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日更68天后,我为什么决定暂时停止日更

2019年11月8日,我决定暂时停止日更。

然后,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用来思考我为什么要停止日更。是的,我花了7天的时间,这7天的时间里,我每天都有一种想要写作的冲动,但迟迟不动笔,是因为我真的要仔细想想,为什么日更,为什么要写作,要怎样写作。

我仔细回顾了一下日更写作的这些日子:
有时,灵感冲动,文字很自然很流畅地从大脑里冲出,思绪便无法控制,如溪水潺潺流出,百字千字地写出来,没有半点拖沓......
有时,思维枯竭,文字就像大树扎根在深深地土地一样,任凭你怎么抽拔,它依然稳稳地扎在大脑里,就是不出现,连一句两句挤出来都是困难,凭添许多的烦躁与不安。

日更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与字数多少无关,与情绪好坏无关,有关系的就是当初要坚持写作的信念。而今,这种信念被自已挑战了,奇怪的是,心情却是一种被释放的感觉。放松下来时,脑海里突然冒出另一个声音:终于可以重新开始了!

这是怎样一种尴尬呀,原来选择重新日更是早有预感的呀,我都迟钝到自己都没发觉吗?

拖延着没有日更的那天,系统自动用了复活卡,接下来系统自然提醒接下来要继续日更了,可怕的是,我刻意忽略了,磨磨唧唧的迟迟不愿日更。

是时候改变一下了。我决定暂时停止日更,我需要仔细地思考,认真地规划。人生就是这样的,总是在不断的试错之后,才找到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于是,我愿意付出我一周的时间作为交换的条件,用来好好思考。
因为,想明白了,自然就清楚了,才会有继续前进的动力,才会跟自己不断去挑战。

我的反思:
1.时早时晚的日更时间。
关于这点,我曾经的合理化借口是,每个人都有懒惰的一面,我只是比别人懒一点点而已,我还不至于是那个最懒的人。想来我当时一定是被自己这个借口给说服了吧。
其实,固定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日更,让你的大脑和身体都形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便能找到自己的坚持,这个方法,是我从成甲老师解读的那本书《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获得的灵感。
所以,你不是不能坚持,是你还没有让你的身体养成习惯。这就好似我们每天刷牙,当刷牙已经被身体习惯了,当你不刷牙时,你就会惦记,你就觉得如果不继续做这件事就会难受。

2.愿来愿敷衍的日更。
当日更越来越敷衍时,逃避就冲出来说,走呀,一起去玩呀,别干了。于是,就像两个调皮的孩子不顾家长的劝告离家出走一样。敷衍的应对,野蛮地放纵。
这不是个好现象。
回想之所以挑战日更,最初的想法就是找到自己在写作上有多大的能耐,到底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好,我能成为那个为写作“靠谱”的人吗?
日更自然作为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写作能力的手段。但日更仅仅是一个载体,在你没有输出的时候,日更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日更变得敷衍了,写作这件事就又回到了起点。
所以,要想清楚,想明白。

3.输入断档,输出跟不上。
这是最严重的问题了。没有输入,就不知道自己写什么,即便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也不成体系,像个杂家似的,东写写西写写,文章输出的也没有品质了。这似乎和最初开始写作的目的是相左了。
输入作为载体,输出作为纽带,思维不停止,输出就不会断。

4.你最终想坚持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我想,我一定是没有思考清楚写作的本质。开始写作,源于工作的需要我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IP,我给自己的定义是领域专家+写作。想要通过写作,在自己的擅长领域里持续不断的输出,建立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而销售出自己的课程,并且希望我的课程是被大家自然而然的接受的,从内心里来认可的。而不是被广告吸引被动接受的。当然,广告肯定少不了,但透过写作的认可远比通过影响力的认可让人更愉快。

因此,我一直追问自己:你找到你要写作的原因了吗?你内心里接受这个原因吗?你为了这个会做出哪些改变呢?

深度思考真的是件有意思的事,它绝对是帮助你成长最有利的推手。

很庆幸,我经过写作深度思考后,和自己达成了一致:
1.写作的目的依旧是:用输出倒逼输入,坚持写作不放弃。
2.继续日更,每日要超过500个字,用数字挑战自己的思考程度。因为深入思考和浅层思考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自然能输出的数字就不一样了。
3.调整日更的时间,每天晨间是最好的。思路和调理都很清晰。
4.每周不低于一个主题写作,这个主题必须和自己的专业相关。
5.写作之前先在稿子上写下大纲,刻意练习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好啦,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连续坚持日更的第68天后,决定暂时停止日更的故事了,希望我的故事能引起你的共鸣,也希望你能和我一样目标坚定地前行,找到最初那个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续日更68天后,我为什么决定暂时停止日更)