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努力为你创建一个好的原生家庭

01

昨晚和女儿聊天,说到真自我和假自我的问题。

真自我的人,行为的动机来源于自己的真实感觉,不会因为失败而自我怀疑。因为活的比较轻松,更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而假自我的人,总是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习惯性迎合他人而失去了自己,活得比较辛苦。

女儿说:我就是那个假自我的人。

我听了不禁心疼。

在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我的情绪化和自我中心,让女儿十分没有安全感。小小的她早早就学会了看我的脸色,学会了委屈自己来讨好我。

当时,我以为她这是懂事、乖巧、善解人意,还一度引以为荣。

后来随着我的育儿知识的增长,又渐渐涉及了心理学和儿童教育,才一步步地跳出了自己的认知局限。

而女儿也已经长大成人了。

很愧疚,在女儿成长非常关键的早期,我没能带给一个很好的原生家庭环境。

现在的她跟我聊起她的许多困惑,也让我透过她的困惑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和童年环境带给她的负面影响。

或许在外人看来,她还是十分优秀的:性格阳光幽默、体贴周到;工作能力好,大学毕业一年就成为一家新媒体公司的小主管,带十几人的团队。

而女儿却告诉我,她的内心其实很不自信,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觉得自己活得并不真实。

她知道这样不好,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

女儿问:我该怎么去找回我自己?

我告诉她,人总是很容易放大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其实很多时候别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注意我们。

当我们自己在为一件当众"出丑"的事而不安时,很多人其实早已把它忘了。

所以,尽管去做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事,不要担心"丢脸",不要太在意外在的眼光和评价。不要跟别人对比,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就很好。

其实,道理她都懂,只是做起来真的很难,长期思维定势形成的心理障碍真没有那么容易跨越。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尽我的全力为孩子创建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让她的成长不再有如此坚固的障碍。

02

我的发小曾经是一名学霸,学习成绩稳居年级前三。大家都很羡慕她,她却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处处不如人。

原来,她的原生家庭环境里,一直采用的是羞耻式的教育。做得好的地方,家长看不见。但只要有一点做得不如人意,就会被贬低到尘埃。

小时候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她一直被忽略,她觉得自己就是多余的一员,所以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

她学习从来不用父母督促,主动高效地完成。

生活上,她也从来不敢提出自己的任何要求。穿姐姐剩下的旧衣服,被同学嘲笑和捉弄,除了哭,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长大后,她远远地离开家乡,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过得很是艰辛,因为不愿给人添麻烦,不敢求助别人。

经过了非常漫长的痛苦挣扎,她才渐渐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回了一点自信。

可每次一回到老家,就会瞬间被打回原形,成了当年那个懦弱无能而自卑的小孩。

家里人看她的眼光是赤裸的,说出来的语言像把刀:

你读了这么多年的大学有什么用?辛苦奔波还不如我们拿的钱多!

你看都这么多年了,在老家你有几个朋友?你的做人方式有问题呀!

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深入骨血的自卑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刻意隐藏着而已。

从此,她非常害怕回老家,春节回去两三天便匆忙离开。

而她的兄弟姐妹也有同样的感觉,表面上活得风光滋润,内心里依然觉得被人看不起,甚至被家人看不起。

一个个回家两天就匆匆逃离,过年一大家子的团聚,也感受不到亲情和幸福的味道。

03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一项网上投票调查:当你老了,这一生最后悔的是什么?

全球统计调研结果中,后悔教育子女的不当做法排在了第三名。有63%的人后悔自己对子女教育做得不够好,教育子女的方法不当。

许多父母后悔自己采取了强制、监督甚至棍棒等方式来逼迫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线路发展。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幸福和成功,也很愿意朝着这方面努力。

但因为父母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局限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还是无意识地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给他们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心灵创伤。

让很多孩子长大后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走了很多的弯路和坑坑洼洼,甚至与幸福绝缘。

好在我们还可以学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我们还来得及的时候,学习改变和提升自己,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这才是做父母最好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努力为你创建一个好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