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终结这个问题:大学更累还是高中更累

        说大学真的比高中累的,多半是在说谎,这样的人,不论在哪个环境中都会抱怨; 

        但说大学真的比高中轻松的,也绝对不真实,至少,不是真正丰富的大学生活。

        每逢高考结束,总有一个话题争论不休:大学累还是高中累?对于这个话题,我们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学生总说大学累,准大一刚刚经历过高考的锤炼加上媒体对高三“妖魔化”的渲染,导致他们不觉得还有比这一年生活更惨的经历。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一个能让两个群体都能接受的答案?

        讲个故事: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Y是一个瘦瘦的男生,个头不高,在我们三十人的班里都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存在,却过着比任何人都充实的大学生活:在熬夜习气蔓延的建筑学院始终保持着健康的作息;作为班级生活委员一直承包着所有的班里的杂事。

        刚刚进入大学学习建筑专业,周围的手绘大神或者技术达人比比皆是,作为为数不多的毫无基础的L,却在一年后出现了明显的区别:L因为基础不好,经常因为手绘差而画出来的东西被其他人嘲笑,所以每次作业都是草草了事;Y知道自己基础不好,就一直认真地练习。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杂而多,L仍然每周固定抽出学习时间来打游戏,还安慰自己要劳逸结合,而Y始终没玩过任何游戏(包括大火的什么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等)当学期末综测结果出来,我们都吃了一惊:Y就是凭着这样的坚持碾压了所有我们认为的“大神”,位列年级第一,L则多科处在挂科的边缘。

      与Y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我和L大一的生活:间歇性发奋努力,持续性混吃等死。经历过压抑的高中生活,到了大学没有人约束,就彻底放飞自我了。放弃任何寻求改变的机会,一边自己才刚刚大一,应该好好享受大学生活,另一边却对别人自律又充实的生活羡慕不已。

        我们同样来自高考大省,能进入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说明我们在高中的生活是极其相似的:无聊的三点一线,做不完的卷子和习题,可为什么到了大学变化如此迅速?高中是生理上的累,比如三更睡五更起,比如“衡中式“就餐,但是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直指最后那个目标。大学的累更多是心累,一个个你也不知道考了有什么用的证,一次次形式主义的活动,还要深入贯彻落实“大学就是大不了自己学”的精神,再加上大多同学第一次远离家乡,浓厚的思家情绪又为我们的大学生活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阴霾。  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的反差下,有些人选择了放弃抵抗,对生活竖起了小白旗,比如L,比如我;而另一些同学,接受了这种反差,并尽量学会适应,所以取得了成绩。 

        在这个节奏起飞的时代,一个融入社会的人,就被注定了这一生不会有真正的轻松,只要你想要进步,就必须面对压力。高中有高中的累,大学有大学的累,每个人对不同的累有不同的接受程度,有的人心态好,不管心理压力多大都能学会排解,有人更擅长有一个具体目标,然后不惜一切去达成。但无论如何,先动起来,这是寻求进步,寻求改变的开始。 

      生活中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计划、立各种Flag但很少行动的同学,请记住,你和那些每天浑浑噩噩不求进步的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不如他们,他们至少玩的舒服。想克服自己的惰性,只需七字真言:完成优先于完美。完成了,你的大脑就会自动给你正反馈机制,让你从这件事中获得快感,然后才能逐渐养成习惯,做到完美。 

        所以,不要再抱怨你的大学生活了,有时候安逸的太久了,稍微努力一点都觉得自己是在拼命。

      看完,你还能拍着胸脯说:大学(高中)一定比高中(大学)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来终结这个问题:大学更累还是高中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