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娜丽莎》 -
有个法国商人建议政府
以500亿欧元(830亿美元)的价格把《蒙娜丽莎》卖掉,
用来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
局长不清楚这是不是一句气话或是玩笑话,
但局长觉得提出这件事其根本,就是个笑话。
我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
作为法国最著名的画作之一被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
而它的作者达·芬奇是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三杰。
但其实除了“艺术家”的名头,
他涉足的领域覆盖了天文学、物理学、光学、气象学、医学、建筑学、数学、地理学、生物学、哲学、水利工程…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人疑似穿越者?理由是什么?”
达芬奇,是答案里被点名最多的。
达芬奇有5000 多页类似于日记的手记。
在手记里,他记录了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各种学术猜想,
而在这些 500 年前的猜想中,又被后人证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完全正确的!
达·芬奇手稿中的直升机,他可能已经理解了飞行过程中的气流原理。
名作《蒙娜丽莎》之所以知名,
除了其作者高超的画技之外,
“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哈佛大学教授玛格丽特·利文斯通发现:
一幅画传递给我们的面部情绪信息会随着人们目光注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也就是说,同一幅画,盯着不同的位置看,体会到的情绪是不一样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
是因为视觉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会随着离目光凝视中心距离的增大而下降。
通俗地讲,肖像的某个特征(比如嘴角、眼睛等)距离注视点越远,
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特征就会越模糊,辨别其所携带的信息也就越困难。
对于蒙娜丽莎而言,她的关键特征则是嘴角。
玛格丽特发现 :
当观画者眼睛注视在蒙娜丽莎的嘴角时,会认为嘴角表现出的是中性情绪;
而当注视中心转移到其他区域,
视野周围区所造成的信息辨别模糊便仿佛使嘴角“笑了起来”。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之一,
而中国的文艺复兴,就得从《清明上河图》讲起了。
而《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中华第一神品”也名扬中外。
清明上河图主要展现的是北宋开封府的风俗,
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北宋时期名画精品之一,
被作为国宝级的文物展示在故宫博物院。
这个五米长的画卷一共描绘了814个人物,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只。
可以说这幅画在世界的绘画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
图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
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
全幅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
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
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有人说它表面描绘并且歌颂了汴河上下十里繁华,
乃至整个北宋近两百年的文明与富饶,但是也从中也看出“盛世危机”。
图:衙门前慵懒昏睡的差役
图:城门及城楼上下无一兵一卒站岗
因此,这幅画当时就得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糊涂皇帝、大艺术家宋徽宗赵佶的青睐,
他曾用瘦金体书写下“清明上河图”真迹,并且盖上了自己收藏鉴赏专用的双龙小印。
除了《清明上河图》以外,还有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也闻名古今。
《千里江山图》是一幅非常恢弘的长卷,
宽超过半米,而长度接近12米,这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4倍啊。
《千里江山图》原大高清宣纸复制12米长卷,尺寸:1200*55cm
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是天人混沌一体的共存关系,
它已存在于中国人内心深处和传承积淀文化深处,
并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也决定了人们选择人居环境的导向。
古人也早已给出“天人合一”的答案,“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追求优美、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山水画的思想中。
《千里江山图》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
陈丹青曾感叹这位北宋十八岁少年留下的旷世绝作:
“出人意表,光华灿然”,
“通篇贵气,清秀逼人”。
《千里江山图》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
人们不仅惊诧于画面中的精湛画技,更是对于这位十八岁的画家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陈丹青对于《千里江山图里》的作者有过这样的评价:
“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他好像知道,过了几年他就死了。”
《千里江山图》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
虽然说中国山水画里的构图和用色往往是毫无道理可讲的,
因为它没有我们熟悉的透视,也找不到一个现实的参照。
但是画家在这里绘心,文人在这里寄梦。
所以很容易就能理解为何《千里江山图》可以拥有远胜于《清明上河图》的评价与地位。
一样是出身画院的画师,《千里江山图》太适合也太容易让人沉迷其中。
两宋时期,
对文人来说应该是“最好的时代”。
宋朝历代帝王均热衷于文艺事业,
他们开创的“院画style”,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画的审美。
尤其那位“输了帝国却赢了美”的宋徽宗,
将自己独特的美学深深烙印在了宋朝的时代脉络中,
稳坐“艺术皇帝”的宝座,虽历千年而不动摇。
宋徽宗 赵佶 《瑞鹤图》
话说回来,从北宋画院到南宋画院,
其风格演变历经多方面的因素。
南宋画院的留白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惊人的成就。
画得很少的前提,是必须画得非常精准。
宋代的画院派作品
以精准的几条线去启发你无穷的想像力、去感染你无边无际的情愫,
这样的绘画,当得起“品质”二字。
开创一种风格必有极强的自信,南宋画院的画家们用纤细的画笔,
画出了坚守,画出了时代精神,也画出了对美的不妥协。
宋徽宗 《桃鸠图》
宋画之美,
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
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高居翰认为:
“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宋代的山水传统,以北宋初年的李成、范宽、关仝三大家为宗。
《寒林骑驴图》绢本淡设色 纵162厘米 横100.4厘米
书画鉴赏家郭若虚说:
“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
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
分享全球美好生活方式
激发你的生活创造力
热爱生活人的交流平台
「 发现美 懂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