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所看到的——浅思“遭遇”与“危机”

一、遭遇

一个月前,我的老公还是一位品牌洗涤用品公司的县级销售经理。

由于公司运营不佳,辞职,来到市区。现任职于护肤品代理公司,做业务员。

全新的环境与管理模式,加之又被分在了最弱的部门,曾经在原单位保持多年的销售冠军,九月份垫了底。

“我是不是不适合干这工作?”

“我要怎么才能尽快拿出成绩?”

“如果一直这样,还有什么意义?”

“要不要马上辞职,去正邀请我的另一个公司上班?”

国庆放假,他并没有休息,只是下班进门偶尔会念叨这些个“矛盾”与“纠结”。

“爸爸,你怎么了?好像并不爱我了。”女儿的问话,使他更添愧疚,往常每天回家他都要陪她们一起散步、画画或者做个小实验,最近连基本的对话也少得可怜。

大概这就是“遭遇”,它是对全新的环境适应,它是必须要建立的全新经验,但“适应”和“建立”的过程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正是当事人精神的犹疑、纠结,因遭受打击而失落无比,抑或是尚未落地的不甘落后要全力以赴的决心。


有必要说明

1、全新的环境,并不是陌生的环境,而是未曾料想的情境,可能是自己来到了新城市做了新的工作的与此前预设不相符的具体真实,更多的是日常之中遇到了新问题,认识了一个人,阅读了一本经典的书籍等,在这些情境中获得平衡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之前不曾有过的“第一次”,因此遭遇的两面性在这里体现,一部分人会从处境的角度出发,认识自我,被迫自己改变自己,获得发展,取得平衡,拥抱新的自我,这是正面的。遭遇的负面性,举个极端的例子,吸毒人员往往是由于别人的诱惑,而加入其中,陷入泥潭。

2、全新的经验也并非是完全陌生的摸索,它是有基础有依托的,比如个人在未投入遭遇前的心理倾向和元认知。我抱着对更优秀的自己的向往加入新网师,但仅仅加入新网师并不能称之为遭遇。倒是,新网师的作业难度和深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尤其上一学期入学修《给教师的建议》,作业总是不合格,卡似乎也总是没时间打,带着深切的忐忑与自我怀疑被拖着到了期末,过关作业,还未开始动笔,就想好了放弃。放弃,心又不安,这种不安,使我没办法干别的事情。闭门,谢绝约会,复习冯老师的讲课记录,抄写整理成文,拿起苏氏的其它书籍,读,批注……最终,“良好”过关。本期,我尝试着坚持批读经典书籍,坚持打卡,坚持不掉队,理解能力和作业成绩也有了一些提高。窃以为这一系列,才是我在新网师的“遭遇”。因此,全新的经验,是在具体的事件实践或与具体的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它是个人化的,它的土壤是个人所具备的面对它的态度以及全面的素质。

二、危机


再说“危机”,它同“遭遇”一样,具有“突然性”,但遭遇的“突然性”是有偶然成分存在的,同样读《平凡的世界》,有人读到的是一代人的生活故事,有人则遭遇了自己的生活信念,所以“突然性”无法预设,无法预知。

而“危机”,有一定的“必然性”。

昨晚从老家归来,突发车祸,我抱着两个孩子在后座上惊恐万分,真实感触到身处危机之间。同下高速,大货车向右前方呈45度变道,挡了我们的直行道。我家的驾驶员总是爱急匆匆抢道,何况这回他又占了理:转弯得让直行,大货车也没打转向灯。实际上,从大货车驾驶员角度看我们的车处于盲区,且他的车后有一大排车在排队,也比较急。

就这么撞上了。

似乎,是偶然事件。

其实呢,即使我们的车,今天侥幸过去,日后也会发生类似事件,我们家驾驶员性格使然。再假如,即使这辆大货车和我们都过去了,那样的转向变道方式,那样的路况,也必会有另外的车相撞。

果然,下了路口,同交警办理事故处理程序时,碰到了在我们之前相撞的另外两辆车的车主。

因此,危机的“突然性”之下是因果相伏的必然。

危机同样也伴有“痛苦”,但这种痛苦不仅仅于精神,还有身体痛楚,物质上的损失,甚至是生活局面的塌陷。

昨晚的小事故,车坏了要去修,这属于物质损失。

我少年时生病,因病而中断学业,不仅承受了身体的痛楚和金钱的损失,更改变了连续性的学习生活之道,改变了人生轨迹。

危机具有的两面性是其出发点不同,一则是外部危机,比如企业倒闭,父母离异,天灾;二来是内部危机,最常见的是身体有疾。

与遭遇不同,危机的强度更大;遭遇可触及的是心灵和精神的震动,而危机则涉及生命个体的存在和飞跃与否,飞跃意味着生命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启新的人生阶段。


三、遭遇和危机对于教育的启示

无论如何,遭遇和危机必定是生命中重大的关键事件。

人的发展并非是恒久不变的匀速向前,关键事件打破教育的连续性。非连续性和连续性交替主导出现,才构成了教育这一整体,构成了人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从家庭角度来说,

1.我们应该多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积极地去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遭遇和危机,使他们具有直面遭遇,化解危机的力量。

2.我们应该在孩子儿童时期陪他们多读书,以丰厚素养,为某日处于遭遇和危机中,走向新的高度,开启新起点,耕耘出正向发展的底蕴。

3.我们可以适当让孩子去承担他们力所能及的责任,锻铸他们的毅力。

从学校角度来说:

1.应试教育下,许多学校仍旧停留在只教考试科目的情况,儿童厌学情况较为常见。厌学,对他们来说其实就是危机。可尝试多开展儿童课程,诸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蓝天下的学校,观察大自然;诸如常丽华老师的24节气诵读古诗词;经典绘本也是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它们很大可能会成为儿童的遭遇。

2.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是在课程的基础上来说的,组建学生社团,多举办活动,给孩子多一些展示自己,获得“遭遇”的机会,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尊严。

从教师自身来说

1.教师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为更好的教育人,为学生和自己的“遭遇”和“危机”,做充足的准备。

2.教师要懂得放手,有耐心,信任学生,多给学生信心。

唯有在遭遇和危机中,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成为自己,遭遇和危机的意义才真正被诠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越所看到的——浅思“遭遇”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