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

你是否会因为看到一本书而改变你的一生,常书鸿的故事就是。

来自浙江大户人家的常公子年幼酷爱绘画,囿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报读了染织专业,但依然不灭想去巴黎求学的理想。

结果天遂人愿,挥别了新婚的妻子,踏上求学之旅,过程艰辛不予外人道,不负众望,在巴黎画坛小有成就,拜得名师,妻小团聚,从此可以走上人生巅峰。

而在书泓的内心深处,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伊甸园,就像阿尔之于梵高,塔希提之于高更。

这一切在看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后发生了变化,从那以后的半个世纪,他的命运与敦煌紧紧联系在一起,尝尽了一家离散、横遭迫害的苦酒。

放弃了在巴黎经营了10年的绘画生涯,常书鸿被母校邀请回国教书。结果回去就赶上了动乱的年代。一家人颠沛流离,随着学校一路辗转,最后在重庆落了脚。本以后可以从此安稳过日子,但对敦煌的念想依然未断。在成立“国立敦煌研究所”的契机之下,常书鸿终于有机会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敦煌。

但大漠戈壁上破败的景象和官吏的冷漠嘴脸,也让他看到了人间的凄凉。还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他一起把莫高窟护了起来。

生活上的苦没能把他打倒,但芝秀的背叛出走却给了他致命一击,过惯了巴黎浪漫日子的发妻,初时也被洞窟里的壁画吸引,但终究受不了西北边陲的困乏日子,不告而别。

疯狂追出去的书泓差点把命送在了戈壁滩上,也明白了他的“灵感缪斯”已经不是那个和他两小无猜的姑娘;

他说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就是这种使命感,使我渡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

从此他的生命中只有香音神作伴,在敦煌困苦无助的日子里,是那些鲜活饱满的飞天形象陪伴着他。《萨埵太子以身饲虎图》鼓舞着他,让他度过那些困苦的岁月。

书中重点描述了1943-1949年艰苦岁月保护经洞的故事,而解放后1957-1962年遭迫害的岁月一笔带过

常老的一生跌宕起伏,就像他对斯百说得“尝尽了艺术给得酸甜苦辣果”,但终究无愧于心。

回首去望,如果他当时选择留在巴黎,应该也能著作等身,家庭幸福过完美好的一生,但他选择了“应许之地”,直到晚年见人都要说,一定要去一次敦煌,终不改初衷。

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看到敦煌后,能够无动于衷。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为了梦中的香音神而放弃所有,常书鸿做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