有些注解把本句断为“揖让而升,下而饮”,这样固然也说得通,但是没有体现“升下”都揖让的君子风度,故不可取。
【其争也君子。】——这就是君子的相争方式了。
我们说过,儒学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形式为“克己复礼”和“爱人”(《论语·颜渊》12.1和12.22 )。“克己复礼”是强迫自己遵行各种礼制,这是仁的内在表现;“爱人”是跟所有人和谐相处,相敬相爱,这是仁的外在表现。
孔子认为,当一个人接受儒学的教化,遵行各种礼制,就会表现得彬彬有礼、敦厚可亲,能够跟所有人和谐共处、相敬相爱。而当所有人都接受儒学教化,并都达到自觉遵行各种礼制的境界,那么世界就大同了……
作为建设大同世界的栋梁之才,君子之间若有相争,便会遵照礼制,在公平规则下风度翩翩的分出高下,然后和谐共处。绝非是纠缠不清、毫无规则的野蛮纷争。
鉴于此,我作注解如下。
孔子说:君子不会与人发生纷争。若一定要算,那就是射箭比赛吧!比赛时,登场和离场都会作揖行礼,无论输赢都会饮酒,这便是君子的相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